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IT資訊 > 正文

速看:林洹民:算法公平治理需平衡不同場景中的多元價值

2022-07-15 20:50:57來源:中新經緯  


(資料圖片)

中新經緯7月15日電 (王玉玲)近日,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數字經濟與法律創新研究中心主辦的“算法公平治理與實現”研討會在線上舉行。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講師、工業與信息化法治研究院研究員林洹民就算法公平領域如何規范科技活動進行了討論。

林洹民表示,算法風險有很多種,以自動決策算法為例,其本身作為科技活動具有風險,另外,算法跟應用場景相結合會產生新的風險,比如大數據殺熟、差別定價等問題。

“風險主要包括兩類,一是科技活動自身產生的風險,另外一個是與應用場景結合產生的風險。應用活動更加強調對法律關系的規范,科技活動是強調對于系統固有性風險的規范。”林洹民說道。

“對于科技活動風險,強調程序性的規范,關鍵是在于記錄科技活動的過程,實現陪同性控制,而作為應用活動,算法直接對法律關系產生影響,因此更強調對法律關系的規范。比起有限的自上而下的有限監管,配置相應的權利義務可能更為有效。”林洹民對二者區別進行解讀。

對于科技活動怎么進行規范?林洹民表示,第一,要對活動進行記錄與報告;第二,進行算法風險評估;第三,建立個人信息保護負責人制度,對于科技活動實現陪同性控制,從算法設計、應用過程當中進行檢測。

對于應用活動如何控制?林洹民表示,應用場景會影響法律關系的變化,所以要強調權利義務的配置,個體擁有拒絕算法處理個人數據,或者不接受算法處理結果的權利,前者針對個性化推薦算法,后者針對自動決策算法。最后,林洹民還對算法解釋權進行了解讀,他認為,應當區分不同場景,融合一定的價值,配置不同權利和義務,平衡不同應用場景中的多元價值,比如社會治理智能化和公民基本權利,智能經濟與消費者權利保護。(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王玉玲:wangyuling@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