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比亞迪上演內部“反貪風暴” 自曝“家丑”表露反腐決心

2021-04-20 10:21:07來源:證券日報網?  

日前,比亞迪在微信公眾號“廉潔比亞迪”上發布2021年第一季度反腐典型案例,通報各類員工貪污、舞弊、腐敗、欺詐的典型案例,再度向外界自曝“家丑”表露反腐決心。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大型企業內部貪腐事件頻發,對公司治理和經營帶來不小挑戰。對此,多數企業紛紛下定決心,從內部開始建立反腐機制并自查自糾。此前,就有騰訊、大疆、字節跳動等企業相繼自曝內部腐敗情形并及時處理。

在透鏡公司研究創始人、資本市場研究專家況玉清看來,企業的內部反腐應該上升到公司治理層面,在公司章程框架下形成制度性措施。他向《證券日報》記者補充道:“比如成立專門的反腐委員會,直接向董事會、監事會匯報。”

比亞迪堅持內部反貪腐行動

據比亞迪發布的具體內容,在該季度被通報的比亞迪員工貪腐案例共有7起,涉及12人,包括了收受供應商回扣、賄賂、禮品、吃請,與供應商人員打麻將、存在經濟往來,以及涉嫌開設賭場罪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等情形。其中,被通報人員職位含有保安、開發工程師、課題組長和領班等多類職能,涉及部門有相關事業部、電子事業群、軌道業務第三事業部等。

至于懲處方式,比亞迪對以上員工除了四級處罰(解除勞動合同)外,還將其信息錄入除名查詢系統;對于違反廉潔合作協議的單位,按協議內容追究相應責任。此外,對于涉嫌違法犯罪的行為,公司將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據了解,比亞迪開展內部反腐活動已有數年時間,自2018年下半年開始每個季度均會通報查處貪腐事件的重點案例。此外,相關工作由比亞迪審計監察處負責,該部門是公司專門的監察、審計部門,獨立于各業務部門開展全面監督工作,直接向比亞迪總裁(董事長)王傳福匯報,不接受其他任何部門人員干涉。

《證券日報》記者從該部門以往發布的通報情形統計得知,自2018年首次發布案例以來,截至最新報告期,比亞迪已通報并查處121起員工貪腐事件,涉及員工165人。此外,該部門還會在各大節日之前向各合作單位發出倡議,共同維護廉潔合作。對于舉報情形,根據《比亞迪公司舉報人保護和獎勵規定》,公司也會對舉報人發放相應獎金。

“公司反腐敗工作要一如既往地進行下去,要加大力度狠抓下去。”在2021年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合規管理工作會上,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表示,“腐敗行為是公司發展過程中的‘攔路虎’,只有掃除腐敗這個障礙,公司才能健康發展。”

大廠反腐刻不容緩

實際上,大型企業出現內部腐敗情形在近年來屢禁不止,但各大廠也都開始加大了內部反腐的力度。

同在車企領域,公開資料顯示,一汽集團通過在營銷采購領域開展專項治理,2019年以來發現問題7274項,黨紀政務處分153人,下發紀律檢查建議書、監察建議書53份,修訂完善制度938個,“黑名單”處理合作商376家。

而在互聯網領域,據南都數據發布的《2020上半年互聯網企業反腐報告》,近年來互聯網行業腐敗情形頻發,在2020年上半年就有腐敗舞弊案件約60起,超過100人被開除或移送公安機關。據悉,這些事件涉及10家互聯網企業,分布于電商、文娛、外賣、出行等領域,且頻繁出現中高層涉案。

上述報告也表示,2019年被視為互聯網行業反腐風暴的開端,當年共有18家企業曝出超190起反腐事件,涉及員工數量超400名。如今,中國互聯網行業的反腐工作已進入常態化,在2020年上半年曝出反腐案件的互聯網公司中,多數公司通過自我審查、自行通報的方式發現和舉報反腐行為。

“內部貪腐現象在各行各業、大型組織內都很常見。”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案例研究員錢文穎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企業與員工間之間的關系有近似‘委托-代理’關系,企業和員工個體之間的目標和利益存在協同、可能也存在沖突。企業希望員工全心工作,但員工作為個體會有收入更高的需求,如若這兩者目標的現實差異較大,企業又不具備合理的激勵機制和懲罰機制,部分員工就可能會走向貪腐。”

錢文穎認為,企業反腐需要從制度和文化兩方面入手。一是對組織結構進行調整和改善,導入數字化工具幫助組織管理更透明化,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勵機制、內控機制和懲罰機制,并對相關負責人適當分權;二是在內部樹立企業的文化價值觀,通過反復的宣導讓員工從心底認可廉潔,對貪腐行為防患于未然,同時也能以此招攬到價值觀匹配的人才。(趙學毅 林娉瑩)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