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 > 正文

新能源車下鄉車企參與積極性提升 適銷對路車型是關鍵

2021-04-08 15:19:05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日前,工信部、商務部等四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開展2021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通知》(以下簡稱 《通知》),提出自今年3月至今年年底,將在山西、吉林、河南、山東等地,選擇三四線城市、縣區舉辦若干場巡展活動,在滿足農村地區消費者出行需求的同時,加速新能源車市場化的步伐。

作為促進汽車市場發展的重要舉措,去年新能源車首次下鄉便收獲頗豐,為全年新能源車市場正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而已升至“二年級”的新能源車下鄉,是否會延續去年的高光表現,是消費者、汽車企業共同關心的話題。

車企參與積極性明顯提升

2020年,由工信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等共同開展的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在全國多地展開,帶動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

據工信部官方統計,2020年,歷時近四個月,在青島市、南京市、海口市、成都市、昆明市五地啟動的新能源車下鄉活動中,累計銷量超18萬輛。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效果可見一斑。

此前,國內新能源車市場主要集中于一二線城市。提升農村地區新能源車銷量比例,對提升整體新能源車市場滲透率有著重要意義。

去年12月,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發布的《中小城市與農村電動汽車發展研究》(以下簡稱《研究》)顯示,中小城市與農村地區電動汽車前期發展較緩慢,中小城市的電動乘用車銷量、滲透率為大城市的50%和40%,整體發展滯后約3-4年,農村地區電動乘用車銷量維持在13萬輛左右,僅占全國整體銷量比例約一成,相對于占比近半的農村人口,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作為新能源車下鄉活動組織實施方,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去年多款新能源車下鄉車型受到消費者認可,所取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新能源車打破僅在城市發展的局限性是其走向市場化的標志之一。“新能源車需憑借自身實力為其打開市場銷路,讓更多消費者愿意主動購買相關車型。去年下鄉活動為新能源車市場化推廣,尤其是深入農村市場邁出了重要一步。”許海東說道。

在他看來,伴隨新能源車下鄉活動開展的深入,部分熱銷車型也引起了城市消費者的關注,使不少潛在新能源車消費者有了更多認同感,這一點更為難得。

以去年名聲大噪的五菱汽車的宏光MINIEV為例,因其不到3萬元的售價和豐富的配置,僅半年時間市場銷量就達12.7萬輛,連續多月蟬聯新能源車銷量冠軍。

去年9月,《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新能源車下鄉南京站活動時發現,所有參與新能源車下鄉活動的車型在推廣期間均提供優惠價格。比如,江淮IEV6E系列車型最高下鄉補貼1萬元,最低活動價為4.95萬元;東風風神EX1質享版最高優惠1.1萬元,并提供99元3年6次免費保養政策;哪吒N01綜合優惠最高為1.55萬元。

記者調查發現,去年參與新能源車下鄉活動中,共有24家車企帶來61款車型,每款車型或給予購車優惠政策,或享受更多售后服務,意在用更優惠的價格和服務吸引消費者。

去年新能源車良好的市場表現,讓業內各方對今年新能源車下鄉活動充滿期待。

工信部披露,截至目前,參與今年新能源車下鄉活動的汽車企業包括比亞迪、上汽通用五菱、上汽榮威、吉利等18家主流車企,52款車型入圍下鄉車型名錄。其中,長安汽車帶來了歐尚A600EV、歐尚尼歐、CS15E-pro等8款車型,上汽通用五菱和吉利汽車也各有6款和5款新能源車型參加此次活動。而國機智駿、江蘇吉麥新能源、華晨汽車等均是首次參加,進一步豐富了消費者的購車選擇。

適銷對路車型是關鍵

“在很多消費者心中,入圍下鄉目錄的車輛是低端產品的代名詞,實際上這絕不是對下鄉新能源車車型的準確描述。經過汽車市場多年培育,無論哪個地區的消費者,購買何種車型,高品質都是消費者購車的向往,也是車企為此努力的方向。”針對于消費市場對新能源車下鄉的錯誤理解,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副研究員王賀武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提出了他的看法。

