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中國的鎵,太多了!

2023-08-21 13:04:51來源:ZAKER科技  

NO.2517- 中國的鎵,鍺

文字:伯玥


(資料圖片)

校稿:朝乾 / 編輯:果栗乘

7 月 3 日,中國商務部和海關總署聯合發布了《關于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的公告》,公告顯示,自 8 月 1 日起,對包含金屬鎵、金屬鍺等 14 項相關物項進行出口管制,未經許可,不得出口

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

目的是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

( 圖:商務部網站截圖 )

出口管制頒布后,短短 5 天內國際鎵價猛漲 27%,資本市場上稀有金屬、稀土等板塊也跟著大漲

以前我們講過很多種中國短缺的資源,但中國有優勢的資源也有很多,而且在全世界都是 " 統治級 " 的,鎵和鍺就是其中兩種。今天就來講講,我們的鎵、鍺有多厲害,同時又有哪些短板。

中國不缺鎵和鍺

鎵和鍺都屬于地球上的 " 稀散金屬 ",顧名思義,就是不光稀有,而且極其分散,極少有獨立礦床。

判斷稀有與否的標準是 "豐度",也就是元素在地殼中的平均含量,比如每噸地殼物質中,只有 15 克的鎵,也就是 0.0015%,鍺的豐度還要低十倍,每噸地殼物質里只有 1.5 克鍺,也就是 0.00015%,與之相比,鐵的豐度是 5.6%,鋁是 8.2%,完全不可比。

鋁是地殼中豐度最大的金屬元素

圖為鋁土礦石,看起來和普通的石頭沒什么區別

(圖:圖蟲創意)

這兩種金屬雖然少,但是用途很廣。

鎵的熔點只有 29.78 ℃,是少有的在室溫也能保持液態的金屬。衛星通訊、半導體、太陽能和人工智能等前緣科技的研發和生產都離不開鎵。80~85% 的金屬鎵都消耗在半導體行業,所以先進工業國對鎵格外重視。

金屬鎵無毒,放在手里就能融化,挺好玩的(圖:壹圖網)

美國早已將鎵列為 35 種關鍵礦產目錄,歐盟也將其列入 61 種關鍵原材料目錄。2011 年,我國也將鎵列入了戰略儲量金屬

99.999% 鎵晶體(圖:wiki)

鍺的用途也很多,基于良好的半導體和光電特性,半導體、光纖通訊、紅外光學、太陽能電池、化學催化劑、生物醫學都需要鍺,特別是在紅外感光領域,有極高的不可替代性,這當然就涉及到軍事領域了。所以美、日、澳、加、歐盟都把鍺列入了關鍵礦產目錄,嚴格管控。

摻鍺光纖具備容量大、光損小、色散低、

傳輸距離長、不受環境干擾等優勢

作為光通訊網絡的主體

是目前唯一可以工程化應用的光纖

(圖:圖蟲創意)

要找到鎵和鍺的礦床并不容易,他們極少單獨成礦,而是以分散狀態藏在各種多金屬礦床的伴生組分里。

由于鎵可以代替與自身大小和電荷相似的元素,這樣就可以滲透進別的礦床里。例如代替鋁存在于鋁礬土中,形成 "鋁土礦型伴生鎵礦床";代替鋅少量存在于閃鋅礦中,形成 "鉛鋅礦型伴生鎵礦床"。此外,鎵還可以伴生于煤層中,形成 "煤型伴生鎵礦床"。

這些礦床中,可找到伴生鎵

(圖:shutterstock)

基于相同的原理。鍺也主要分布在" 煤型 " 含鍺礦床" 鉛鋅型 " 含鍺礦床

所以工業用的鎵和鍺主要來自這些礦床的副產品。

就礦床種類而言,鋁土礦是鎵的主要來源,目前全球 90% 的鎵作為煉鋁工業的副產物而產出。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鋁土礦中伴生鎵的含量不同,且差別較大。每噸原礦石中一般含鎵 50~250 克。像我國貴州鋁土礦,一般每噸含鎵 122~127 克。

紅紅的鋁土礦,產鋁還副產鎵

(圖:shutterstock)

此外,鎵也可以從閃鋅礦濕法煉鋅時的粗鋅蒸餾殘渣中提取。煤礦中的鎵含量普遍不高,一般每噸 10-30 克,但我國內蒙古準格爾煤田的鎵含量高達每噸 30-70 克,是近年新發現的超大型富鎵礦床。

位于伊克昭盟的準格爾煤田

擁有亞洲最大的露天煤礦

(圖:Google maps)

雖然這些比例看似都很低,但鋁土礦和煤礦的基礎量都非常大,能順便提煉出來的鎵自然也很多

中國同時也是鍺資源大國," 鉛鋅型 " 含鍺礦床主要分布在川滇黔低溫成礦域。" 煤型 " 含鍺礦床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和云南,包括內蒙古伊敏五牧場、內蒙古勝利烏蘭圖嘎和云南臨滄等地。

" 鉛鋅型 " 屬于碳酸鹽巖容礦型鍺礦

產自煤層中的鍺是中國最主要的鍺資源類型

目前,全球可統計的鎵儲量大約 27 萬噸,中國就占了近七成,約 19 萬噸,居世界之首,其余的鎵主要分布在非洲、美國、南美洲和歐洲等地。

中國的鎵資源量獨占鰲頭

和鎵相比,鍺的全球儲量要少得多,大約 8600 噸,美國 3870 噸,占 45%,中國次之,3500 噸,占 41%; 俄羅斯 860 噸,占 10%,三家基本上約等于全球探明儲量了。

