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灰復燃的合約機,我勸你不要買!
因合約而生,因毀約而亡。
不知道大家一般會從什么渠道買手機?
由于高度依賴 Apple Care+ 服務,小雷的 iPhone 一般都是直接在 Apple Store 用年年煥新購買或售后「續杯」的,Android 手機也是因為先行者或品牌會員體系而選擇品牌自己的銷售渠道,只有幫親戚買手機時會因為預算要求而選擇有百億補貼的電商平臺;而小雷的朋友們則更喜歡電商平臺的冰點價,基本沒考慮過價格更好的品牌自有渠道。
(資料圖片)
但除了給手機品牌繳「智商稅」或冒著和第三方店鋪「斗智斗勇」的風險外,手機市場曾經還有著第三個選擇:運營商合約機。
01 屬于中國的手機零元購時代
說起合約機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美國和日本市場的合約手機,有一說一,這兩大手機市場確實把運營商渠道做得有聲有色,甚至今時今日依舊有朋友跟小雷說「羨慕美國的合約機」。
但其實合約機這一概念也曾在國內市場普及甚至流行過:2002 年之前,手機銷售主要以預付費方式為主。畢竟手機實名制得等到十年后的 2013 年才開始實施,當時大家辦手機號只需要在報亭或小賣部挑一個自己喜歡的號碼,再買一臺制式符合的手機就行。
圖片來源:Veer手機號和手機不同的銷售體系讓消費者可以以更低的價格買到自己心儀的產品,但對運營商來說這未必是一件好事。號機分別銷售意味著運營商只能以話費賬單的方式從消費者手中獲得收入,而復雜的手機號卡分銷系統也讓運營商必須向銷售渠道交出一部分利潤。
一邊是賺得盆滿缽滿的手機銷售市場,一邊是每月月租不到 10 元,還需要用隱藏扣費這種小手段盈利的號卡市場,這樣的差距運營商自然是看紅了眼,而運營商親自下場買手機也成為了必然的結局。
但如果大家有看過我們之前復盤的「小靈通的故事」,應該對當時的獨特的手機市場有印象:夾在高端與低端手機中的「中端手機市場」幾乎完全被走私入境的水貨手機所占領。盡管這些手機品質參差不齊、十有八九沒有保修、甚至大部分都不支持中文輸入,但在實打實的價格優惠面前,水貨手機的銷量依舊堅挺。
而這些無法無天的「法外狂徒」自然也成為了運營商進入手機銷售市場的最大障礙:
不降價的話,用戶不如直接去諾基亞、摩托羅拉的門店買最新款手機;降價的話運營商也不可能和不交稅的走私手機打價格戰。就在這兩面包夾之勢,運營商從海外同行手里學到破局的秘訣——合約機。
圖片來源:Samsung2002 年,中國移動率先推出了合約機業務,在合約機模式下:用戶需承諾每月最低消費以獲得手機價格優惠,同時一部分購機款也會以預存話費的形式「退回」給消費者。在某些情況下,消費者只要承諾較高的最低消費,就可以通過預存話費的形式免除所有購機款,實現所謂的「零元購機」。
這種新奇的購機方式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影響,它改變了運營商在國內手機銷售體系中只能靠話費獲得收入的情況。確實,你的「購機款」有很大一部分都轉化成了用戶的話費余額,但套餐低消的門檻卻讓預存話費變成了另一種形式的分期付款——說這是分期付款其實也不準確,因為分期付款的本質是每個月支付一筆費用,而預存話費是一開始預先支付了完整費用。
在中國移動之后、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運營商紛紛推出了自己的合約機業務,事實證明這種「預存話費」「零元購機」的噱頭確實吸引了不少用戶。以中國移動 2003 年業績報告中的數據為例,2001 年中國移動 SIM 卡及手機銷售收入約 33.3 億元,2002 年的收入為 36.4 億元,2003 年的銷售更是直接突破了 53 億元。
圖片來源:中國移動雖然在中國移動的業績報告中,「銷售 SIM 卡及手機的收入在貨品交送買方時確認,由于扣除銷貨成本后的數額不大,故計入其他收入凈額中」。以 2003 年中國移動的業績報告為例,和 2002 年的數據相比,「其他收入凈額」僅從 16.39 億元提升到了 24.64 億元,在千億人民幣級別的花費和收入面前可以說不值一提。
