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企業加速綠色低碳轉型 進博會吹起低碳風

2021-11-09 14:55:08來源:中國商報網  

作為推動全球商品和服務對接的平臺,本屆進博會設立了能源低碳及環保技術專區,眾多參展商展示了先進的低碳環保技術與解決方案,踐行綠色低碳的理念,進博會上掀起一股綠色低碳風。

綠色低碳技術產品涌現

新能源汽車、氫能充電、環保材料……在本屆進博會上,大量聚焦綠色低碳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亮相。進博會專設了能源低碳及環保技術專區,大批體現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技術和產品涌現,這些技術和產品聚焦綠色能源、建筑節能、環境治理等方面,服務模式涉及傳統能源、新能源、新材料、電力、水處理等多個領域。新的能源低碳及環保技術,為企業提供清潔能源轉型方面的前沿技術和可持續解決方案。

在進博會上,低碳、可循環、可回收已經成為眾多參展商的關鍵詞。特斯拉展示了其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物流運輸、動力電池循環、固廢回收等方面所采取的環保舉措;愛普生展示了如何通過一臺連接發電機的自行車,這臺自行車可以借助騎行所產生的能量,驅動使用冷印技術的噴墨打印機;杜邦帶來了能為風電發電機和變壓器提供高溫絕緣的解決方案,該方案可以提高風力發電安全性、可靠性和抗過載能力,進一步降低運營成本。

這種綠色低碳的技術和產品不僅應用于能源、交通等生產經營領域,還體現在各行各業中,與消費者的生活息息相關。在本屆進博會上,寶潔帶來了自主研發的創新電商包裝“空氣膠囊”,用以解決電商包裹過度包裝、商品破損和不易開啟難以處理的難題。據介紹,這款空氣膠囊由100%單一材料制成,包裝易于開啟,打開后即可自動放氣無需額外的紙箱和膠帶,較之傳統包裝,可以節省50%以上的材料重量。

除了新的科技成果外,眾多參展商帶來了企業清潔能源轉型方面的前沿技術和減碳核算方案,展示自身低碳發展的成果。德國萊茵TÜV集團帶來了全球首發的“碳排放智能仿真運算模型”,通過建模、碳排放計算,最終推演出產品優化方案,為企業提供可視化的碳排放精算系統,幫助企業挖掘研發設計中潛在的碳排放問題,從源頭提升產品的環保性及其他性能表現。

打造可持續發展的全球經貿新格局

2020年,我國提出“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減排目標,進博會除了展示節能減碳新產品新技術外,還就如何發展綠色經濟,打造可持續發展的全球經貿新格局展開討論。

11月8日,“2021國際碳中和與綠色投資大會”作為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配套活動在上海舉行。大會發布了“零碳中國”標準通則和“零碳中國”藍皮書系列:《零碳中國·數據中心藍皮書》《零碳中國·零碳校園藍皮書》與《零碳中國·氫能藍皮書》,從數據中心行業、高校碳排放與氫能產業角度梳理“雙碳”現狀與未來發展,提出實施路徑。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表示,本次大會以創新零碳技術、推動示范行動、引領綠色投資為主題,對推動綠色低碳投資發展,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具有積極意義。

中國國際商會執行副會長、國際商會世界商會聯合會副主席于健龍認為,近年來各方已經普遍認識到,發展綠色經濟不僅可以節能減排,而且能更加有效地利用資源、擴大市場需求、提供新的就業。保護環境與發展經濟不是互斥關系,而是共贏關系。

“無論是碳達峰還是碳中和,依賴的還是技術進步和技術創新。”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首任主任李俊峰表示,碳達峰、碳中和是創新的競賽,在這個過程中,企業應該從技術創新、從理念創新、從機制上創新,把各種資源消耗減少到極致,這樣才能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使生活變得更美好。

此外,匯豐(中國)發布了專為進博會特別定制的《海外企業看中國2021:“雙碳”開啟新機遇》調查報告。報告顯示,中國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的行動已開始產生積極影響,76%的受訪海外企業一致認為,中國的綠色低碳轉型進一步增強了中國市場的吸引力。

企業加速綠色低碳轉型

“‘雙碳’戰略將開辟綠色技術和產業變革的新賽場。”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張玉卓表示。在實現“雙碳”目標的過程中,企業既是碳排放的主體,也是落實碳中和目標的主體,低碳經濟已經成為驅動企業變革創新、提升自身競爭力的重要引擎。在本屆進博會上,多家企業展示了自己綠色低碳發展的轉型計劃與成果。

在新能源、低碳技術涌現的同時,如何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成為企業發展的重點。企業要實現碳中和應該做哪些工作?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碳中和運營中心總監彭峰認為,企業需要制定適合自身發展的碳戰略,做好碳盤查和減排工作,最終實現碳中和。同時企業還需要對外發布相關成果和信息,接受檢驗。

“企業要盡到社會責任,不單是純粹的碳減排,還得要披露自己的碳排放信息。”中國節能協會監事、中國節能協會碳中和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張軍濤告訴中國商報記者,“雙碳”目標提出后,企業應當有轉型意識,在摸清碳排放信息的同時,發展培育低碳技術、建立全供應鏈的碳中和管理體系,運用數字化轉型賦能。

在本屆進博會上,伊利集團副總裁趙昕表示,要做減碳首先得做一個清晰的碳排查,制定符合自身的碳路徑圖。要清楚自己在行業中、在整個產業中,企業的整體碳量情況,同時要跟全產業鏈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動綠色發展、綠色升級,建立起生態圈。

除企業自身外,金融行業也在助力企業低碳發展。浦發銀行方面表示,為助力綠色產業布局、實現“雙碳”目標,浦發銀行深入研究企業場景化需求,以完善的科技金融、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體系,有針對性地為相關企業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

彭峰表示,上海環交所將推進碳配額回購、碳信托集合計劃和碳基金、標準化碳質押業務、全國碳配額指數等碳金融創新,盡快推出碳掉期、碳遠期等衍生品交易,推進形成多層次碳市場,鼓勵金融機構積極參與碳市場交易,推動碳交易主管部門聯合金融監管機構建立協同監管機制。(記者 李孟)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