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油改電的 GT-R,難上秋名山之巔|天天快播

2023-04-09 23:12:44來源:ZAKER科技  

好消息:你喜歡的經典跑車將會被復活。

壞消息:是復活了,但是是油改電產品。

是的,日本人又把「油改電」玩出了新高度。

日產決定用最新的電氣化技術再次打造 GT-R R32 這款造于 1989 年的跑車,新車為 R32 EV。


(相關資料圖)

不少人對 GT-R R32 的印象,始于《頭文字 D》里中里毅的座駕。但中里毅可能想不到,以后上秋名山,還得先看看有沒有充電站。

至于為什么決定打造 R32 EV,日產表示,該項目始于一名工程師對 GT-R 喜愛,這位工程師想要用最新的電氣化技術來打造自己最喜歡的汽車。

且不說日產的「最新電氣化技術」究竟有多少能拿得出手的東西,在這個日系轉型純電受阻的危急存亡之際,因工程師的個人喜愛之情,就可以成功項目立項,復刻一臺舊車。

這樣純粹而天真的情懷,這樣支持自己工作與理想的企業,試問哪個項目經理聽了不得來一句永遠熱淚盈眶?

當然,工程師或許是能圓了夢,那些對 GT-R 和「技術日產」還有些許念想的人,可要睡不好覺了。

純電舊物種,真正油改電

大家對「油改電」的認知,無非是用原有的燃油平臺硬改成純電車型。

由于底盤并非根據純電車型的需求而設計,電池、電機的擺放和整體平衡都只能不斷妥協。比如電池就只見縫插針,在空出來的傳動軸等等位置卑微容身。

▲純電平臺的底盤更加平整

續航短、剛度低,空間小,不管在哪個方面,油改電也很難與純電平臺相提并論。

這是油改電的原罪,是油改電不受大家待見的原因。

按照油改電的定義,除非日產專門為 R32 EV 單獨打造了一個純電平臺,不然 R32 EV 就是一臺妥妥的油改電產品。

只不過其他品牌頂多改改現款車型,日產超脫于世俗,改起了古董車。

▲全新十一代雅閣 e:PHEV,油改電后電池包擠占后備箱空間

而如果日產真給 R32 EV 造了一個新平臺(當然這不太可能),那這臺新車與原來的 GT-R R32 還有什么關系?

2023 年,我國本土市場的純電新車已經鮮有「血統純正」的油改電車型出現,再不濟也得是油電共用平臺,造油改電,說出去都嫌丟人

純電車領域,我國人民畢竟是身經百戰,見得多了,對這種正宗油改電產品不屑,也是正常的。

然而,海外的朋友們,似乎也不買賬。

盡管語言不同,但大家對日產這一騷操作的不解倒是很相似:

好好一個情懷車,你干嘛非得給它整成四不像呢

日產打造 R32 EV 的愿景或許很美好,只是不知道他們有沒有調研過:除了那位工程師,有很多人想要一臺純電的 R32 嗎?