不難看出合約機的本質不過是運營商通過前期讓利 + 話費擔保的方式,用長期合約將用戶和高消費套餐捆綁手段。但合約機的出現,依舊加速了運營商身份的轉變,增強了用戶對運營商品牌的感知。
不過隨著大眾對合約機認知的加深,合約機機制的漏洞也暴露在消費者面前。
02 因合約而生,因毀約而亡
首先,越來越多消費者開始意識到合約機其實并不便宜。以中國聯通推出的 iPhone 合約機為例:
當時 iPhone 4 的合約售價為 3699 元人民幣,聯通給出了從 66 元到 886 元的 10 檔 24 期合約套餐。其中如果用戶辦理 66 元 24 期的套餐,只要預存 1400 元的話費就可以以 2299 元的「優惠價」購買 iPhone 4。但如果你辦了的是月費 228 元或更貴的套餐,只需要預存 3699 元話費就可以直接帶走手機。
圖片來源:中國聯通看起來很劃算對吧,但不要忘記 226 元的月費要連續扣足 24 期,實際話費消費保底要 5424 元,扣除了 3699 元的預存也需要補 1725 元。如果你大手一揮直接辦理 886 元的套餐,兩年月費合計更是高達 21264 元。
確實,886 元的套餐有 3000 分鐘的通話時長和高達 4GB 的流量。但對運營商來說,支持 3000 分鐘通話、4GB 流量背后的設備成本其實并不會比支持 160 分鐘,220MB 流量的成本高出 10 倍。
換句話說,你以為你賺了,其實運營商都笑翻了。
但很快事情就出現了轉機:我們知道合約機的本質是運營商以短期讓利的方式「套牢」消費者的一種手段。但假如消費者把運營商讓利補貼的這臺 iPhone 按市場價賣掉,運營商又該如何應對呢?
要知道手機實名制是 2013 年 10 月才開始實行的規定,手機欠費納入征信那得等到 2020 年了,再加上并不是所有合約機都需要預存話費,把合約機一賣、手機卡按余額賣掉或直接一扔,這臺手機就跟我沒有任何關系了。而且當時辦理合約機也不需要什么人臉認證,有些手機店只需要一個身份證號,不出示原件都能辦理合約機。
對運營商來說,從「合約機」到「毀約機」的轉變是極為嚴重的,這等于運營商直接掏錢給二手手機市場做百億補貼。再加上當時有不少企業、機構會給員工補貼話費,很多人都會在補貼范圍內辦理合約機,手機拿到后直接把合約機賣掉,等于用運營商的錢補貼其他手機用戶。
圖片來源:Veer面對「毀約機」的沖擊,運營商有些坐不住了,開始用各種各樣的方式限制用戶將合約機和合約卡分開使用。恰逢國內手機進入 3G 時代,三大運營商分別運營各自的 3G 網絡頻段,因此也開始以「定制機」的名義限制合約機所使用的手機網絡。
比如某運營商就曾在移動定制機上降低其他運營商手機卡的網絡優先級,比如運營商 A 的定制機在識別到 AB 兩個運營商的手機卡時,只允許用戶使用 A 運營商的手機卡上網,有的甚至直接限制自己的合約機只能使用自己品牌的手機卡。
沒錯,這種限制手段其實就是美國、日本運營商非常熟悉的網絡鎖。其實國內大多數所謂的「美版有鎖」其實就是美版「毀約機」,需要用戶通過卡貼將中國的 SIM 卡偽裝成美國特定運營商的手機卡,繞開合約機的網絡鎖以便在國內使用。
但為什么我們現在只能看到所謂的美國卡貼、日本卡貼而看不到中國運營商的卡貼呢?原因可能有些出乎大家的預料——我們不需要卡貼,因為我們拿起了法律武器:
2017 年,有關監管機構收到調查報告,稱某運營商利用「閹割機」(通過軟件手段限制只能使用特定運營商網絡的手機)剝奪用戶自由選擇權。2019 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因某運營商省級分公司「定制 4G+ 手機銷售的特定銷售行為可能構成不正當競爭」發起調查。為了「躲風頭」,運營商無論愿不愿意,都不再利用網絡鎖限制合約機毀約。
圖片來源:Veer而且此時國內電商平臺發展迅速,手機品牌能以更方便地方式直接觸及消費者,電商平臺百億補貼的力度往往比運營商話費補貼還要大,消費者對合約機本身的需求也越來越小。
再說了,基礎通訊收入的持續走低與降費增速的要求也從內外兩個角度削弱了運營商的話語權。與其用合約機再一次打響價格戰,倒不如用寬帶捆綁的方式,從另一個維度增加用戶黏性,提高長遠收入。
當我們可以從電商平臺以更靈活的方式,用更優惠的價格買到心儀的「無鎖手機」時,誰還需要合約機呢?
