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達峰”“碳中和”倒逼能源結構調整 庫布其模式為碳中和提供中國方案
作為兩會熱點,“碳達峰”“碳中和”再次引發熱議。“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是倒逼能源結構、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優化。但“碳中和”是否會引發經濟的退坡、發展的停滯?記者獲悉,中國第七大沙漠——庫布其沙漠就這一難題給出了答案。
庫布其沙漠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境內,總面積1.86萬平方公里,曾以“無路無電無水無通訊無醫療”的惡劣條件被外界稱作“死亡之海”。數據顯示,在庫布其,億利集團持續實施了33年的生態修復,治理沙漠6000多平方公里,創造生態財富5000多億元,使綠化率由之前的3%上升為53%,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不僅累計創造林業碳匯量2000多萬噸,每年有效減少數千萬噸泥沙沖入黃河,更是帶動周邊10余萬農牧民脫貧致富。
庫布其沙漠擁有全國I類太陽能資源,太陽輻射強度高,日照時間長,年均日照時數超過3180小時,發展光伏發電條件得天獨厚。“8年前,我們開始布局光伏治沙,借助庫布其沙漠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和未利用的土地資源,以‘生態光能科技服務’模式規劃建設了吉瓦級光伏治沙示范項目。”億利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專家測算,吉瓦級光伏治沙基地,能夠治理超10萬畝沙漠,年發電25.5億度,相當于節約標準煤約44萬噸,減排CO2約116.1萬噸、SO2約3.9萬噸、氮氧化物約1.9萬噸、粉塵約34.7萬噸。截至目前,庫布其光伏基地已建成71萬千瓦,完成投資50億元,治沙面積7萬畝,年發電量約12.5億度,累計減排1000余萬噸。
在光伏治沙實踐中,他們探索出了獨特的“板上發電、板間養殖、板下種植”一二三產業協同發展的商業模式:一方面,光伏發電直接產生經濟價值;另一方面,光伏組件可以減少土壤水分蒸發,為板下種植作物保持水分;同時,板下種植形成道地藥材等特色生態種植產業,根莖葉可以為板間養殖提供飼料;板間養殖形成特色生態畜牧產業,其糞料為板下種植提供肥料,有效改良土壤,形成生態+經濟兼顧的良性循環。
一邊是“生態治沙增匯”,植樹種草,治理土地退化,持續推動“森林增匯”;一邊是“光伏治沙減排”,發電制氫,發展低碳能源,持續推動“新能源減排”。庫布其的這種“雙向碳中和”新模式集治沙、護河、興業、扶貧等于一體,成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真實寫照。
據了解,庫布其光伏基地將在2021年打通光伏發電與周邊工業、農業產業園的“最后一公里”,開展“隔墻售電”業務。使庫布其光伏治沙電站所發電力,在外輸的基礎上直供庫布其產業園及周邊工業園區,可有效吸引電價“敏感”企業形成產業集聚。目前,僅電站周邊化工園區每年電力消納就達50億度,可以有效解決制約光伏產業發展的電力消納問題。
2021年2月5日,中國庫布其碳中和國際研究院成立。億利集團董事長王文彪表示,庫布其沙區將在“十四五”期間繼續放大光伏治沙碳中和模式,利用5-8年的時間實施千萬千瓦級的光伏治沙,預計可實現年減排量超1200萬噸。同時,積極把庫布其治沙模式和光伏治沙經驗推廣到中西部,例如在騰格里、烏蘭布和、毛烏素、科爾沁等荒漠化地區打造“生態光能科技產業園”,實施吉瓦級光伏治沙。同時考慮外輸中亞等一帶一路地區,加大力度實施森林碳匯和光伏治沙減排。(馬愛平)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受不利氣象條件和煙花爆竹燃放影響 我國北方及中部區域出現空氣重度污染
生態環境部數據顯示,2021年春節期間(除夕19時至正月初一6時),受不利氣象條件和煙花爆竹燃放影響,我國...
2021-02-14 -
星際飛船高空試飛或違規 SpaceX被FAA正式調查
2月1日消息,據外媒報道,SpaceX日前因為發射其Starship SN8違反了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簡稱FAA)的測試...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