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手段用盡,蘋果終于釣上「大魚」

2023-05-15 20:15:18來源:ZAKER科技  

「爆料」與「泄密」之間僅有一線之差,蘋果公司對待「泄密者」可不友善。

過去幾個月時間,Twitter 一名專注于爆料蘋果公司信息的賬戶走紅。賬戶名為 Analyst941 的用戶,曾精準地分享了 iPhone 14 Pro「靈動島」的消息,但在近期的一則推文過后,他的賬戶遭到封停。


(相關資料圖)

上周,Analyst941 透露蘋果公司將為 iPad 用戶推出 Final Cut Pro 和 Logic Pro 兩款「生產力工具」,預計分別在 2024 年與 2025 年登場。隨后,蘋果公司親自承認了爆料,但推出時間被鎖定在 2023 年 5 月 23 日,與這位「爆料者」的信息有非常大的出入。

(圖源:Analyst941)

在賬戶被關停前,Analyst941 曾向外界透露,蘋果公司要求他關閉該社交賬號,他本人或將面臨被起訴的風險。

事實上,關于蘋果公司的「爆料」,幾乎每一天都在更新,從新產品、新技術到公司內部競爭,沒有科技博主、財經博主會放棄這樣高關注度的新動向。但于蘋果公司而言,「爆料」與「泄密」之間僅有細微的差別,面對「泄密者」,蘋果可不會手下留情。

「抓捕」Analyst941,是蘋果公司精心策劃的一場「釣魚行動」。

作為全球頂級的科技公司之一,蘋果在內部采取了嚴格的保密工作機制。在蘋果公司內部,不同團隊只會負責某個產品、某項技術的其中一個部分,這被稱為「筒倉系統」。

員工們無法得知該項目的整體方案,例如正在開發某項動作捕捉技術,開發者并不會知道這項技術會用于 iPhone、iPad,抑或是虛擬現實設備。

(圖源:9to5Mac)

2010 年,21 歲的大學生 Brian Hogan 在酒吧中撿到了蘋果測試人員遺失的 iPhone 4 原型機。一開始,Brian Hogan 計劃將這臺機器出售給 Gizmodo ——美國最知名的科技博客之一,但雙方的交易最終沒有完成。

盡管 iPhone 4 的原型機沒有被大肆曝光,但也確實讓一部分人提前「見到」了這臺重磅新品。自此,蘋果公司開始嚴格地控制所有員工,確保他們不會泄密。

為了確保保密工作正常運作,蘋果公司采取了以下幾種措施:

員工發送的圖片、視頻和文件,將標上該員工的 Apple Connect ID 水印,類似于國內職場使用的釘釘、企業微信。

領導為不同員工發送的資料文件中,關鍵部分選擇不同的用詞、語序,當某則信息被曝光時,可以根據用詞追蹤到第一責任人。

每位參與新產品開發的員工,在非自己參與的部分里,將獲得虛假的參數信息,例如影像部分的負責人,不會得知這臺 iPhone 的真實重量。

當然,蘋果公司「抓住」Analyst941,其實也是基于以上的某項方案。在合理的猜測中,負責該項目的領導者在每位小組成員的資料文件中填寫了不同的時間,留給 Analyst941 的信息,是 2024、2025 年發布 Final Cut Pro 和 Logic Pro。

蘋果公司要抓到 Analyst941,幾乎不費任何力氣。

2021 年,蘋果在秋季新品發布會上帶來了全新 Apple Watch Series 7,一款擁有蘋果歷史上最大顯示尺寸的智能手表。

但令人意外的是,它并未如爆料所說,采用直角邊框。蘋果公司的「障眼法」,戲耍了所有仿冒者。

來自深圳的華強北,在 2021 年蘋果秋季新品發布會之前,根據早前爆料的信息,打造出了「蘋果 S7 手表」,不少商家還放出豪言:蘋果發布會還沒開完,我就能送到你的手上。

(圖源:蘋果官網)

但發布會卻打了所有人的臉。

盡管蘋果并不十分在意這些「泄密」,但新產品、新計劃的曝光,無疑是給了競爭對手更多機會。在 iPhone X 發布之前,大量科技博主「泄露」了它的真機渲染圖,劉海屏、沒有實體 Home 按鍵以及 5.8 英寸的 OLED 顯示面板,這些信息在發布會前就已人盡皆知。

