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正文

糧食生產問題再次引發關注 精準防控要有春耕春管也要有

2022-05-17 14:47:54來源:北京商報  

春耕時節遇上疫情反彈,事關14億人的“米袋子”,糧食生產問題再次引發關注。

5月15日,對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處網友關于“春耕春管”能否辦通行證的問題,河北省邯鄲市磁縣縣委辦公室社情民意辦回應稱,現在正處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全縣全域必須保持靜默狀態,民眾必須做到足不出戶。目前還不能辦理通行證。

農時不等人。在多地明確“全力以赴抓好春季農業生產,堅決做到防疫春耕兩手抓、兩不誤”的背景之下,這樣的消息一出,隨即引發一波熱議。不過16日中午,該網友回應,其春耕春管工作已由鎮政府和村委會幫忙解決。

4月起,疫情“倒春寒”的出現就讓今年糧食生產進度備受關注,在嚴格的防疫措施之下,一度出現農民趁巡邏人員不注意偷偷干農活、采摘蔬菜只能通過防疫卡口托關系倒給菜販子的荒誕一幕。

眼下,疫情防控正值關鍵期,又恰逢備戰春耕的節點。防疫和春耕,考驗著各級政府精準施策的能力。病毒之狡猾超出想象,“一刀切”便時不時重現江湖。從此前的物流的堵塞到現在的農民務農難,農資流通不暢,皆可歸咎于防疫政策簡單粗暴層層加碼。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17日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抓緊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因時因勢完善各項政策。會議強調,加大“六穩”工作力度,保糧食能源安全位列其中。我國糧食安全有充分保障,要抓好農業生產和重要副食品保供穩價。

防疫之下保春耕,需要的就是各地防疫生產兩手抓,精準施策。本輪疫情之中,農業大省吉林首當其沖。今年4月,為保春耕,吉林先是開辟“綠色通道”,以點對點閉環轉運的方式全力保障滯留農民返鄉,此后又專門設立備春耕專項工作組,協調解決農資運輸堵點、卡點等問題。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對于農人而言,耕地關系生計,窗口期通常并不長。所謂“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就是這個道理。因此防疫生產兩不誤,要求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要最大限度保障農民下地務農,化肥、農藥等農資順利抵達田間地頭,糧食流通銷售不受阻。

放在整個糧食安全的大背景下,農耕更是誤不得。盡管我國糧食生產已經實現“十八連豐”,但飯碗問題,由不得一刻松懈。

近些年來,在復雜的國際局勢影響之下,糧食安全成為全世界關注的話題。我國糧食安全能否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歸根結底在于保障糧食生產和保障農民收入,只有夯實“三農”問題,才能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動態清零”里本就涵蓋了科學精準的要求,而科學精準的精髓就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更對地方政府的精細化防控提出了新的要求,“動態清零”要有,春耕春管、生產生活也要有。(楊月涵)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