對于燃油死忠而言,純電驅動是違祖宗之法。對純電勢力來說,這樣的油改電是落后的代名詞。

而對于情懷黨,我們只是想要 R32 還是那臺 R32。

說得好聽點,這叫技術與情懷的同步探索,要說難聽的,可就是對燃油與純電的雙重背叛。

不過,在這條古法油改電的路上,日產并非只身一人。

隔壁的大哥豐田,對此同樣有很深的造詣。

年初,豐田章男如同河神一般,拉出來兩臺同樣出現在《頭文字 D》中,與 GT-R R32 同時代的 AE86,一臺是充電的,一臺是加氫的。

你問我原來加油的 AE86 呢?不存在這個選項。

或許在秋名山上開個充電站,是個不錯的投資。

豐田有豐田的理,比如氫氣路線一直是豐田的賭注之一,盡管目前氫能源路線依然空中樓閣,但這樣的噱頭適合宣傳。

依靠情懷做品牌宣傳,一直是這類復刻情懷車的核心目的。

但如果說豐田在氫能源方面還有宣傳需求,日產目前的純電布局,遠沒有到需要動用 GT-R R32 來撐場面的階段。

這一波,如果說日產是聞豐田風而動,多少是有點被帶進溝里去的意味了。

坑人最狠的,還得是霓虹的老鄉啊。

回不到過去,融不進未來

其實吧,日產也好,豐田也罷,家大業大的,偶爾造個玩具娛樂一直氣氛,也沒啥大不了的。畢竟也沒誰真指望能賣出去。

但做事要講究時機,日系車如今的境地可沒有從前那么滋潤了。

豐田本田日產,日系御三家湊起來,甚至拿不出一臺主流市場接受的像樣純電車。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日產在中國的純電車型,只有軒逸 · 純電這樣味兒正得不得了的正宗油改電車型。

捉襟見肘的 338km 綜合續航,以及當初驚為天人的 20 萬 + 指導價,讓軒逸 · 純電創造了在燃油軒逸月銷 50000+ 的同時,月銷 50+ 的壯舉。

而 ARIYA,日產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款基于純電平臺打造的車型,于 2022 年 9 月發布,起售價 27.28 萬,如今已經官降 6 萬。

即便如此,根據乘聯會零售量數據,ARIYA 2023 年 2 月的銷量僅為 64 臺,低迷得驚人。

把視野放得更高一些,日產去年在中國的銷量,累計 104.5 萬輛。乍看很高,但同比下滑已達 22.1%,連續四年下滑,其中軒逸下滑 40%。

技術日產無人識,三缸奇駿人皆知,已經成為尷尬的事實。

而就是在這種關頭,怎么在電動時代保住老本還沒想清楚,就開始用「最新的電氣化技術」繼續造油改電,還是舊款油改電,實屬匠心。

至于為什么不給已經發布十余年的「現款」R35 更新迭代,而是莫名其妙的復刻舊款,日產的腦回路,或許真的還沒做好面向未來的準備。

▲日產,下一代 GTR 要究竟等到什么時候?

在中國高速路上逆行的日系車企,看著迎面而來的車輛,瞥了一眼自己的右舵方向盤,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是別人開錯了,卻很難意識到,道路規則的制定權,早已不在自己手里。

油改電,也有大學問

實際上,這個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油改電都那么面目可憎。

特斯拉初代 Roadster,就是一臺基于路特斯 Elise 的油改電產品。這臺車的電池包也并不如如今的特斯拉車型一樣平鋪在底盤,而是將電池放在了 Elise 油箱的位置。

但如若沒有這臺油改電車型,就沒有后續的特斯拉 S3XY,正如 iPhone 3G,在產品角度或許并不完美,在戰略上卻舉足輕重。

早期的小鵬 G3 也并非純電平臺,但對于小鵬而言,同樣是走向純電平臺的跳板。

無論是特斯拉還是小鵬,以及這個星球上的絕大部分造純電車型的車企,造油改電,都是為了更遠的星辰大海。在銷量與聲量上雙雙倒地的情況下,造完純電平臺又折返,改完現款改舊款的,屬實是有些稀缺了。

當然,在炒作情懷這件事上,傳統車企有新勢力完全吃不到的老本,這也屬于一種另類的「遙遙領先」。

▲初代 GTR 誕生于 1968 年

復活舊車做品牌宣傳,不是不可以。按照通常的營銷路徑,這種傳播屬于粉絲喜聞樂見,品牌猛賺吆喝的雙贏。

但咱就是說,能不能先把正事做好,能不能走點心

畢竟是先有好車,再有情懷。30 年前,日系跑車正是通過價格與性能給歐洲人上了一課,遂有了情懷,有了 JDM 的種種。如果一臺車本身并不出眾,哪兒來的情懷?

怎么,三十年后可能有人把 Model 3 看做情懷,可能有人把理蔚鵬看做情懷,會有人把 ARIYA 看做情懷車嗎?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