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手機租賃被質疑是高利貸?租機比買新機還貴,換算利率竟超50%

2023-08-02 10:13:18來源:時代財經  

在共享經濟蓬勃發展的背景下,手機租賃平臺如雨后春筍般冒起。更有平臺以“租用全新未拆封”“日租金十幾元”“首月1元”“租完即送”的宣傳吸引年輕人。


(資料圖片)

租用全新手機真的那么劃算嗎,當中會否暗藏資本陷阱?租機的過程又存在哪些不合理的地方?帶著疑問,《消費者報道》展開了采訪調查。

租機比買新機還貴,換算利率竟超過50%

目前,主流手機租賃平臺主要提供“租完歸還(隨時買斷)”和“租完即送”兩種租賃方案。除了全新機,平臺還提供不同成新度的手機,包括99新、95新等。

在“租完歸還(隨時買斷)”方案下,用戶可以在租期完成后選擇歸還或續租,也可在租期內隨時支付買斷款,獲得產品。

在“租完即送”方案下,用戶在租期完成后即獲得產品。

《消費者報道》選擇了5個租賃平臺,對iPnone 14系列兩款手機在“租完即送”模式下的租機費用進行了對比。

租用產品一年租金分12期由租戶每月支付。記者發現,iPhone 14在5個平臺一年租金均在6900元以上,明顯高出該機型官方售價5999元。iPhone 14 Pro在5個平臺一年租金均在9400元以上,明顯高出該機型官方售價7999元。以廣租俠上的iPhone 14 Pro為例,其一年租金(含買斷)為10399元,比官方售價高出2400元。

記者追蹤了一些案例發現,部分消費者在租用手機前沒有對總費用全面了解,等到租用后發現如果提前歸還,要支付一定數額違約金;如果選擇買斷或者租完即送,其總費用遠高于手機的官方售價,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值得一提的是,消費者在蘋果官網購買手機可以享受1個月、3個月、6個月、12個月、24個月免息分期付款方案。而消費者在京東、天貓等平臺購買手機也可享受分期付款服務,不過需要支付服務費。

因此,有消費者質疑租機平臺“租完即送”的模式與電商平臺“購物分期付款”類似,前者的利率甚高。

為此,《消費者報道》對5個平臺“租完即送”的模式進行了利率換算。結果顯示,利率的范圍大致在27.5%至51.5%。其中,用戶在廣租俠租用iPhone 14系列,完成一年12期租金的利率換算為51.5%。

根據《融資租賃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第十七條,融資租賃公司應當建立健全租賃物價值評估和定價體系,根據租賃物的價值、其他成本和合理利潤等確定租金水平。售后回租業務中,融資租賃公司對租賃物的買入價格應當有合理的、不違反會計準則的定價依據作為參考,不得低值高買。

中國消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曾就手機租賃案例表達過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一些租賃條款對消費者來說所承擔的綜合利率過高,完全背離了消費貸的宗旨,不排除有高利貸的嫌疑。經營者不能打著租賃的幌子去獲取高額的利潤回報,以看似低廉的價格引導年輕人沖動消費,并將相關利息的成本隱藏在格式條款里。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八條,借款人在借款期間屆滿后應當支付的本息之和,超過以最初借款本金與以最初借款本金為基數、以合同成立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計算的整個借款期間的利息之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其中,“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是指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2023年7月20日貸款市場一年期報價利率(LPR)為3.55%。據此計算,當前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為14.2%。

這意味著,5個手機租賃平臺在“租完即送”模式下的換算利率似乎遠超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

據記者了解,極個別租賃平臺假借手機租賃之名,行現金借貸之實,通過發空包或者讓第三方向租戶折價回收手機的方式,進行變相的現金放貸。

對于“融資租賃”是否涉及“高利貸分期付款”,有業內人士指出,“租完即送”與“購物分期付款”還是有本質上的區別,主要體現在法律關系、權利義務、物品所有權轉移時間和合同解除這四個方面。

租機過程問題多

記者在黑貓投訴平臺上以“租手機”為關鍵詞,共搜索出24406條投訴,涉及的租賃平臺包括惠租、優品租、找靚機、八戒租、愛租機等,投訴內容主要集中在“租金太高變相高利貸”“實際機況與頁面不符”“霸王條款”“暴力催收”“無法取消訂單”“占用租戶租期”等。

有消費者稱在結清租金想買斷時才發現買斷金超級高。平臺方沒有退還其保證金。在還款情況一直良好但特殊情況沒有及時還款的情況下,平臺方以短信和電話的形式對其工作造成滋擾。

也有消費者不滿平臺在租金逾期三天且未經與其溝通的情況下,騷擾其預留聯系人。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發現租賃平臺上的部分產品是由第三方入駐店鋪提供的。從相關投訴反饋來看,一些店鋪會以庫存不穩定為由延遲發貨,也有店鋪在扣款、欠款、提前歸還上沒有做好通知工作,讓租戶蒙受金錢損失。這種第三方店鋪入駐租賃平臺的模式對于平臺的監管無疑是巨大考驗。

據記者了解,一些租賃平臺訂單默認的預計起租日是“下單時間加X天”,X天是平臺預估的物流時間。如果物流時間超過X天,起租日應為用戶簽收日當天起算。起租日的計算不會侵占租戶權益,減少租戶的實際使用時間。

研究機構IDC的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手機租賃市場同比增長率為37.2%,市場規模約為582億元,預計到2023年,中國手機租賃市場規模將達到2400億元。

目前,活躍的手機租賃平臺數量己超過400個。部分接入支付寶的平臺更是超過800萬人使用,如人人租、零零享租機、愛租機等。租賃平臺流量的快速攀升,一定程度反映出用使用權取代物權的消費方式,正逐步取得消費者的認可。

今年7月3日,針對業內存在的高價租賃、未成年人租賃以及暴力催收等亂象,支付寶宣布升級租賃行業平臺治理規范,專門成立了租賃行業聯合治理小組。

據了解,支付寶治理規范升級涉及全鏈路交易行為,包括租前、租中、租后三個階段,進行準入、防控、履約三個層次的綜合治理。

支付寶方面介紹,在準入層,支付寶推出了由私域到公域的全新準入標準。私域主要包括對租賃商戶的賬號、行業類目等做統一化管理,同時對租賃商戶的小程序準入、產品準入和公域準入都提出了新的標準要求。目的就是從源頭嚴把關。

在防控層,支付寶將從交易風險、信用和支付產品風險、數據隱私風險和經營內容規范等維度,做全面風險防控與業務規范。在履約層,支付寶會根據交易履約過程中的客訴反饋與數據異常等及時做出感知和處置。

對于租賃平臺的行業發展以及用戶口碑,《消費者報道》將保持密切關注。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