其實,從五菱汽車宏光MINIEV車型市場熱銷情況,便能看出農村消費者的購車偏好。這款車型備受消費市場追捧的主要原因,與其高性價比的優勢直接相關。

當前,在傳統燃油車市場,任何一家車企想通過低價營銷策略贏得市場,已非易事。同理,在新能源車市場中也不再萬能。

對于下鄉車企而言,針對農村地區消費者提供更有針對性的適用車型,才是打開農村新能源車市場的關鍵。

那么,農村消費者到底需要什么樣的新能源車?《研究》顯示,因中小城市和農村面積較小,導致消費者出行半徑也相應較小,超過八成居民家庭總體日均出行里程小于50公里,中短程續航新能源車型便能夠滿足主流消費群體需求。從產品和價格跨度來看,續航里程在120公里至400公里、價格在3萬-8萬元之間的車型更符合市場需求。

與去年不同的是,今年新能源車下鄉增加了多個省市,其中不乏山東、江蘇、河南等低速電動車(兩輪或三輪)集中地區。對于這些地區的消費者而言,微型車是他們購車的首選。

微型不代表低端。

為了迎合市場所需,今年的下鄉車型不乏小螞蟻EQ1、奔奔E-star、比亞迪E1、北汽EC3等多款微型車。它們均搭載安全氣囊、主動安全裝置、豐富科技配置等,凸顯“小而精”的特色。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中小城市居民消費需求的升級,消費者也需要產品性能更好、更安全的新能源車型。比亞迪秦EV、上汽榮威Ei5、吉利楓葉30X等多款高品質車型也入圍此次新能源車下鄉目錄。

據了解,比亞迪秦EV配備遠程啟動功能,且搭載定速巡航、倒車影像、自動駐車等輔助配置;上汽榮威Ei5配備多媒體系統和語音識別控制系統,支持CarPlay,豐富駕乘人員車內娛樂生活;吉利楓葉30X續航超300公里,可提供運動和經濟兩種駕駛模式切換,配備導航路況信息顯示、道路救援呼叫以及車聯網功能。

除此之外,在智能網聯化方面有突出表現的云度、零跑、合眾等新造車品牌的加入,也為農村消費者享受前沿科技提供了可能。

許海東認為,今年新能源車下鄉從持續時間和覆蓋范圍都有明顯增長,這離不開有關部門的積極推動和主機廠的參與。考慮到今年下鄉活動開啟時間較早以及市場環境更好等多種因素,今年新能源車下鄉會收獲更多市場關注,并有望轉換為更多市場銷量。

基礎設施建設要跟得上

一直以來,在新能源車市場中存在這樣一種認識:農村地區大多有獨立庭院,所以停車和充電需求相對容易得到滿足。農村地區消費者可以在家中通過慢充完成充電,充電不存在問題。

事實上,隨著車輛續航里程和行駛半徑的提升,公共充電樁在農村地區也有著潛在市場需求。

李萬里表示,依靠家中自行充電可以部分解決農村地區消費者充電需求,但新能源車的基礎設施建設仍然重要,不能因為農村地區的特殊使用情況就降低了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標準。“在一二線城市充電樁基本滿足使用需求背景下,下一步充電樁建設應該向高速公路和待開發的中小城市和農村地區傾斜。”他說道。

目前,國內充電樁建設主要集中于一二線城市,而農村地區公共充電樁比例一直在低位徘徊。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發布最新數據顯示,廣東省、上海市和北京市公共充電樁數量分別為11.25萬臺、8.45萬臺和8.15萬臺,雖然不高,但已位居全國充電樁數量前三名。我國公共充電樁基礎設施區域較為集中,截至今年2月,國內公共充電樁建設前十位地區所擁有數量占比達72%。

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公共充電樁數量在三四線城市以及農村地區布局不足。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通知》明確表示,鼓勵各地出臺更多新能源車下鄉支持政策,改善新能源汽車使用環境,推動農村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

近年來,中小城市和農村地區不斷出臺相關措施,以促進新的增量市場。寧德市、昆山市、三亞市等就制定了新能源車基礎設施發展目標。

去年,三亞市審議通過《三亞市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規劃(2020-2030年)》,目標到2030年底,全市累計建成不少于16.43萬個充電樁(槍),累計建成換電站66座,形成完善充電基礎設施整體網絡。

許海東認為,雖然新能源車下鄉是一個有時間期限的市場推廣活動,但對于市場參與各方而言,新能源車市場發展是永恒的話題,沒有所謂的終點。實踐已經證明,在新能源車市場發展的道路上,無論是城市和農村地區,無論是主流純電動車型還是引領未來的氫能源汽車,基礎設施建設都是支撐市場發展的核心要素,不可或缺。(吳博峰 文/攝)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