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全球時訊:MPV的羊毛,豈是說薅就薅?

2022-11-05 09:42:20來源:汽車公社  

回望過去10個月中國車市所發生的一切,明眼人都能看出,中高級MPV市場注定會在2022年迎來爆發。


【資料圖】

廣汽豐田賽那、嵐圖夢想家、紅旗HQ9接連進駐市場后,蓄勢待發的騰勢D9、極氪009等全新車型,個個都期待著用自己的方式驗證這一結論。

不可否認,近幾年,幾乎所有人都試圖在細分更細分的市場發力。尤其是隨著中產階級的消費力一下子被釋放出來,代表生活品質的這類MPV一下就被“多金家庭”相中了。繼7座SUV、轎跑SUV,中高端MPV市場似乎有了一定的空間被挖掘。

可眼看著每月的銷量數據和往年如此趨同,后進者的表現并非以改旗易幟的勢頭向世界宣戰。不禁想問,MPV市場的格局之變真的有我們想象中的那般劇烈嗎?人人都在高喊“打倒別克GL8”,真的就意味著,手握MPV的新人都能從各級市場中擠出生存空間嗎?

切勿高估MPV市場的容量

曾經,在購置稅減半政策和商轉乘等戰略影響下,2016年國產MPV市場的批發銷量飆升至242.4萬輛,創下該細分領域的最高紀錄,但隨后的走勢又是如何呢?2020年和2021年的銷量分別下滑到了107.1萬輛和108.6萬輛。

進入2022年后,雖說,因上海遭受疫情封鎖兩個月,造成了整個車市的大面積停滯,最終使得前9個月MPV的總銷量僅為68.5萬輛,比去年同期少5.4萬輛,與去年全年相比更是還存在40.1萬輛的差距。

但考慮到2019年-2021年四季度的MPV總銷量分別為40.0萬輛、39.9萬輛和34.7萬輛,我堅信,該細分市場要想實現質的飛躍,尚需時日。

在新能源產業飛速更迭的今天,包括MPV市場在內的領域都迎來了新生。沒有人會在如此向好的大環境下,唱衰一個潛力未被完全挖掘的車型。而事實似乎也在強力證明著,當MPV“觸電”,市場邊界會一并向外拓寬。

此前,正式啟動預售的嵐圖夢想家,在短短兩天時間里,便收獲3000輛的訂單;后來的騰勢D9在開啟預售的2個月內,其訂單也突破了3萬輛;剛剛上市的極氪009更是在一片叫好聲中,成了讓所有人“種草”的神車……

按純電MPV目前所展露的潛力推算,整個市場大概率會圍繞電動化發展的旋律而轉悠。若此,一汽豐田格瑞維亞和傳祺全新一代M8現已躍躍欲試,全新一代GL8世紀亦在加速入場,傳統品牌如果要想借能源革命的名義,一改現有格局,談何容易。

可是,如果MPV的總銷量是恒定的,或是僅存在小幅上漲的空間,究竟該如何來評價這一批又一批入局的新能源品牌對MPV充滿信心的態度呢?是因為新能源市場的高速發展而出現的勃勃生機所致,還是整個MPV市場的潛力真的如預測般深不見底?

再一個,中國的MPV市場一直以來就不是一個時刻保持新舊交替的領域。叫囂著要頂替別克GL8的人,其祭出招式有多狠,最終落下的結局就有多慘烈。

從最早的馬自達8、初代本田艾力紳,到后來的大眾威然、榮威iMAX8,無一例外被GL8外露的尖刺扎得滿身是血。

在這場鏖戰中,的確涌現出了傳祺M8這樣的國產強敵。然而,看著別克GL8選擇再次進化,將價格帶覆蓋了20~70萬元的區間,用足夠豐富的產品矩陣無縫填補了所有潛在消費者的需求。對于新人來說,當價格與其相近,奢華程度與之類似,僅憑營造出的人設和電動化的標簽,就想拉其下馬的想法,是不是略顯稚嫩?

我并不想給予這個市場特定的底色,在強敵環伺下,別克GL8也不一定會像往日那般有恃無恐。我只希望,新入局的那些人能保留一點對市場的敬畏。MPV市場從不是“韭菜地”,要想撼動霸主的地位,還請各位找準自己的位置,多一點真誠。

“事情”沒想得那么簡單

伴隨大量低質MPV被市場清退,總有人認為,這部分騰出來的空間,終究會在電動化進程中,被前文所提到的那些新能源品牌占領。只要宣傳到位,每一個抱著MPV入局的新人單月賣出個5000輛,就能把這些市場空白瓜分了。

說得輕松,實際做起來呢?首入戰場的嵐圖夢想家,上市至今月月銷量在千輛附近彷徨。要知道,這還是一款主銷售價在40萬左右,有增程式版本可選的MPV。

換句話說,即便那些個網紅MPV選手能贏得“開門紅”,誰又能知道,往后再發展發展,它們就不會活成了“出道即巔峰”的模板呢?

所以,“結構性調整”就是我此刻能給出MPV市場往后的走向。中高端MPV市場的潛力遠沒有SUV、轎車此類傳統市場的大,“電動化是趨勢”的論調也無法促成,MPV在短期內成為新人入場、掀起巨浪的媒介。

在一輪又一輪的攻擊下,再強大的別克GL8也會被倒逼著讓出一定的市場份額,但別忘了,在這個新舊時代還未完成切換的階段,傳統品牌并不會坐以待斃。

上市之初,廣汽豐田賽那因經銷商加價等行為被人詬病過;傳祺M8至今還因為傳祺的“親民”形象被人視為國產面包車;就連本田奧德賽/艾力紳因為本田的固有調性也總是被戲稱為“噪音制造機”。

可時至今日,甭管MPV的外場有多熱鬧,我們能看見的卻是,在每月MPV的銷量榜上,依舊是這四款車型配合著別克GL8撐起了中高端MPV的門面。

其他人呢?要么像大眾威然、榮威iMAX8一樣靠著“降價”茍活,要么就索性像起亞新嘉華、奔馳V級那樣“躺平”,賣一輛算一輛就行了。

是的,總有人會提醒我,在這個人人講究“智能化”和“電動化”的年代,MPV市場的未來是會被重寫的。新生代新能源品牌必定能用時下最潮、最ING的方式,告訴消費者“什么樣的MPV才配得上「中高端」、「豪華」等一系列高大上的標簽。”

但我會覺得,在沒有品牌加成的基礎上,MPV的使用場景是和中大型SUV有所重疊的。你看,既然理想能用一款SUV完成對“奶爸車”的重新定義,保不齊會有人覺得同價位的MPV在產品力上沒有什么值得說道的。

不僅如此,若以超過50萬以上的售價去衡量,真正有多少中國消費者會為一款噱頭十足的MPV買單,也是值得探討的。

眼下,隨著別克GL8世紀強勢登場,“美系豪華”和“智能化”勢必將被放置天平的兩端,孰優孰劣,雖說全憑買家自己選,說到底,買此類借機溢價嚴重的MPV還是少數。

中國的豪華車市從不缺少購買力,也不缺對新鮮事務的認可感。“蔚小理”的成功也已經在間接證明,高端新能源這條路是可以走通的。

那么,為了挖掘MPV市場的潛力,所有人期待用電動化加以包裝,從而打造出中國式豪華MPV的做法,可以理解。只是,無論于誰,相比亢奮地認為屬于別克GL8年代已經過去,真正用心評估一款MPV該有的樣子,顯然更重要。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