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正文

心系國防·守護北疆·致敬榜樣|董倩倩:把藝術事業融入國防教育

2023-08-03 08:40:21來源:包頭新聞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伴隨著優美的音樂聲,董倩倩和土右旗烏蘭牧騎的演員們正在為駐包某部隊獻上“八一”慰問演出。臺上精彩不斷,臺下掌聲不斷。董倩倩已經記不得這是第幾年來到部隊慰問演出,她只記得這是烏蘭牧騎多年來的傳統,也是每到重大節慶日都要上演的節目。

董倩倩是土右旗烏蘭牧騎副團長,也是土右旗人武部的一名民兵。她時刻以軍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多年來,她始終堅持關心國防、熱愛國防、建設國防、保衛國防,把握工作重點,積極主動作為,利用文藝工作者的優勢,充分發揮烏蘭牧騎排頭兵在國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為推進全民國防教育走深走實奉獻力量。

董倩倩從小就夢想成為一名軍人,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沒能實現,便在心里埋下了為國防事業作貢獻的種子。2020年4月,一個偶然的機會,董倩倩加入到人武部民兵序列,在這三年的時間里,她不斷強化思想政治學習和軍事技能訓練,為國防教育不斷努力著。

在工作中,董倩倩堅持“精益求精,一絲不茍”的原則,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每一項工作。為了寫好國防故事,為了不斷推陳出新,創作出高標準、高質量的文藝作品,她經常深入軍營走訪官兵,通過面對面談感受、講故事的方式,把沾汗水的生活、帶淚水的素材、冒熱血的故事記在筆記本上,常常加班搞創作,拿起筆就停不下來,嘔心瀝血把一個個真實鮮活的案例、典型的事跡、典型的人物,運用全方位和多角度的藝術展示手法融入到作品中,創作了《遠征》《夢想的旗幟》《紅旗頌》《尋根》《祖國不會忘記》《同心鑄夢》等一批接地氣、有溫度、彰顯時代風采和軍人氣概的作品。“在和軍人的接觸中,他們不怕苦不怕累的信念以及家國情懷,‘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精神對我觸動很大。我想把這些精神通過我的作品表達出來,讓更多人看到。”董倩倩告訴記者。

董倩倩不僅是演員,還是文藝作品的導演,她創作的二人臺《黃土尖之戰》《王老太太》,山曲對唱《土右國防教育贊》等十余部作品,都是以弘揚主旋律,宣傳普及國防教育為主題。她親自上陣指導排練、策劃、統籌、宣傳演出活動,在節目安排和場地對接上一絲不茍、任勞任怨,在每個鄉鎮、村社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她根據地域性、針對不同的群體,實時調整演出內容和節目形式,確保把國防知識普及到位、深入人心,每年開展宣傳演出活動100余場。這些文藝作品的成功上演在全社會營造了關心國防、熱愛國防、建設國防、保衛國防的濃厚氛圍,很好地弘揚了主旋律,普及了國防知識。

在重大節慶日期間,董倩倩也第一時間與旗雙擁辦、旗人武部等部門對接,安排烏蘭牧騎隊員深入各駐旗部隊、哨所開展巡回式、專題性文藝宣傳等活動。為了使演出順利開展,她常常獨自提前踩點,計算到達時間,安排演出路線,把每一項工作都考慮到盡善盡美。每年的慰問演出切實豐富了官兵文化生活。

“我要將國防教育融入到藝術創作中,充分發揮烏蘭牧騎排頭兵在國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繼續組織開展培根鑄魂、砥礪奮進的宣傳演出活動,編創更多文藝作品,讓更多群眾了解國防知識、增強國防觀念、強化國防意識。”董倩倩說。

(記者:梁晶晶;實習生:李星宇;編輯:張飛;校對:王振偉;審核:賈星慧)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