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不同物種為何會名字相同?(把自然講給你聽)

2023-08-09 12:07:36來源:人民日報  

雖然生長在不同區域,但當不同物種面臨相同或相近的選擇壓力時,便演化出了相同或相近的形態性狀、次生代謝產物等特征,容易產生“同名異物”的現象。


(資料圖)

丁香,我國北方地區常見的木本觀賞芳香植物,性喜冷涼,耐寒耐旱,主要分布在黃河以北,西南地區也有分布。在我國海南和廣東等地,也有一種“丁香”,常常出現在超市貨架上,被人們用作烹飪調料,此丁香性喜熱帶海洋性的濕熱氣候,在西南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區被廣泛栽培。

南丁香北丁香,其實是不同的物種,而且親緣關系較遠。北丁香屬于木犀科丁香屬,而南丁香又叫丁子香,屬于桃金娘科蒲桃屬。

一南一北,習性迥異的物種,為何都被稱作“丁香”呢?因為它們的花冠宛如“小釘”,管狀中空,且花香馥郁,也就是說,存在相似的形態性狀。

不同物種為何會形成相同或相似的形態性狀?這是因為,雖然生長在不同區域,但當它們面臨相同或相近的選擇壓力時,便演化出了相同或相近的形態性狀、次生代謝產物等特征,這也被稱為“趨同進化”。比如,我們熟悉的多肉植物,它們可以是不同物種甚至不同科屬,但因生活在干旱的環境,都演化出能夠儲存水分的多肉組織。

因此,在為物種命名的過程中,不同地域的人們根據眼前觀察到的物種,再進一步總結規律,當它們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形態、功效等,便容易產生“同名異物”的“默契”現象。

其實類似的情況不少。從美洲傳入我國的“番木瓜”,也就是我們常吃的水果“木瓜”,果實形狀很像我國本土物種、早已在我國北方地區扎根并被人們熟識和開發利用的“木瓜”。我國本土木瓜生長在溫帶地區,果實木質化程度較高,堅硬難以直接食用,但可以入藥,還是優良的觀賞樹種。新來的物種漂洋過海來到我國南方,形似“木瓜”又需要區分,就被冠以“番木瓜”的名號。

此外,原產南美洲的西紅柿又叫番茄,在我國東北地區被叫作洋柿子甚至直接叫柿子,皆因它們的果實在外形上與茄子或柿子相似。

日常生活中,當我們面對同名植物的時候,切不可先入為主。一些同名異物的植物中,有的能食用,有的不能食用,甚至有毒;有的常見,有的是瀕危、受國家保護的物種。如何準確區分它們呢?

事實上,每個物種都擁有一個類似身份證號碼一樣獨有的學名。根據“林奈雙名法”:物種的學名由拉丁文組成,完整引用時還須在名稱后加命名人姓氏和命名時間,一般情況下可省略。比如,“丁香”就是一個俗稱,它是丁香屬近20個種以及栽培品種的泛稱,如紅丁香、紫丁香、北京丁香等。根據學名和標準中文名,可以更方便準確地查找資料,便于進一步了解和區分不同物種。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國家植物園助理研究員賴陽均,記者常欽采訪整理)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