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央行超預期降息 專家:房貸利率或繼續下調

2022-08-17 08:39:30來源:城市金融報  

7月份金融、經濟數據相繼出爐,超預期降息隨之落地。

8月15日,央行同步調整中、短期政策利率。據了解,此次MLF和公開市場逆回購利率下降,均為2022年以來的第二次。1月,1年期MLF操作利率由2.95%降至2.85%,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由2.2%降至2.1%,均下降10個基點。與1月份相比,此次降息可以說遠遠超出市場預期。

那么,央行“降息”具體什么原因?釋放了什么信號?專家對此怎么看?

央行“降息”10個基點

據中國人民銀行網站,8月15日,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央行開展4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含對8月16日MLF到期的續做)和20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充分滿足了金融機構需求。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和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的中標利率分別為2.75%、2.0%,均較前期下降10個基點。

這是作為央行短期政策利率的公開市場操作7天期逆回購利率和代表銀行體系從中央銀行獲取中期基礎貨幣的邊際資金成本的1年期MLF利率繼今年1月17日后,再度同比下調。

同時,從到期量上看,8月MLF到期規模為6000億,因此本月央行“縮量降價”續做了“麻辣粉”。自4月起,央行已經連續4個月在月中的MLF操作中延續“等量等價”操作。

據報道,某股份制銀行金融市場部人士表示,由于資金面已經維持了幾個月的寬松,資金利率持續低位,就造成MLF利率大幅高于同期同業存單利率,如果不調整MLF利率,銀行的申報意愿肯定不強。7月金融數據顯示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很弱,下調MLF利率也為后續LPR下調提供了可能性。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分析師周茂華表示,8月MLF量縮價降,釋放出人民銀行呵護實體經濟,穩貨幣、寬信用的信號。近期公布的金融數據顯示,M2同比增速創近6年來最高增長水平,但新增信貸、社融卻超預期放緩,反映出目前貨幣供應量保持充足,但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偏弱的現象。

平衡穩物價與穩增長

不同于1月17日央行降息前,市場在年初穩增長預期下普遍對降息降準抱有較大期待。在本次央行降息前,考慮到下半年需要警惕的結構性通脹以及當前海外正處快速加息階段,此前多數觀點認為,貨幣政策恐難降準降息。

不過,國家統計局在8月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國民經濟雖然整體延續恢復態勢,但恢復態勢仍充滿挑戰。央行日前發布的7月金融數據也顯示出實體經濟有效需求還需提振。數據顯示,7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6790億元,同比少增4042億元。7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7561億元,比上年同期少3191億元。

在此背景下,央行在本次開展4000億元1年期MLF操作。值得注意的是,當月還有6000億元MLF到期。

對于此次超預期降息的原因,業內專家分析,可能主要有兩方面。

一方面是推動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進而激發國內需求,鞏固經濟恢復態勢。我國經濟正處于企穩回升關鍵窗口,三季度至關重要。最新發布的7月份經濟金融數據顯示,經濟恢復基礎有待進一步鞏固,需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業內人士指出,當前銀行體系流動性持續充裕,信貸資金供給充足,而降低融資成本仍有空間,降低央行政策利率是最直接的做法。

另一方面原因是,此前市場利率與政策利率偏離較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場參與者對降息的訴求,適時適度降低政策利率,有助于收窄兩者利差,避免利率體系扭曲。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總監龐溟表示,央行縮量+降息,表明目前穩主體、穩預期、穩增長壓力依然較大,貨幣政策需要繼續保持適度寬松基調,與此同時,縮量疊加降息,說明央行依然試圖保持物價穩定和穩定增長之間的平衡,綜合考慮內外因素之間的平衡,維持保持貨幣信貸平穩適度增長與推動企業實際貸款利率、綜合融資成本持續回落之間的平衡。

專家:房貸利率或繼續下調

央行于2019年開展了LPR改革,新的LPR形成機制是在MLF利率基礎上加點形成的。MLF利率的上調或下調,一般都會傳導至LPR利率,并最終影響貸款利率。

由于政策利率降息,接下來8月20日的新一輪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報價也料將下調。專家認為,8月20日的5年期以上LPR下調概率或大于1年期LPR,房貸利率也因此存在進一步調整空間。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指出,8月政策性降息落地,充分表明當前貨幣政策以穩增長為主要取向,國內結構性通脹壓力和海外央行收緊,都未對國內央行政策性降息構成實質性阻礙。這也意味著當前處于偏充裕狀態的市場流動性還將延續一段時間。接下來監管層將加大考核力度,推動寬貨幣向寬信用傳導。

王青表示,伴隨貸款利率較大幅度下行,加之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和新設立的政策性金融工具充分發力,8月金融數據將顯著回升。這將對沖近期經濟下行波動,為下半年GDP增速盡快回歸合理區間奠定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人民銀行指導利率自律機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自律機制成員銀行參考以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代表的債券市場利率和以1年期LPR為代表的貸款市場利率,合理調整存款利率水平。這一機制的建立,可促進銀行跟蹤市場利率變化,提升存款利率市場化定價能力,維護存款市場良性競爭秩序。分析人士指出,在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下,部分銀行或存在下調存款利率的可能。

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曾回應下半年降準降息計劃表示,目前流動性保持在較合理充裕還略微偏多的水平上。未來央行將綜合考慮經濟增長、物價形勢等基本面情況,合理搭配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進一步推動金融機構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為鞏固經濟恢復創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我國作為超大型經濟體,國內貨幣和金融狀況主要由國內因素決定,貨幣政策會繼續堅持以我為主的取向,兼顧內外平衡。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