所幸,蘋果本來也打算在這場發布會中深度解析 iPhone X 的技術背景,這才讓整場發布會保持生動有趣。對于一家上市公司來說,新品發布會的效果,直接影響了股價。正如惡評如潮的 iPhone 14 系列,在發布會后,蘋果公司的股價下跌 1%,這與發布會沒有給人們帶來更多驚喜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泄密」影響的并非只有蘋果公司本身,包括消費者、配件廠商和供應鏈等,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負面反饋。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泄密」的信息會影響他們如何看待還未發布的產品,正如 iPhone X 真機被泄露之處,不少「果粉」認為,iPhone X 絕對會是十分糟糕的 iPhone。

此外,蘋果的配件市場在全球共計市值 200 億美元,「泄密」的信息可能會影響這些廠商的決策,造出與真實信息不匹配的配件。而未經證實的信息,也可能影響蘋果與供應鏈之間的關系。

實際上,「泄密」對蘋果的商業影響不算小,但從另一個角度思考,這也是蘋果最強的營銷手段。

與喬布斯相比,庫克時代的蘋果公司,更傾向于通過「爆料」保持產品的新鮮感。

蘋果作為科技圈的「頂流」,它的一舉一動都會獲得非常高的關注,而更多的「爆料」,可以使某些產品獲得更高的曝光度,例如即將在今年 9 月發布的 iPhone 15 系列。當然,很多時候「泄密」并不是蘋果公司主觀意識導致的,像一些專利技術的曝光,根源則在于美國專利與商標管理局。

無論是「爆料」也好,「泄密」也罷,在這個互聯網時代,其實非專業人士很難從眾多消息中分辨真假。一些「破天荒」的信息泄露,還是令人十分震驚的。

(圖源:iDownloadBlog)

自賬號創立以來,Analyst941 的「爆料」都精準踩在蘋果公司的計劃中,除了 iPhone 14 Pro 的「靈動島」之外,他還泄露了即將在 WWDC 2023 中登場的 iOS 17、watchOS 10 等新系統的變化。

個人猜測,蘋果之所以「緊急」抓捕內鬼,大概率是這幾個新系統的新特性不多,一旦被這位爆料者徹底「泄密」,那么 WWDC 2023 也將失去一大看點。此外,在 Analyst941 曝光的一些新特性中,已經遭到了不少用戶的惡評,假如發布會上并不會帶來更多驚喜,那么股價下跌也是可以預見的。

剛剛才完成股票回購的蘋果,自然不會希望這種事情發生。

當然,「泄密」是一把雙刃劍,將用戶玩弄于股掌之間的蘋果,似乎已經抓到了市場的方向。

在 iPhone 14 Pro 初次曝光之時,向外界展現的是一個「藥丸」形狀,光是憑借這一張產品圖,就讓無數「果粉」痛罵庫克。但在發布會上,「靈動島」功能花樣百出,成功讓消費者們改觀。

先制造話題度,再親自「糾錯」,使新產品獲得空前的討論度。這樣的手段,可以說是絕佳的營銷方案。

蘋果秋季新品發布會,被笑稱為「科技春晚」。

這樣的用詞,足以見得這場發布會的份量。

我認識的一位「果粉」朋友,從 6 年前開始關注「科技春晚」,沒錯,就是 iPhone X 登臺的那一場。他告訴我,在得知這位「泄密者」被抓捕時,心情是十分痛快的,這些所謂的「爆料」、「泄密」、「消息」,嚴重影響了他的期待值。

就像看一場電影,假如你已經知道了故事的走向,男女主角會在哪一分鐘死去,那么你還會期待這場電影嗎?顯然不會。

(圖源:Veer)

去年,我和這位朋友各自守在電腦屏幕前,觀看了這場「科技春晚」。由于在此前已經接收到了大量的爆料信息,我對 iPhone 14 Plus、「靈動島」的出現,都沒有太大的感覺。「靈動島」登場時,他轟炸了我的微信,無數條消息述說了他激動的心情。我想,這就是「守住驚喜」的幸福感吧。

盡管蘋果的發布會已經很久沒有給出「改變世界」的驚喜度,但依然是備受期待的。Analyst941 的「泄密」,不僅影響了蘋果公司的商業競爭力,還擊碎了「果粉」們的期待,光是這一點就已經無法原諒。

好消息是,Analyst941 與他的「信源」朋友,已經被蘋果公司開除,他們也將面臨被起訴的風險。而壞消息是,沒有人爆料,「果粉」們只能期待發布會的到來。但在龐大的利益誘惑下,不知道還會不會出現第二個 Analyst941 呢?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