首頁 > 新聞 > IT資訊 > 正文

微眾區塊鏈品牌今日發布 如何構筑ESG可信基礎設施?

2022-04-29 17:54:29來源:新京報  

4月27日,微眾銀行宣布推出“微眾區塊鏈”全新品牌,并提出致力于為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戰略中的政府、公眾、企業等多方參與構筑信任底座。

微眾銀行行長李南青在發布會上表示,金融科技的使命正在從單純的提升效率轉向促進公平與可持續發展,在新時代背景下,公司將通過微眾區塊鏈促進公平與可持續發展,為發展數字經濟、助力碳達峰和碳中和等一系列國家戰略目標而服務。

ESG落地對技術提出更高要求 區塊鏈特性與之匹配

21世紀以來,全球范圍內關于責任投資、可持續發展金融等方面的政策逐年增加,特別是2016年《巴黎協定》簽署后,各國政府更為重視包括氣候問題在內的綠色產業投資議題。據責任投資原則組織(PRI)統計,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全球86個國家已發布750多種包含ESG因素的政策工具和指導性文件。

微眾銀行副行長兼首席信息官馬智濤在今日的發布會上表示,ESG要落地提出了一些新需求。首先是可信數據與隱私保護方面的需求,ESG應用中參與的角色非常多,涉及的數據也可能非常敏感,再加上我國對數據合規的要求越來越高,采集數據難度也越來越大,因此,ESG應用中的隱私、數據權威性要求對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是可信協作與激勵的機制,ESG應用中會涉及到很多不同角色,權威部門的參與及其積極性與相應的治理職能非常關鍵,有可信協作與激勵機制才能激發更大的參與度、認同度及信任度,因此,ESG應用中也需要滿足要求更高的可信治理,因此,必須保障穿透式監管、透明化治理,才能降低合規與審計的風險。

“這些在ESG應用中所提出的需求,有很多是區塊鏈技術特性所能滿足的,包括多方共識、隱私保護、可信驗證、激勵相容、全程追溯等,都與ESG應用中的一些需求高度匹配。”馬智濤表示。也正基于此,微眾銀行選擇抓住ESG機遇。

如何構筑ESG可信基礎設施?采取“兩個基礎+兩個推動” 布局

對于具體如何構筑ESG可信基礎設施,微眾銀行分布式商業科技發展部副總經理、微眾銀行區塊鏈負責人范瑞彬在發布會上表示,將采取“兩個基礎+兩個推動” 的布局規劃,即以開源技術和開源生態的基礎,推動ESG應用以及人才培育。

據了解,微眾銀行從2015年開始布局區塊鏈,2017年,微眾銀行實現了區塊鏈技術的自主安全可控,并將牽頭研發的區塊鏈底層平臺FISCO BCOS完全開源,至今,微眾區塊鏈與多方共建的開源聯盟鏈生態圈已匯聚超3000家機構與企業、7萬多名個人成員。

范瑞彬稱,為了更好促進ESG發展,微眾區塊鏈將集中攻關隱私計算、可信治理、分布式數字身份等關鍵技術能力,研發ESG應用框架并對生態開源,促進ESG相關業務落地。通過開源生態,微眾區塊鏈也將連接更多力量共推ESG產業應用的發展。

范瑞彬進一步表示,行業發展離不開人才的培育,在人才培育領域,微眾銀行聯合培訓領域的合作伙伴,在過去幾年里一起搭建了區塊鏈人才培育體系。在這個體系中,學員通過認證考試,就有可能獲得工信部權威機構所頒發的認證,在這一過程中,微眾銀行提供培訓的課件、教材、考試題庫、認證標準等支持。“未來,我們希望將ESG相關內容更加全面地融入到課件、教材、考試題庫、人才認證標準等方面,充分結合ESG相關理念及優秀案例實踐,培育既懂區塊鏈,又有ESG理念和支持復合型產業人才。”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潘亦純

編輯 宋鈺婷

校對 柳寶慶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