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中國數字經濟如何穩健發展? 數字“熱”背后注入“冷”思考

2021-03-11 10:21:54來源:中國新聞網  

年來,中國數字經濟規模不斷擴張、貢獻不斷增強。但隨著新業態、新模式的快速涌現,數字經濟發展熱潮下也面臨問題和挑戰。

中國數字經濟如何穩健發展?在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與政協委員聚焦數字經濟發展“成長的煩惱”,呼吁數字“熱”背后應注入一些“冷”思考。

政企都需有數字化意識

在全國人大代表,中電海康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宗年看來,全方位的數字化轉型帶來巨大市場,數字化信息化的應用不可阻擋。

“我們現在重視應用,但是支撐應用的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同步推進,產生數據、傳輸數據、處理數據、融合數據、治理數據等都是基礎設施。”陳宗年表示,政府和企業應該攜手,集約化、整體地同步推進應用、設施的建設,同時要實現數據的共享。

對于數字經濟的市場主體而言,陳宗年表示,企業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視大企業在科技研究中發揮的作用,因為大企業上可承接基礎研究和理論研究,下可直接產業化。

“企業自身也要注重數字化轉型,打通創新鏈和供應鏈,用數字化的思維去管理。”陳宗年建議。

關注“成長煩惱”助推穩健發展

在數字經濟熱潮下,發展的“成長煩惱”逐漸增多。

以數據安全和網絡安全挑戰為例,全國政協委員、臺盟天津市委會主委劉朝霞建議相關數據管理部門與數據安全防護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從技術層面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同時,提高行業自律,規范各應用提供方的權限使用,防止出現‘數據壟斷’。”

全國政協委員,恒銀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江浩然注意到,除了“信息孤島”問題外,在數據采集與數據使用等方面還處于“立法空窗期”。“建議成立專門機構,全力推動數據要素整合工作;加快開展對數據采集及數據使用等方面的立法協商。”

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政協副主席、致公黨浙江省委會主委鄭繼偉發現,當前存在各地各部門數字化應用呈現碎片化、各自為政,各系統各部門的應用系統架構、代碼、技術標準不一,數據庫之間數據交換和接口連接缺乏統一標準等問題,“建議構建數字政府標準規范體系,明確牽頭部門,探索研究制定強制國家級數字化標準規范體系。”

制定數字經濟標準建設區域數據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十四五”時期,中國將加快數字化發展,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

如何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金融職業學院院長鄭亞莉提出要把握數字經濟標準制定契機,充分發揮eWTP(電子世界貿易臺)作用,制定數字經濟標準規則。

全國人大代表,寧波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張世方則表示,在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指引下,建設長三角區域數據臺抱團參與國際競爭,融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和供應鏈,“建議打造以寧波為主的長三角數字要素交易中心,構建符合中國國情和國家利益的數字貿易規則,為全球數字貿易新政策、新環境提供示范和樣本。”

(趙曄嬌 王恩博 林波)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