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三分天下、格局初定,AR 產業千億市場誰執牛耳?

2023-05-18 17:23:49來源:ZAKER科技  

蘋果能否吹來 " 東風 "?

文 | 智能相對論(ID:aixdlun)


【資料圖】

作者 | 青月

【這是聚焦智能車與家的 " 智能相對論 " 關于創新硬件賽道的第 27 篇行業分析?!?/p>

早在十一年前,谷歌就推出了第一款 AR 眼鏡 Google Glass。

可由于當時 1500 美元的高昂價格,以及并不令人驚艷的體驗,這款產品并未俘獲消費者的 " 芳心 ",但卻從另一角度證明了 AR 的可行性,以此為開端,Meta、蘋果和微軟等巨頭也開始投入 AR 大潮。

此后幾年,AR 這股浪一直起起落落,直到 2020 年,元宇宙刮起的風,吹亂了 AR 這池水。

Statista 數據顯示,2020 年全球 VR/AR 產業市場規模還不過是 38.9 億美元,可隨著該年元宇宙概念持續升溫,預計到 2024 年,全球 VR/AR 產業市場規模將達 121.9 億美元;在資本市場,Crunchbase 數據統計,2021 年,就有將近 39 億美元的資金流向了 VR/AR 領域的創業公司,創下歷史投資第二高峰。

雖然 AR 這個行業還是擁有諸多不確定性,但正所謂 " 風浪越大,魚越貴 ",還是有不少入局者投身其中,到今天,AR 產業的幾大派系已經初步形成。

01

三大流派

浮出并行

聚焦 AR 這個賽場,目前參賽者眾多,國內外的互聯網巨頭、手機廠商、還有一些初創企業都在搶食這塊 " 蛋糕 ",根據這些入局者的發展與優勢,「智能相對論」將其大致分為三類玩家,即資源派、傳統派和爆發派。

1、以谷歌、微軟、騰訊為代表的資源派,困于 AR 寒潮

國內的互聯網企業、手機廠商,以及國外的科技巨頭,都是資源派的主要代表,這一派系的優勢在于有錢、有技術。

基于自身已有的這些資源,所以,這一派系也最早在 AR 產業取得成果,早在 2012 年,谷歌就推出了消費級 AR 眼鏡 Google Glass;微軟的 HoloLens,是目前商用方案最成熟的、顯示效果最好的 AR 眼鏡;小米在 2021 年 9 月推出了小米智能眼鏡探索版,華為在去年年底也推出了 HUAWEI Vision Glass。

同時,他們還愿意花大價錢挖人才、收購成型的團隊,比如在剛進入行業時,Facebook 選擇收編了 Oculus,而字節則花大價錢買下了 PICO。

又比如某項技術還不完善時,像為了改進顯示屏,谷歌收購了 North、Raxium 等 AR 顯示公司;光學顯示模組作為 AR 產業的關鍵技術戰場之一,蘋果、谷歌、微軟和 Meta 都花費了額外的資金收購擁有 AR 光學顯示技術的公司。

當然,資源可以讓路更平坦些,但也不是萬能的,最近這一派系的多家企業,都遭遇了 AR" 寒流 " 的突襲。

谷歌公司在其官網上宣布,已停止銷售 Glass Enterprise Edition;可能由于軍方減少對微軟 AR 設備的采購相關,微軟也計劃裁員萬人,其混合現實硬件 HoloLens 團隊受到很大影響。

在國內,騰訊似乎也在調整 XR 業務。脈脈上有用戶表示," 鵝腸 IEG XR 業務解散 "" 騰訊 XR 業務線全線裁撤 " 等等,對于市場的這類傳言,騰訊則表示其并未放棄探索 XR,但仍會考慮其他發展方向。

(圖源:脈脈)

從技術層面來看,以谷歌、微軟為代表的資源派的 AR 產品,在內容生態和應用場景上,比較單一,缺少殺手級應用;從市場層面來看,行業還處于發展初期,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規范,導致了產品質量參差不齊。

想要從 AR 寒潮中脫身,資源派或許需要在產品設計、內容生態等多方面,進行更多創新。

2、以 Rokid 和 Nreal 傳統派,增長迅猛也藏隱憂

作為 AR 創企,Rokid 和 Nreal 的成立時間一個在 2014 年,一個在 2017 年。而幾何光波導技術出現于 2000 年,谷歌的首款 AR 眼鏡發布于 2012 年,和這個時間相比,Rokid 和 Nreal 的起步確實相對較晚。

起步雖晚,但 Rokid 和 Nreal 沿著傳統 AR 企業的老路子,即 " 推新—打入消費市場—融資 ",也取得了一些成績。

Nreal 在 6 年間就已經經歷了 9 輪融資,融資金額累計超過 2.4 億美元;Rokid 的 AR 產品已在全球七十余個國家和地區投入使用,并且在去年 9 月也宣布獲得網龍網絡有限公司 4000 萬美元投資,據不完全統計,Rokid 累計融資金額已近 19 億人民幣。

不過,Rokid 和 Nreal 也沒有跳出傳統 AR 企業正在面臨的桎梏。

一個是技術困境,畢竟 AR 真正規?;l展的先決條件尚未滿足,仍需網絡、云計算、AI 等技術的高度配合,以及相關終端設備關鍵技術及軟件技術的融合創新??墒羌夹g研發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可 Rokid 和 Nreal 側重消費級 AR,也要承擔不少的量產成本,這或許也是傳統派迫切尋求融資的原因之一。