橫屏- 世界鎵、鍺資源分布

中國的鎵、鍺處于絕對領先地位

產業鏈困局

中國雖然鎵的儲量豐富,但儲量 ≠ 產量,中間需要一整套由粗到精的產業鏈,而且鎵的全產業鏈對資本和技術的要求很高,分三個環節:

首先是原材料和初級加工,需要有含鎵的閃鋅礦、氧化鋁土礦、廢渣煙塵和煤層作為原材料,再用拜耳法將這些原材料加工為粗鎵

接著是深度加工,分兩個部分,一個是用電解精煉等工藝,將粗鎵制備成高純度鎵;另一個是用堿液中電解法、液態密封法、溶膠凝膠法等工藝,將粗鎵或高純度鎵制備成砷化鎵、氮化鎵、氧化鎵等化合物。

最后是應用產品,將含鎵化合物生產為銅銦鎵硒薄膜、激光二極管、射頻電子設備、催化劑等元件應用產品

鎵產業鏈示意

這三個環節里,中國占絕對優勢的只有初級加工的粗鎵產品。2019 年全球粗鎵產量 324 噸。其中中國 310 噸,占 95.68%,處于絕對優勢地位。但是高端鎵產品的自主產能很低,高度依賴從美、日進口。

我國在粗鎵產量上占絕對領先地位

全球粗鎵生產廠家有 30 多家,主要是大型鋁廠和有色金屬冶煉廠,主要在中國、俄羅斯、烏克蘭、德國。但是高純度鎵和再生鎵生產國主要是日本和美國,并將其用于本國的集成電路、半導體等產業。

全球主要的鎵生產企業鎵消費結構分布圖

這就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結構,中國生產粗鎵,美日生產高純度鎵以及半導體產品,同時美日還用半導體卡中國的脖子。中國要發展自己的半導體產業,光有粗鎵還不夠,還要從美日進口高純度鎵。

2017-2022 中國鎵進出口量

而且從 2011 年開始中國的粗鎵產量大幅提升,導致粗鎵供大于求,價格也跟著暴跌。隨著中國供給側改革和全球鎵消費量的提升,2015 年之后,鎵的供需格局才持續收緊,賣了太久的白菜價,價格終于又升上來了。

中國 4N 鎵價格走勢

可以說,我們雖然控制著粗鎵的產能,但也被困在低端環節,不光利潤少,而且高端貨還是依賴進口。

2005-2019 年全球鎵產量與供求平衡

和鎵的情況類似,鍺的產業鏈也分為上游(原材料、初級產業)、中游(深加工、元部件產業)、下游(紅外和光纖等終端產品)三個部分。

鍺產業鏈示意

其中上游原材料和初級加工的技術難度最低,但環保壓力大,我國的優勢也主要在這方面。2019 年,中國的產量就占了全球的65.4%

全球鍺產量及中國占比

由于鍺在軍工和民用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光纖、紅外光學、太陽能電池都離不開鍺,鍺的消費量也往往對應著國家軍事實力和經濟水平。目前,中、美、日三國就消費了全球 80% 以上的鍺。

2015 年以來全球鍺產業結構變化

紅外、光纖和太陽能電池占比穩定增長

雖然中國同時也是鍺的最大出口國,但是遇到的問題和鎵類似,我們主要還是向西方發達國家出口初級鍺產品。由于我國在紅外和光纖領域使用的高端鍺產品的制作技術還不成熟,高端鍺產品如 " 鍺單晶 " 和光纖用 " 四氯化鍺 " 基本都依賴進口

出口初級鍺產品,進口高端鍺產品

如今隨著我國在紅外、光纖、太陽能等領域快速發展,鍺的需求量也不斷增加,對于高端鍺產品的技術攻關也勢在必行。

保護戰略資源,勢在必行

近年來,在關鍵金屬下游的半導體產業,西方國家對中國的打壓愈演愈烈

今年 5 月底,日本宣布對 23 種半導體設備和材料進行出口限制,7 月 23 日起正式實行。6 月 30 日,全球最大的光刻機生產國荷蘭宣布進一步收緊光刻機出口政策,高端 DUV 光刻機從 9 月 1 日起將限制向中國出口。

光刻機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設備

(圖:shutterstock)

事實上,很多稀有的關鍵金屬都是由中國向外供應,而且幾乎沒有替代元素,憑什么中國要供應給西方國家,讓他們制成芯片反過來卡中國的脖子?

我國是鎵和鍺的資源大國、生產大國和出口大國。多年來已經為全球產業鏈做出了很大貢獻。在產業升級的背景下,加強戰略資源的開發與管制非常合情合理,西方國家自己也是這么干的。

去年年底 ChatGPT 橫空出世

美國提前幾個月限制向中國出口先進芯片

(圖:Reuters)

比如美國的鍺儲量全球第一,卻將其作為戰略資源保護起來,限制開采,需求都從中國等國家進口。雖然我國儲量第二,卻供應著全球 70% 的消費量,鍺資源已經過度開采。我們要發展自己的高端制造和戰略新興產業,未來鍺的消費量也將十分巨大。

因此,合理開采稀有金屬并限制出口,不僅能減少資源濫用,更能讓中國的產業獲得更充分、品質更高的戰略資源,進一步提升國際競爭力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