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正文

周浩 在創新路上奮勇前行

2023-06-22 09:32:38來源:包頭新聞網  

在工作崗位上的周浩。

周浩有著多重身份:包頭市熱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工辦技術專工,任全國城鎮供熱標準化委員會委員,包頭市燃氣供熱協會技術委員會主任……身份轉換的背后是他對智慧供熱和技術創新等工作的熱愛。

周浩大學專業是“供熱通風與空調”,1999年來到包頭市熱力總公司〔后更名為包頭市熱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我在各個崗位上都干過,2000年在技術科,2008年在生產部、2010年任基層技術員……一直到現在的總工辦技術專工,對我來說每個崗位上的經歷都是一種收獲,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礎。”周浩說。


(相關資料圖)

時至今日,周浩還記得他剛上班時,單位老職工讓他去算熱量值,他沒有算出來,換來了質疑的目光。從那以后,周浩養成了提前崗前“預習”的習慣。

“每次調整崗位之前,我都會把專業書提前看看,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疑難問題我會提前向老前輩請教,要對得起每一份工作的職責。”周浩說。

“技術創新沒有捷徑可走,一項創新成果的取得,往往需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學習和積累,只有多學多干,才能開拓創新。”周浩說。最令他感到驕傲的是,今年“五一”勞動節,他憑借“集中供熱熱力站柔性供熱技術”的研究獲得全市創新技術成果二等獎,這份榮譽見證了他24年為供熱行業付出的辛勤汗水。

周浩2009年率先在供熱行業提出了“集中供熱熱力站柔性供熱技術”的設想,經過長達14年的研究和無數次的工藝優化,終于把“集中供熱熱力站柔性供熱技術”打磨成了一項理論成熟、實用性強的供熱技術,一年可節約500多萬度電,節約近300萬元。在降低電耗的同時,既滿足了熱力站內的換熱需求,也保證了二次網熱量輸配的均衡性。截至目前,周浩共完成供熱技術革新項目50余項,擁有國家授權專利7項,發表專業技術論文20余篇,參編國家標準2項。

在周浩的帶領下,公司創新小組共提出小發明、小改造方案30多項。“職工發明創造的輸液器滴定加藥法,就是克服加藥機堵塞的情況,上午開會確定的方案,中午成果模型就已經做出來了。受到職工創造精神鼓舞,總公司內部開始舉辦‘五比一創’勞動競賽,進一步激發職工的創新熱情。”周浩說,比賽掀起“小改造、小發明”的創新熱潮,創新成果既降低了勞動強度,又提高了生產效率。

發揮榜樣作用,凝聚向上力量。2022年,以周浩命名的“內蒙古自治區建材機冶系統勞模創新工作室”成立。目前,該工作室為集團培養出多名技術過硬的專業人才,在包頭市、自治區和全國的行業技術比武中取得好成績。周浩本人也先后獲得包頭市、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章”“青年創新創業創優標兵”稱號等多項榮譽。

如今,周浩在創新路上也多了更多同路人。“我覺得技術攻關、科技創新就是相互探討的一個過程,當年輕人向我請教時,我一定會傾囊相授,同時我也在年輕人身上學到很多新東西,我們共同為供熱事業努力前行。”周浩說。

2022年,他帶頭創建了由35名企業技術骨干組成的包頭市熱力集團內訓師團隊。培訓過程中,他親自制定教學計劃、編寫培訓教材,指導內訓師現場授課,全年在集團內部組織開展專業培訓320余場,參加培訓職工21000多人次。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包頭人,我非常愛包頭,包頭的發展變化日新月異,市民的幸福感越來越強。我將立足自身崗位,用精湛的技術為市民做好供熱工作,努力為包頭的清潔供熱節能減排事業發展貢獻力量。”周浩說。

(文/圖 記者:樊佳疑;編輯:張飛;校對:王振偉;審核:賈星慧)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