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全球動態:Windows 全面接入 ChatGPT,AI 與操作系統結合成大趨勢 國產操作系統將如何繼續進階?

2023-05-25 07:10:29來源:ZAKER科技  

從 Office 到搜索引擎,如今 GPT-4 大模型還將嵌入 Windows 操作系統。在北京時間 24 日凌晨舉辦的 2023 微軟 Build 大會上,微軟宣布將在 6 月推出 Windows Copilot 的預覽版,適配最新的 Windows 11 操作系統,Copilot 被稱為輔助用戶調用 AI 能力的重要組件,這意味著全球第一個集成人工智能功能的 PC 系統誕生。

顯然,AI 與操作系統的結合已經成為行業發展的趨勢所在。作為網絡安全之基,國產化則是操作系統另一趨勢所在,由于起步晚、投資大等因素,目前國產操作系統市占率仍然比較低,但近年來,在政策指引以及信創東風下,國產操作系統已經在蓬勃發展,在性能上基本達到了好用。


(資料圖片)

不過,在操作系統最關鍵的生態環節,國產操作系統仍與國際廠商存在不小的差距,但一旦達到臨界點后滲透速度或將加快。去年下半年,國內兩大操作系統廠商麒麟軟件和統信軟件雙雙宣布生態適配產品數量突破 100 萬(套)。在統信軟件副總裁、統信軟件市場運營部總經理康麗鋒看來,100 萬是一個關鍵的臨界點,意味著軟硬件廠商將從被動適配轉變為主動適配。

距離國產操作系統走向千行百業,甚至是千家萬戶,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如何追上國際巨頭生態建設的步伐,如何攻破 C 端市場,以及如何出海等,都是國內操作系統廠商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

圖片來源:微軟官網

AI 與操作系統還有哪些想象空間?

根據微軟大會現場演示情況,Windows Copilot 位于 Windows 11 的底邊欄,用戶可以在 Copilot 中輸入問題尋求答案或者幫助,在沒有任何 APP 作為中介的情況下,直接調用 AI 大模型能力完成各項工作,包括讓 AI 助理處理文件內容、更改電腦設置、輔助創意工作等。

實際上,為操作系統配備一個 AI 助手,此前已有蘋果的 Siri,微軟的小冰、小娜等,那么此次微軟所推出的 GPT-4 版 Windows 有哪些革命性的意義?

對此,數智化領域研究機構易觀智慧院院長李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以往的人機交互是簡單的,機器通過對關鍵詞與語料庫的解析來做應對,智能化的程度是非常低的。

" 但是現在將大模型嵌入操作系統,將人機交互提升到更加智能化的水平,能夠利用大模型的文本理解能力、生成能力以及各種任務能力等,做更智能的人機交互。" 李智表示,與其說是操作系統的變革,不如說這是 AI 的又一次歷史時刻,開啟了 AI 的操作系統時代,意味著辦公場景的 Copilot 加速發生。

AI 與操作系統的未來想象空間或許還不止于此,或將徹底顛覆軟件生態。在近日舉辦的統信軟件媒體交流會上,康麗鋒提到,在其與人工智能專家交流時,有一個觀點令其印象深刻。" 操作系統是最大的流量入口,它會把很多東西集成,未來很多簡單的應用軟件就直接被取代了,比如做酒店預訂的公司,未來 AI 可以直接根據用戶需求,調取酒店的 API 完成預訂,抽成比例還低,他們的產業位置可能就沒有了。"

國產操作系統已在性能上基本達到好用

顯然,AI 與操作系統的結合已經成為行業發展的趨勢所在。國產化則是操作系統另一趨勢所在,操作系統被稱為信息產業之魂,網絡安全之基,在基礎軟件中處于核心地位,也是信創產業發展的核心環節。

由于起步晚、投資大等因素,國產操作系統的市占率仍然很低。根據統計機構 Statcouner 的數據,在全球桌面操作系統市場,截至 2023 年 2 月,Windows 的市場份額為 69.43%,遠高于其他操作系統。

不過,近年來,在政策指引以及信創東風下,國產操作系統已經在蓬勃發展。

去年底,億歐智庫發布的《2022 中國信創產業競爭力研究報告及精選 60 強信創廠商》顯示,自 2020 年以來,信創產業由黨政逐步向其他行業覆蓋,金融、電信等為代表的行業信創也進入了規模化應用階段。根據統信軟件提供的數據,目前統信桌面操作系統在金融行業的市占率達 85%。

這背后源于國產主流操作系統廠商已具備除內核之外服務代碼的開發能力,在性能上基本達到好用。

康麗鋒也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稱,國內信創領域已經過了從能用到可用到好用的階段,大家現在在兩條腿同時走路,一方面在專業技術層面補齊與微軟等國際巨頭的差距,另一方面則積極布局未來,目前統信軟件布局的未來就包括 AI 與操作系統,以及云原生系統。

國產操作系統還有哪些難題待解?

不過,億歐智庫報告也提到,在操作系統發展的關鍵環節——產業生態方面,國產操作系統仍與安卓、IOS 和 Windows 存在不小的差距。但是未來隨著生態進一步擴大,一旦突破 " 臨界點 ",開發商和用戶會呈現良性增長態勢,滲透率將進一步提升。

去年下半年,國內兩大操作系統廠商麒麟軟件和統信軟件雙雙宣布生態適配產品數量突破 100 萬。

在康麗鋒看來,100 萬正是一個關鍵的臨界點。近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康麗鋒談到,一方面是突破了 100 萬,會有越來越多的廠商認可,從而主動來適配;另一方面,100 萬臨界點也意味著我們不會再注重量,反而會注重質,更注重優秀高質量的生態合作伙伴。

與此同時,距離國產操作系統走向千行百業和千家萬戶,無論是從數量還是質量來說都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尤其是在普通用戶中達到較高的滲透率還比較難,目前還處于培育期。

不過也不是沒有國產軟件在 C 端市場實現替代的先例。例如作為微軟 office 的國產化軟件,WPS 最開始也是主攻 B 端市場,當 C 端用戶量達到了一定量級后,其開始進行 C 端市場的變現和推廣。根據金山辦公的財報,2022 年,辦公服務訂閱業務收入中,個人客戶訂閱占比超 70%。

在李智看來,國產操作系統廠商有機會也可以考慮出海,更需要突破的方向則是物聯網、工業和智能制造,以及這些場景與 AI 的結合。" 工業操作系統,物聯網操作系統相對來說是碎片化的,如何平衡業務場景與操作系統標準化和規模化,以及在合適的場景中加持 AI 能力等等,都需要予以突破。"

每日經濟新聞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