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 > 正文

冬季電動車變電動爹 工信部召開電動車低溫應對會議

2021-12-06 09:50:13來源:汽車公社  

2021年,伴隨滲透率的激增,整個中國新能源市場一片欣欣向榮。

但正當我們認為伴隨電動車的產品力愈發成熟,它們真的開始沖擊甚至取代部分傳統燃油車之時,強勢襲來的冬季以及低溫,就像一只無形的手,徹底撕下了其在續航層面的“遮羞布”。

甚至不斷開始有人質疑,“冬季,到底是開了輛電動車?還是電動爹?”

略顯激動的話語背后,的確能夠深切體會到一些車主,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的無奈與痛點。綜合續航打折嚴重、快充速度明顯下降、空調制暖功能不敢開啟。必須承認,類似尷尬的處境,正在一點點磨滅其此前剛剛積攢下的“好感”。

如果站在感性角度考慮,冬季的電動車無論從使用便利性,還是用車成本來看,并不能體現出它的優勢,反而會造成用戶極大程度上的不便,甚至愈演愈烈成為了伺候“電動爹”。

站在理性角度考慮,對于一個尚處發展中的行業而言,造成上述痛點的本質原因,還是所有企業均嚴重受到了技術“瓶頸”的制約。先天的缺陷,導致了當下如此被動的局面,所以無法蓋棺定論的認為,“冬季之殤”是某一家具體車企的錯誤。只不過,大多深受困擾的車主,并不會探究問題背后,最終造成了矛盾的激化。

而上述痛點,已然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

近日,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召開電動汽車低溫應對工作座談會,組織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十余家新能源汽車整車和動力電池企業等,針對今冬可能出現的極寒天氣,共同研究商討對策,做好技術保障和工作預案準備,最大程度保障用戶的正常使用。

裝備工業一司強調,低溫環境下電動汽車里程衰減等問題是產業發展過程中的問題,要遠近結合、統籌兼顧,協同推進解決:

一. 要保障當前階段正常使用。行業企業要完善工作預案,暢通信息渠道,綜合應用監控平臺、售后服務等渠道,做好預警提醒和情況溝通,增強服務的主動性,及時協調解決消費者反映的問題。

二. 要持續提升低溫性能。整車企業、電池企業、研究機構等要加強工作配合,強化技術協同攻關,加大研發投入保障力度,從根本上推動解決低溫問題,提升產品質量水平和環境適應性。

三. 要營造良好產業環境。行業企業要按照新標準新要求,依法依規生產銷售。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加快能源消耗量標識標準的制定發布,強化產品準入和生產一致性監督檢查,保障消費者權益。

平心而論,看到這樣主動且積極的討論與行動過后,想說的是:“即便冬季使用電動車,現階段可能還會遇到一定的問題,但相信通過各方的不斷努力,很快將會得到妥善的解決。”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