另一個是用戶體驗,舉兩個簡單的例子,在 Nreal 天貓旗艦店評論區可以看到,有用戶反饋,

只有支持 DP 傳輸的 Type C 接口的安卓手機才能使用 Nreal Air 的 AR 空間,小米手機甚至連投屏的功能都無法使用;也有用戶表示,由于 Nreal 將一部分的熱量分散到了鏡腿處,玩了一段時間后,可以明顯感覺到鏡腿發熱,耳朵不適。

至于 Rokid Max 發布后,Nreal CEO 針對這款產品發布了簡單的開箱測評,其中就明確指出幾大問題,比如 Rokid Max 采用了類似 Nreal 在 2019 年推出的 Nreal Light 眼鏡的電路設計,驅動跟顯示都集中在前面,容易發熱。

不管是兼容性還是發熱問題,都會導致消費者的體驗舒適感較差,進一步影響產品的口碑和銷量,這或許將成為橫亙在傳統派面前的又一道難關。

3、以雷鳥創新為代表的爆發派,成為行業增長黑馬

相比于 Rokid 和 Nreal,雷鳥創新的成立時間更晚一些,是在 2021 年,但令市場意外的是,不到兩年時間,雷鳥創新卻實現了爆發式的增長。

產品上,2021 年雷鳥創新就推出了首款產品;規模上,艾瑞咨詢發布的 2022 年國內消費級 AR 眼鏡主要線上平臺市場銷售報告顯示,雷鳥創新以 28.4% 的份額位居行業首位。

融資上,3 月 6 日,雷鳥創新正式宣布完成首輪融資,融資金額過億,成為 AR 行業中首輪融資金額規模最高的企業之一。

至于雷鳥創新為什么能從 AR 競速賽中脫穎而出,「智能相對論」認為或許有兩個因素:

一方面,與背景有關,雷鳥創新不同于一般的 AR 創企,而是由 TCL 電子孵化。作為國內知名的顯示行業巨頭,TCL 旗下有華星光電等國內頂尖的光電企業,深耕多年的消費電子市場也使其擁有龐大且成熟的研發團隊與供應鏈,這一優勢也能持續賦能雷鳥創新。

另一方面,與技術路線的選擇有關。Birdbath 方案技術成熟、成本較低,但模塊重量較大,光波導的體積、功耗和設計都有著明顯優勢,但技術難度較大。

目前,國內多數 AR 企業都是選擇較為成熟的路線作為產品研發的主要方向,在走通了之后再考慮轉向更具有前景的方向。為了不落后其他直接以新技術為方向起步的企業,雷鳥創新在研發目前商用方案最成熟的 Birdbath 方案的同時開啟光波導方案的研發。

更重要的是,不管是 Birdbath,還是光波導,雷鳥創新都已具備產品化能力,先后發布了消費級 XR 眼鏡雷鳥 Air、雷鳥 Air 1S(Birdbath 方向),以及消費級真 AR 眼鏡雷鳥 X2(光波導方向)。有實力、有背景、且技術布局全面,雷鳥創新已然成為國內消費級 AR 眼鏡增長黑馬。

02

蘋果能否吹來

" 東風 "?

套用 Garnter 曲線來看,2012 年谷歌推出新品,而后 2016 年出現了泡沫,之后行業進入恢復期,如今正處于泡沫出清,技術開始成熟的爆發前夜,AR 產業正在正向螺旋上升。

與此同時,政府也為 AR 產業亮起 " 綠燈 ",國內五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五年計劃,在計劃中提到預計 2026 年,虛擬現實行業的總體規模將超過 3500 億元,成為國內信息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利好不斷,可 AR 新紀元卻遲遲未曾到來,在「智能相對論」看來,如果說 AR 產業存在一個 " 奇點時刻 ",或許就是蘋果 AR/VR 頭顯量產的那一天。

科創板日報援引中國臺灣電子時報報道,供應鏈指出,蘋果首款 AR/VR 頭顯,將延遲到 6 月量產。雖然多次跳票,但無法否認,這款產品將對整個行業帶來巨大的影響。

外媒報道,蘋果投入在 Reality Pro 前前后后有將近 7 年的時間,投入的開發團隊超過 1000 人以上。其同時具有 VR 和 AR 模式,用戶透過 VR 可在顯示器看到虛擬影像內容,AR 則是將虛擬內容疊加在真實環境中。

市場似乎將蘋果捧得過高了些,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款產品如果能成功量產,某種程度上,可以更快的將 AR 技術打磨成熟,行業內的其他玩家也能以蘋果打造出來的應用場景為模板,研發類似的功能與產品,帶動整個行業螺旋前進。

蘋果的加入也會成為整個市場的強心針,畢竟其每一次信息曝光都能引起相關企業的股價波動,相信蘋果 AR 設備得上市,也能提振行業信心。

AR 的風還在吹,一大片廣闊得市場即將打開,但留給普通玩家的時間顯然已經不多了。

深挖智能這口井,同好添加 vx:zhinengxdl

此內容為【智能相對論】原創,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核實版權歸屬,不作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與我們聯系。

智能相對論同頻視頻號 " 艾一叨 " 來了!

為您揭露科技互聯網黑產、灰產的那些事

期待關注!

▲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