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力帆破產債務纏身,吉利現身參與重整

2020-10-13 14:17:44來源:中國經濟網  

力帆汽車早已退出汽車行業的主流之列,這家曾經作為重慶知名民營車企,產品不但在中國市場一度暢銷,更是遠銷海外,但幾乎是在一夕之間,就背上了巨額債務無法清償,落得面臨破產的局面。

但實際上,力帆汽車的衰落早有預示,產品老舊卻缺乏研發投入,工廠搬遷卻只顧變現,追隨新能源與共享汽車熱潮卻不重視產品質量,一次次決策的失誤讓力帆從巔峰跌落至谷底。

破產重整是力帆重新站起來的機遇嗎?

力帆債務纏身,吉利有意重整

日前,*ST力帆發布公告稱,重慶兩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公司(以下簡稱“兩江基金”)和吉利邁捷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利邁捷”)將作為意向重整投資人,參與力帆股份的重整工作。據悉,9月14日,上述兩家公司就以聯合體身份,按招募公告的規定向此次重整的管理方提交了意向重整投資人報名材料。

重整力帆的白衣騎士中,顯現出吉利的身影。

事實上,早在力帆陷入重重危機之初,業內就有傳言稱,吉利或將出面收購。此次參與重整的意向投資人中,吉利邁捷的出現確認了這一事實,根據天眼查信息顯示,吉利邁捷正是吉利科技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公司。

吉利對于力帆的出手顯然不是臨時起意。今年8月24日,力帆股份發布公告稱,該公司破產重整被法院受理,因面臨因重整失敗而破產退市的風險,股票簡稱改為“*ST力帆”。

在這之前,力帆已經多次被曝出拖欠債務無法償還,據悉,力帆目前公司汽車板塊生產經營處于非正常狀態,同時公司存在大量涉訴案件及大額資產被凍結的風險,目前涉訴案件1178件,涉及金額50.37億元,對公司后續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雖然公司整體賬面資產大于負債,但存在資產流動性差、無法變現等問題,因此法院認為力帆股份明顯缺乏清償能力。

8月26日,力帆方面宣布面向市場進行公開招募重整投資人,公告稱,重整投資人應具有足夠的資金實力進行重整投資,并能出具相應的資信證明或其他履約能力證明,重整投資人資產總金額不低于200億元;行業不限,但擁有汽摩業生產管理經驗者,或擁有汽摩企業并購整合經驗者優先。

從力帆提出的條件來看,這顯然是為吉利進行量身定制,而從提出招募重整投資人,到吉利邁捷提交報名材料,僅用了不到20天。

轉型發展新能源失敗,產品失去市場認可

從2019年開始,由于中國汽車市場發展的兩極分化加速了邊緣企業的淘汰,盡管尚有一線生機,但隨著停產、欠薪、抽貸等消息的擴散,另這些瀕危企業陷入泥潭。力帆、眾泰、獵豹、華泰都在這個名單之中。

2003年力帆集團收購重慶專用汽車制造廠,成立重慶力帆汽車有限公司,在重慶建設汽車生產基地。雖然地處西南,但重慶卻是中國汽車工業發展重地,因此力帆汽車在產業配套上和地方政策上享受紅利。

但是在新能源汽車發展浪潮來襲之時,力帆看到了前景,卻在投身其中之時,既缺乏持續的投入,又對戰略一再搖擺不定。其結果是,由于缺乏在新能源技術上的積累,也未見資金的大量投入,力帆汽車的轉型并未見效。今年1-6月,力帆累計銷售傳統乘用車978輛,同比下降95.29%,銷售新能源汽車549輛,同比下降56.32%。

產品失去了市場,就意味著企業失去了活力。在2018年,力帆汽車的財報顯示,實現營業收入110.13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5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7.95%。但進入2019年后情況急轉直下,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4.50億元,利潤由盈轉虧,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6.82億元。

今年8月27日,*ST力帆披露2020年半年報,期間實現營業收入15.84億元,同比下降69.42%,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25.95億元,同比下降173.99%。

2020年的疫情只是加劇了力帆這座大廈傾倒的速度。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