03 合約機沒死透,但沒人想念它
關于合約機的回顧本來在這里就要告一段落了,但就在搜集資料時,小雷發現在 2023 年合約機其實并沒有完全退出歷史舞臺,甚至還以另一種方式為自己「續命」。
據《工人日報》報道,部分運營商會通過營銷電商等方式推薦用戶升級套餐,還打出免費領手機的幌子。然而,用戶一旦被免費拿手機的噱頭吸引過去,就基本上當了,往往需要支付高額的套餐費用。
這種套路實施時不會要求用戶一次性支付手機款項,但會要求用戶辦理月租費用不菲的號卡套餐,甚至還要你開通花唄分期或其他小貸公司的分期業務。到時候,你就要按月支付高價月租或分期費用。
沒錯,這還是合約機的套路。但不同的是這次運營商不僅要求你預繳話費,甚至還誘導用戶以網絡小額貸款的方式來「預存」話費。
圖片來源:雷科技比如在某運營商的線上官方商城,上架這一臺標價 1999 元的 Y78+ 手機,用戶可以 1 元購買,四合五入等于白送,但前提是要辦理月租 199 元的套餐,合約期兩年。
值得注意的是,用戶享受的 1998 元立減優惠金額,需要開通花唄分期墊付,分期本金利息由運營商支付。小雷猜測,還款的流程應該是用戶支付月租話費后,運營商再向花唄官方還款。另外,用戶的花唄會被凍結 1998 元的金額,直到合約期結束,才會完全恢復正常。如果用戶的花唄額度低于 1998 元,則無法參與 1 元購機的活動。
運營商推銷這類 0 元或低價購機的業務,說白了就是想以此為誘餌,把自家的高價 5G 套餐打包出去。
5G 網絡建設耗費了運營商們的海量資金,它們急切地想通過兜售 5G 套餐來回血。公開數據顯示,三大運營商在 5G 領域的投資超過了 4000 億。但 5G 至今未能帶來殺手級的應用場景,同時工業 5G 等概念一直未能落地變現,手機用戶的通訊費仍然是它們最主要的營收來源。
而死灰復燃的「零元購機」,只不過是某些運營商誘導用戶簽下高額話費賬單的誘餌而已。可以肯定的是,隨著運營商收入的進一步下滑,這類「零元購機」陷阱只會越來越普遍。而想要將這種情況杜絕,重新調整運營商在通訊體系中的定位可能是最好的辦法。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
死灰復燃的合約機,我勸你不要買!
因合約而生,因毀約而亡。不知道大家一般會從什么渠道買手機?由于高度
-
“ X ”頻出江湖,鋼鐵俠也得凹人設
whatthehellisreallygoingon?在完成收購近一年后,馬斯克終于要從品牌
-
裁員、停產,“內外承壓”的廣汽該怎么辦?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鈦媒體注:本文來源于微信公眾號極派Daily(ID:ranc
-
重大利好突襲!A股飆漲1.9萬億 牛市基因動了?
沸騰!人民幣暴拉666點,外資狂掃190億,中央政治局會議重磅定調,影響
-
紅旗連鎖(002697):7月28日北向資金增持163.7萬股
7月28日北向資金增持163 7萬股紅旗連鎖。近5個交易日中,獲北向資金增
-
海淀媽媽擺脫學位房崇拜,租房換學位年租金超10萬元
看到存量房貸利率有望下調的消息,陳云舒松了一口氣,降低生活成本,是
-
成都大運會丨數讀成都大運會
本屆大運會共有113個國家(地區)、6500名運動員參賽,男子運動員3512
-
北京啟動城市公園環綠道建設
北京首批98公里的城市公園環綠道在豐臺區啟動建設。
-
29 塊 9 的低配 AirTag,讓我感受到了平替的快樂。
眾所周知,除了正兒八經評測新產品之外,托尼和編輯部的小伙伴們還特別
-
入手 Apple Watch 之后,它給我的生活帶來了什么改變?
如果你有關注Apple發布會的習慣,相信你一定對2019年秋季發布會的用戶
-
中國人制造的“歪嘴龍王”們,老外一天不看就渾身難受。
最近,在互聯網高強度沖浪的差評君,突然刷到了一條,非常熟悉,但又極
-
iPhone 為何不上快充
iPhone15系列臨近發布,相關的新聞也越來越多,最近有傳,iPhone15系列
-
小米 OV 看呆?這家名不見經傳的國產手機,殺進世界前五!
