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大模型衍生應用層出不窮 IT 生產力亟待釋放 低代碼平臺駛入發展快車道|焦點滾動

2023-06-17 13:13:17來源:ZAKER科技  

《科創板日報》6 月 17 日訊(編輯 邱思雨)AI 大模型的衍生應用層出不窮,微軟預測 2021-2025 年全球將新增 5 億新應用,超越過去 40 年中的應用總和。但目前企業所需的應用數量和自動化技術能力,已遠遠超出 IT 部門的能力范圍。

受計算機語言的高門檻掣肘,IT 生產力或將陷入匱乏的境地。因此,低代碼 / 無代碼平臺成為了最佳解決方案之一。


(相關資料圖)

低代碼開發平臺(LCDP),顧名思義是通過少量代碼就可快速生成應用程序的開發平臺,廣義上的低代碼含低代碼(需少量代碼即可搭建應用)和無代碼(無需代碼即可搭建應用)。

來源于:頭豹研究院

對比傳統開發方式,低代碼平臺和無代碼平臺的開發速度能夠分別達到 2 倍、8 倍。近期,越來越多的低代碼 / 無代碼平臺快速涌現,疊加生成式 AI 技術的加持,使用自然語言編程或將成為今后軟件行業的核心開發模式,人人都是程序員的時代或許即將到來。

近日,CCF 理論計算機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張長旺開發了一個基于低代碼提示語的快速應用開發框架 PromptAppGPT,是首個基于 GPT 的自然語言開發框。通過 PromptAppGPT,用戶能夠使用在線代碼編輯器、編譯器、運行器,通過低代碼提示語(Prompt)進行應用開發等。

此前,微軟將 Copilot 應用于 PowerPlatform 平臺,開發者能夠用自然語言描述應用,Copilot 可以在幾秒鐘內完成創建,并提供改進的建議。

國內方面,百度智能云基于文心大模型打造了編碼輔助工具 Comate。Comate 能夠通過開發中的上下文、評論組合代碼,通過讀取聲明的函數名稱來預測代碼,同時允許查看建議并手動編輯建議的代碼,自動填充重復代碼。

據研究機構 Gartner 預測,到 2025 年,70% 的應用程序將由低代碼和無代碼開發平臺構建,其中 80% 的應用程序將由非 IT 工作者開發而成,軟件開發門檻大幅降低。開源證券認為,AI 與低代碼平臺的結合已為大勢所趨,AI 能夠大幅降低低代碼開發的門檻,加快開發進度。

商業模式方面,低代碼廠商向企業客戶提供低代碼開發平臺的產品和服務,同時通過按年付費的形式實現營收,并追求續費率。本質上,低代碼技術是將重復使用的代碼打包,讓用戶可以快速調用。

不過,由于用戶對于代碼的需求不斷增加,因此,低代碼廠商需要不斷進行技術迭代和版本更新,相應的人力成本和產品生命力的要求較高。

民生證券認為,在 AI 賦能的大背景下,軟件開發、流程構建等業務方向有望迎來一輪重要革命。在這個背景下,廠商的開發效率、交付效率有望倍數級提升。因此,低代碼相關廠商有望深度受益。

據該機構整理,具備低代碼相關的業務的公司主要包括: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