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美圖押注 AIGC

2023-06-22 17:07:44來源:ZAKER科技  

作者|于惠如 編輯|羅麗娟

知名修圖軟件美圖秀秀的母公司,也要發力 AIGC 了。

6 月 19 日,在第二屆美圖影像節上,美圖打出了 "AI 組合拳 ":6 款工具型產品和視覺大模型 MiracleVision。這些產品均以 AI 為內核,覆蓋視覺創作、商業攝影、專業視頻編輯、商業設計等多個領域,形成由底層、中間層和應用層構建的 AI 產品生態。


【資料圖】

圖源:美圖官微

值得關注的是,借力 AIGC,美圖 7 款產品全部面向 B 端市場,To B 的戰略意圖已越來越明顯。美圖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 CEO 吳欣鴻提到,美圖要將工具的價值從生活場景切入到生產力場景。

這是美圖又一次的商業化嘗試。 " 幾年前,美圖一度想擺脫工具屬性,嘗試其他的方向,例如社交。兜兜轉轉后,我們才發現其實美圖最擅長做的還是工具。" 吳欣鴻說。

只是這一次,AIGC 能拯救美圖嗎?

美圖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 CEO 吳欣鴻

多次商業化嘗試

美圖公司的商業化困境伴隨著它成長的全過程。

為了化解難題,它曾 " 多面出擊 " 尋找合適的變現模式。造手機、做短視頻、做社交 ...... 外界調侃:" 哪里有風口,哪里就有美圖的身影 "," 追風少年 " 的別名因此而來。

2008 年,初成立的美圖公司將主營業務定為研發圖片、影片軟件,旗艦產品包括美圖秀秀、美顏相機等。

美圖實質意義上的商業化始于 2013 年。那一年,美圖進軍硬件,公司第一部專注于自拍美顏的手機問世。手機業務一度是美圖公司增長最快的業務,并在此后六年成為其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財報數據顯示,2015 年至 2017 年,美圖手機等硬件營收分別為 6.67 億元、14.7 億元、37.4 億元,在總營收中的占比均超過 80%。

然而,2018 年,手機市場進入供應鏈競爭階段,幾大頭部手機廠商憑借供應鏈優勢壓縮成本,給美圖等 " 小而美 " 的公司帶來極大壓力;此外,美顏自拍也成為手機標配,美圖在手機領域的優勢不再。

體現在財務數據上,2018 年美圖全年營收 27.92 億元,同比下滑 37.8%,全年凈虧損 12.43 億元,其中智能手機業務虧損達到 5 億元,成為年度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

終究是未撐過 " 七年之癢 "。2019 年,美圖手機官方微博發布告別信,宣布將在年中關閉手機業務,將旗下美圖手機的品牌獨家授權給小米集團。同時,美圖稱已進軍線下護膚市場,以抵消應用程序用戶減少和智能手機業務虧損的影響。

除此之外,美圖還先后探索過短視頻、電商、社區等更為多元化的產品和商業化。

2017 年,美圖發布了一款主打 B2C2C 買手模式的電商應用美鋪。然而事實證明,這是一次失敗的試驗。

美鋪上線兩個月后,吳欣鴻對外表示,因定位不清晰,美鋪并未達到預期速度。幾個月后,美鋪搖身變成美圖美妝,主打 AI 測膚功能,通過為用戶評測膚質、推薦化妝、護膚等商品,實現自營電商閉環。

AIGC 的故事能講好嗎?

今年初開始,隨著 ChatGPT 橫空出世,AIGC 火出了圈。在 AIGC 帶來的巨大生產力變革面前,美圖秀秀等修圖工具類軟件遭到挑戰,生存堪憂。因為修圖工具能做到的,AI 都能做到,還能做得更好。

3 個月前,一則關于美圖公司 " 因為 AI,已經到了生死存亡之秋 " 的傳言引發熱議。6 月 19 日,美圖公司集團高級副總裁、影像產業事業群總裁陳劍毅對此回應," 在這半年里,團隊埋頭研究 AI,全情投入,因此很多合作沒能及時響應。"

在陳劍毅看來,美圖在視覺數據、審美、行業認知、AI 研發方面的積累和投入,能夠幫助其快速響應 AI 變革,并且進入 To B 市場。

" 作為一家商業公司,我們還是很追求收入和利潤的增長。" 吳欣鴻表示,過去 15 年間,美圖在 C 端存量市場上的拓展已趨近極限,用戶增長十分有限,目前能做的只是存量用戶的變現。而要尋找增量,機會就在 B 端的生產力工具上。

此前,美圖已經釋放轉向 To B 的信號。去年,美圖完成對美得得的收購,為 B 端客戶提供 ERP 及供應鏈管理 SaaS 解決方案;同時,通過美圖云修,面向專業攝影工作室,提供一站式 AI 修圖解決方案。

美圖發力 B 端的效果初顯:2022 年,美圖 SaaS 及相關業務營收為 4.63 億元,同比增長 1093.2%,成為僅次于 VIP 訂閱業務和在線廣告業務的第三大收入來源。

陳劍毅說:" 對于美圖來說,這(B 端)是未來十年重點布局的事情,空間特別大,對團隊來說,是興奮、有干勁的事情。"

而在 AIGC 的加持下,2022 年美圖 VIP 訂閱業務收入為 7.82 億元,成為公司第一大營收業務。吳欣鴻也曾多次公開表示,希望 AIGC 成為美圖新的增長曲線。

不過,美圖的 AIGC、To B 之路并非一片坦途。

" 盡管美圖有很好的 C 端用戶積累,但 AI 繪畫領域已經有太多公司在做。和大多數做 AIGC 的公司一樣,美圖的大部分創新在應用層,這也意味著門檻不高,很容易被模仿。" 一位 AI 繪畫領域創業者告訴全天候科技。

與此同時,現階段 AIGC 的商業變現尚處于探索階段,業務模式尚未成熟,如何 " 掙到錢 " 仍然考驗著整個行業。

雖然自研視覺大模型在一定程度上為美圖構建了技術護城河,但大模型的進一步部署、維護仍需要資金、人力、資源的大量投入。

美圖的 AIGC 故事能否講好,仍需時間驗證。正如吳欣鴻所說:" 我們看到了機會,但不一定是我們的機會,要看我們能不能抓得住。"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