知名市場分析機構Canalys公布了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數據。雖然
-
成都大運會開幕,吉祥物“蓉寶”部分賣斷貨,元隆雅圖想再造一個“冰墩墩”
7月28日晚,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在在成都正式拉開帷幕。社交平
-
韓國車企突圍見效:上半年出口大漲近50%,起亞、現代業績創新高
韓國車企開始突圍!2022年,韓國車企國內銷量一度降至9年以來最低水平
-
預計半年凈利暴增逾34倍!先聲藥業靠股權投資浮盈超11億,新冠藥年初剛上市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繼2022年增收不增利后,先聲藥業(02096 HK)憑借股
-
風從海上來,潮涌大灣區,華為數說灣區2023·創新周正式開幕
7月26日,華為數說灣區2023·創新周開幕式暨高品質萬兆園區網絡論壇在
-
離婚可以,繞道減持不行!A股近三年超20起離婚案,或涉600億“分手費”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A股或將告別“天價離婚”。7月28日,證監會有關部門
-
路德環境:2023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降36.73%
路德環境:2023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降36 73%,同花順,路德環境,上市公
-
小燕子歌詞全部(小燕子歌詞)
1、歌詞:燕子穿著花衣服,每年春天都來這里。我問燕子你為什么來這里
-
幸福滿溢,財運如潮!最近三大星座璀璨
在浩瀚的宇宙中,每一顆星辰都有它獨特的脈動和能量。它們默默地影響著
-
高二會考容易過嗎(高二會考)
會考注意事項一、考前1、靜心復習,系統梳理各科知識體系,做到心中有
-
C港通(301515)周評:7月25日新發上市,本周漲38.96%,主力資金合計凈流入1.81億元
截至2023年7月28日收盤,C港通(301515)報收于43 3元,較發行價31 16
-
諾思格將于8月2日解禁3273.12萬股
諾思格將于2023年8月2日解禁3273 12萬股,占總股本比例34 10%,解禁比
-
光明贊歌 中國表達
晚上8點,“太陽神鳥”穿越時空翩飛而至,四只神鳥圍繞旋轉的太陽飛翔
-
“蘭博基尼卡丁車”現在怎么樣了?
2022年,小米發布了蘭博基尼定制版卡丁車,通體的蘭博基尼專屬配色,配
-
獨占 AMD R9 7945HX3D!新款 ROG 魔霸 7 Plus 超能版發布
由于優異的低功耗性能,使得AMD旗下的銳龍7040系列芯片在今年的輕薄本
-
iOS 17 Beta 4 更新匯總:iPhone 15 Pro 的新功能也被“劇透”了
值得升級嗎兩周前蘋果推送了iOS17首個PublicBeta公開測試版本,如果你
-
微信出了個“小綠書”
2023-07-2819:37關注小綠書來了7月28日,一位大V在微博發出一張微信小
-
小米手機新專利公布:解決升降攝像頭痛點,通過鏡頭反射完成拍照
IT之家7月28日消息,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顯示,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
精彩推薦
閱讀排行
精彩推送
- 萬達商管回應近期市場傳聞:已完...
- 互聯網大廠混戰 ChinaJoy
- 陷入裁員風波的廣汽豐田:純電車...
- 大運會開幕式倒計時從“12”開始...
- 成都大運會|開幕式獨家揭秘之二...
- 銷量暴跌,智能盒子還有一線生機...
- 一加展出「天工散熱系統」,將在...
- 棗莊上半年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累...
- 來天津街!亞洲美食一網打盡
- 住建部稱應落實降首付與“認房不...
- 東方甄選又爆火!抖音店鋪遭禁第...
- 對話華山資本創始合伙人楊鐳:不...
- 涉嫌信披違規遭證監會立案 匯金...
- 蘇州16.38億出讓三宗涉宅地?總...
- 從“建設者”到“志愿者”——“...
- 大運來了!一起在大運村里體驗中...
- 突發,谷歌 Waymo 叫停無人卡車
- 00 后“收廢品”,主打“改造”行業
- 在一線城市拼多多式租房的年輕人
- 40 元中式快餐被吐槽貴,300 ...
- 寧暢入局自動駕駛,推動計算與汽...
- 一查就撤,投行遭罰,剛一口氣撤...
- 西伯利亞凍土中沉睡 4.6 萬年...
- 痛心!這家上市公司總經理在檢查...
- 百強縣的“大贏家”,是這兩個省
- 為了給985高校分出高低,貼吧網...
- 2023年IPO被否:發審委劍指業績...
- 做實做強做優制造業“家當” 珠...
- 霸王茶姬升級基底產品,已陸續投...
- 立邦以產學研力量加速光催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