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韓系增持”能救悅達起亞?

2021-11-10 13:38:51來源:鳳凰網汽車  

“東風汽車的退股,對東風悅達起亞是好事。”對于東風汽車集團退出合資公司東風悅達起亞的傳聞,一位東風悅達起亞內部員工這樣評價。

除內部員工外,近日輿論對該傳聞也一致看好。作為曾被中國車企爭相學習的韓國汽車集團,起亞在中國確實有過輝煌時刻。

但連續5年銷量低迷加巨額虧損,若東風汽車退股,東風悅達起亞真能迎來重生?

被合資拖累

上述內部員工對東風汽車集團退股后的變化,總結了兩條,一是起亞汽車全球資源的導入會更加順暢,另一條是合資公司將減少三方股東管理的內耗。

這兩條,看似符合邏輯,也跟業界很多觀點一致,但仔細一想,卻并不是那么回事。

業界不少觀點認為,三方合資導致的管理內耗,是東風悅達起亞衰敗的原因之一。

據公開資料顯示,東風悅達起亞是由東風汽車、江蘇悅達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悅達”)、韓國起亞自動車株式會社(簡稱“起亞”)共同組建,三方持股比例分別為25%、25%和50%。

按照內部員工的說法,以往東風悅達起亞的決策都需要三方股東派駐的高管都通過后才能執行。因此,這給經營帶來嚴重的內耗。

但從股權分配可看出,東風汽車和悅達兩者的股比均為25%,起亞的股比為50%,顯然起亞在內部占據著較大的話語權。從以往內部人事消息也可看出,韓方在產品投放方面有著絕對的話語權。

且據多方信息顯示,東風汽車在合資公司業務中,主要涉足生產、質量和內部流程管控,與經營業績直接相關的產品規劃、產品開發和采購體系,東風汽車都沒有參與。

因此,擁有三方股東的東風悅達起亞,其內部的話語權爭奪并不一定比中外兩方合資公司的更為激烈。

據媒體報道,東風汽車退股后,起亞在合資公司的股比份額將提升至75%。相比三方合資,新的股權結構確實將提高合資公司的管理效率,但這并不代表東風悅達起亞的頹勢,就此能出現大逆轉。

眾所周知,韓系車企在新產品和新技術的導入國產上,與德系和日系等相比均明顯落后。不光是起亞,包括現代品牌,近幾年一直沒有重視和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

公開數據顯示,現代起亞汽車集團去年全球銷售635萬輛,排名第四,韓國本土市場銷量占20%,其余80%均銷往海外市場。其中,在中國僅銷售75萬輛,占現代汽車集團總銷量的11.8%,這與其全球第四的排名不相稱,甚至不及韓國本土市場。

曾經,現代起亞汽車集團在中國創下年銷百萬輛的紀錄,但近幾年的快速下滑,或許根本原因在于韓方的戰略和管理不適應中國市場的變化,所以韓方提高股比,對這一點并不會產生太大改觀。

本土化決心不足

存在感越來越低,能否復蘇?一直是韓系車近幾年被追問的焦點。此次,若傳聞屬實,東風汽車退股,大權獨攬的起亞真的能扭轉局勢?

近5年在中國市場的節節敗退,已經讓現代起亞汽車集團感到了危機,也逐漸重視起中國市場。比如,2013年現代起亞汽車集團在中國煙臺建立研發中心,2017年在貴州建立中國大數據中心,今年10月將中國前瞻數字研發中心落戶上海。

除技術和研發本土化外,管理方面現代起亞也做了嘗試。2019年9月,李峰成為東風悅達起亞首位中國籍CEO,被認為是現代起亞汽車集團堅定本土化發展的表現。然而,短短一年時間,李峰被調任,其職位再次由韓國人接替。

在李峰執掌的短暫時間中,2020年東風悅達起亞全年銷量24.9萬輛,并且連續多月保持同比正增長。此外,2020年營收同比增長2.6%,盈利能力大大提升。同時,車型平均單價達12.87萬元,同比提升2.1萬元。

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李峰被調崗時,東風悅達起亞今年一季度銷量同比去年僅下滑4.4%。而今年前三季度東風悅達起亞銷量同比去年下滑了35%,下滑幅度明顯擴大。

管理層的變動,不僅讓外界再次質疑現代起亞汽車對人才本土化的決心。李峰被調任后,東風悅達起亞銷量的再次大幅下滑,同樣也證明了人事變動給業績帶來的負面影響。

起亞的高端

“未來,東風悅達起亞不會再推出10萬元以下的車型。”這是李峰在任時,東風悅達起亞變革讓外界感受最深的一句話。

曾經,韓系車以高性價比的優勢,在中國市場披荊斬棘。如今,中低端市場份額逐年萎縮、豪華汽車市場銷量逆勢大漲,消費升級加速了中低端市場的淘汰。為了逆轉東風悅達起亞的頹勢,現代起亞汽車今年年初也正式提出“高端化”戰略。

今年成都車展上,東風悅達起亞推出全新車型嘉華,9月份正式上市時公布售價區間為28.89萬-33.99萬。嘉華上市后,“嘉華憑什么賣這么貴”成為各論壇討論的熱點。消費者對嘉華價格的熱議,側面反映出市場對東風悅達起亞品牌溢價能力的質疑。此外,也是消費者對東風悅達起亞將嘉華,與大熱的別克GL8和廣汽豐田的賽那歸為同一級別的不認可。

公開數據顯示,今年9月嘉華銷量為703輛,目前上市時間較短并不能看出嘉華的市場表現。

但是,去年9月初上市的B級車凱酷,是東風悅達起亞向“高端化”轉型的首款車型。其上市當月銷量就超過了3千輛。但好景不長,隨著李峰的調任,凱酷的銷量也快速下滑。從月銷3千多輛下滑到今年9月的564輛。

嘉華作為李峰接任者上任后推出的首款產品,其后續市場表現,不僅將證明新管理者的領導能力,同樣也是現代起亞汽車“高端化”戰略成敗的關鍵。

畢竟,作為銷量持續大幅下滑的東風悅達起亞,市場留給其試錯的機會已經非常有限。此次東風汽車退股和起亞將持有合資公司75%股份的傳聞若成真,未來起亞在中國市場的命運將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其生死或只剩這最后一博。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