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正文

世界今熱點:九原區 “三大行動”提升鄉村顏值

2023-04-03 08:46:10來源:包頭新聞網  

日前,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印發《關于通報表揚2022年度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的通知》,對94個措施有力、成效突出、群眾滿意的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予以通報表揚。我市九原區榜上有名。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年來,九原區常態化開展國家衛生城鎮管理,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以農村廁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和村莊清潔、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村莊規劃建設提升“三大行動”為主抓手,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顏值不斷提升,鄉村品質逐步凸顯,連續三年獲評自治區“十縣百鄉千村”工程示范區。

緊扣“實” 明晰工作責任

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召開會議專題研究村莊清潔行動工作,制定了《九原區2022年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夏季戰役實施方案》等規劃,明晰工作職責、重點任務,細化工作流程,確保村莊清潔行動工作有序開展。

為確保村莊清潔行動的資金使用,九原區多渠道集中物力財力,采用“上級財政支持+本級財政獎補+債券資金包裝”多元化途徑,整合資金1400萬元,集中投入農村村莊清潔行動,以強有力的財政支持保障了美麗鄉村建設。

聚焦“治” 突破重點難點

針對村莊環境衛生設施較為薄弱的現狀,加大投入配置力度,配備農村牧區保潔員336人,覆蓋56個行政村,145個自然村。累計投入4300萬元,建成垃圾轉運站13座,購置垃圾清運車輛305輛,投放垃圾箱1190個、各類垃圾桶3萬余個。同時,采用市場化運營,選聘6家環衛公司負責保潔工作,對垃圾進行分類收集、定時回收、統一清運、集中處理,構建起“鎮村收集、區轉運、市處理”城鄉環衛一體化模式,形成“掃干凈、轉運走、處理好、保持住”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體系。

聚焦農牧民最關心、最現實、最急需解決的村莊環境衛生難題,廣泛宣傳動員,全面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圍繞影響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整治的“臟亂差”等突出問題,圍繞“道路硬化、村莊綠化、照明亮化、設施優化、環境凈化、家園美化、保護利用鄉土文化”等主要內容,以“愛包頭、作貢獻”為主題,以“三清一改”為主要內容,結合疫情防控、愛國衛生運動、文明衛生城市常態管理等工作,大力打造干凈整潔、美麗宜居的村容村貌,大力開展“清四堆”即清理垃圾堆、廢物堆、糞土堆、柴草堆,“治四亂”即治理柴草亂放、垃圾亂倒、污水亂潑、畜禽亂跑,“創四有”即創建制度、隊伍、設備、經費。截至目前,累計開展進村入戶宣傳教育3500場次,發動農民群眾投工投勞6800人次,清理垃圾13100余噸、農業生產廢棄物12200余噸。

針對農村生活垃圾分類難、村民垃圾分類意識較弱問題,因地制宜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2022年新增16個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的行政村。繼續強化農村牧區垃圾分類宣傳工作,不斷完善農村牧區垃圾分類設施設備,今年年初為麻池鎮配置兩分類垃圾箱200個,農村三分類果皮箱15組,為哈業胡同鎮配置兩分類垃圾箱60個。以鄉村振興為契機,繼續投入24萬元,購置農村兩分類垃圾桶1200個,解決農村牧區垃圾分類設施不足的問題,著力推動美麗鄉村建設。

著眼“長” 氛圍營造到位

建設美麗鄉村牧區,離不開廣大農牧民參與。九原區以改變農牧民習慣為重點,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在利用現有媒體、網絡等方面宣傳的同時,充分發揮村“兩委”、網格員、村衛生室及其他村民社會組織的作用,多次向農牧民宣傳普及人居環境整治的好處和疫情防控知識,引導群眾轉變思想觀念、發揮主體作用,扎實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將自我服務意識融入日常生產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建設美麗鄉村牧區,更離不開長期的投入保障。九原區在積極向上爭取專項資金支持的同時,完善以獎代補激勵機制,并創新投入模式,通過政府引導與社會參與相結合,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引導鼓勵企業或社會資金參與,為下一步村莊清潔行動提供資金保障。

建設美麗鄉村牧區只有起點,沒有終點。九原區建立健全村莊公共環境保潔制度,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長效機制。不斷完善村規民約,引導各行政村設立村莊清潔日(周),實行“門前三包”制度,增強農牧民維護環境衛生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持續開展各項清潔行動,確保村莊和庭院常年保持干凈、整潔、有序,全力提高村容村貌治理水平。

(包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賈慧珍)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