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IT資訊 > 正文

【熱聞】風電核心零部件軸承國產替代加速 相關企業加速大功率產品布局|行業動態

2022-08-17 20:46:24來源:財聯社  

財聯社8月17日訊(記者 肖良華)在風電零部件各環節中,風電主軸軸承國產化率偏低,相關企業正在加速大功率產品布局,加速國產替代的步伐。

新強聯(300850.SZ)證券部工作人員對以投資者身份致電的財聯社記者表示,公司多款產品已經實現了國產替代,目前公司不斷加大大功率產品的比例,并持續推進研發,7月底12MW產品已經下線。恒潤股份(603985)(603985.SH)證券部工作人員同樣表示,風電軸承國產率較低,公司正在推進三排獨立變槳軸承項目落地,搶占國產替代的市場。


【資料圖】

風電主軸軸承國產替代加速

在風電行業降本的壓力下,零部件國產化率不斷提升。北京某券商風電研究員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目前我國風電核心部件中基本都實現了國產化,其中塔筒、法蘭、發電機、機艙、齒輪箱等基本已實現國產化,而軸承環節的國產化率相對較低,其中主軸軸承的國產化率僅為40%左右,而變槳&偏航軸承國產化率也僅為50%左右。

“軸承屬于核心零部件,使用壽命要求達到20年。此前,風電場在招標的時候,往往對軸承品牌有所要求,通常以進口品牌為主,今年這種情況比較少了。對風機整機企業來說,只要國產軸承能夠達到質量要求,他們更愿意采購國產軸承,因為價格更便宜。”國內某頭部風機廠商對財聯社記者表示。

民生證券統計,從價格來看,國內的價格基本比海外價格便宜19%-44%。從洛陽LYC和瓦軸的主軸軸承單價來看,2.0MW到5.0WM單MW售價從2.9萬元提升至5.6萬元(+93.9%),呈現大型化后單MW價值提升的趨勢。

軸承行業市場集中度較高,主要軸承品牌集中在德國、瑞典和日本等國家,近年來以洛軸和瓦軸為代表的國產軸承廠商市場份額雖然較小,但比例在不斷提升。恒潤股份證券部工作人員對財聯社記者表示,軸承處于國產替代加速環節,公司將盡快進入這一市場。

相關企業加速大功率產品布局

在風機大型化趨勢下,大功率主軸承國產替代空間廣闊,相關公司正在加速推進大功率風電主軸軸承產業化。

據悉,偏航軸承從產品類型上看由單排向雙列和三排升級,目前新強聯已經實現了三排獨立變槳軸承的批量供貨,天馬軸承、恒潤股份等也將落地三排獨立變槳軸承。主軸軸承方面,新強聯和洛軸目前已實現批量供貨5.5MW,洛軸也已經實現5MW的批量供貨,瓦軸也有主軸軸承供貨。

新強聯方面,2020年,新強聯成功試制7MW直驅式雙支承單列圓錐滾子主軸承;2022年7月27日,公司“12MW 海 上抗臺風型主軸承”成功下線。目前,公司具備7-12MW無軟帶圓錐滾子軸承生產能力,可為海上風電提供主軸承產品。

根據GWEC預計,2022-2026年,全球海風年新增規模有望由8.7GW增長至31.4GW,CAGR達37.8%,中國是海風裝機的重要市場之一,公司有望深度受益于海風裝機放量。

產能方面,公司2021年定增布局6900套3MW及以上風電軸承產能,瞄準大型化趨勢,加速高毛利主軸承產品放量。該項目計劃2022年投產50%,2023 年達產,預計新增大MW主軸承產能1500個,是2020年銷量的1.6倍,2022-2023 年處于產能釋放階段,有望加速優化公司產品結構。

國機精工(002046.SZ)方面,目前公司3.2MW風電主軸承已獲批量訂單,并成功研制7MW級海上風電主軸承,打破國外軸承企業壟斷。公司表示,公司將不斷推進大功率風電主軸軸承產業化,通過改造優化原有設備,提升公司軸承業務的裝備技術水平,擴大高端軸承產能以適應市場需求。

(編輯:曹婧晨)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