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患者福音!全球首個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雙靶”生物制劑在華上市

2021-04-12 13:24:18來源:科技日報   

淡紅色或鮮紅色的斑通過鼻梁相連,猶如一只蝴蝶覆于面部,此為“蝶形紅斑”,是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的癥狀之一。紅斑狼瘡是一種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結締組織病。SLE是紅斑狼瘡各類型中最常見、最嚴重的一型,多發于15-45歲生育年齡女性,病變累及多器官和系統。其中,75%的SLE患者會出現腎臟損傷,病情嚴重時會危及生命。同時,SLE易反復復發、難以治愈。

4月11日,全球首創雙靶點治療SLE的創新一類生物新藥泰愛®(泰它西普)中國上市會在北京舉辦。記者在會上了解到,SLE發病機制復雜,藥物研發難度大。《2020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診療指南》顯示,我國SLE治療主要有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抗瘧藥幾大類。SLE傳統治療藥物長期應用引起的不良反應仍困擾著全球SLE領域的醫生和患者。據統計,約60%的患者疾病持續活動或反復復發,長期、大劑量糖皮質激素的使用會導致患者器官不可逆損害,甚至誘發感染、骨髓抑制等嚴重不良反應。

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醫師李夢濤在會上提到,臨床剖析SLE的發病機制發現,有多種因素參與SLE的發病,其中B細胞是SLE發病機制的核心,BLyS和APRIL是B細胞分化成熟的關鍵因子。泰它西普作為全球首個BLyS/APRIL抑制劑,解決了天然TACI易于降解和蛋白質表達困難的問題,有效阻斷BLyS和APRIL與受體的結合。Ⅱb期臨床研究顯示,泰它西普治療組(80 mg、160mg、240 mg)患者在48周時均具有較高的SRI-4應答率,泰它西普高劑量組的應答率可達79%,顯著高于常規治療組的32%,相比貝利尤單抗療效更加顯著。

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醫師張奉春在會上透露,研究數據顯示,對比安慰劑組,泰它西普治療組的BILAG指數惡化比例和PGA評分惡化比例更低。基礎及臨床研究數據顯示,在免疫學指標改善方面,泰它西普能使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IgG、IgA、IgM)顯著下降,但能始終維持在正常值下線以上,補體(C3、C4)顯著上升,同時未觀察到非預期的不良反應,顯示出較好的安全耐受性。融合蛋白消除半衰期相對單克隆抗體更短,同時,泰它西普下調免疫球蛋白水平成劑量依賴性,臨床中如出現安全問題可根據實際情況隨時改變劑量或停藥,使用更加靈活。

據悉,泰它西普已獲得國家優先審評資格并獲批SLE適應癥。今年3月12日,該藥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批準上市,在中國拉開SLE雙靶治療的序幕。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授予泰它西普快速審批通道的資格,正在啟動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臨床III期試驗。

(代小佩)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