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 > 正文

多家企業復工復產 上海汽車企業閉環保供現狀如何?

2022-05-24 08:36:27來源: 中國汽車報網   

席卷全國多地的奧密克戎著實給4月的汽車市場帶來了不小“創傷”。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4月汽車行業產銷分別完成120.5萬輛和118.1萬輛,環比分別下降46.2%和47.1%,同比分別下滑46.1%和47.6%,創近十年以來同期月度新低。

形勢如此嚴峻,不甘“躺平”的車企們自然紛紛采取舉措。受本輪疫情影響較嚴重的上海相繼公布多輪復工復產企業“白名單”,不少汽車及零部件企業開始在閉環管理的狀態下堅持生產,以保證產業鏈、供應鏈的順暢。

1疫情好轉 多家企業開始復工復產

日前,上海宣布全市16個區均已全面實現社會面清零,并計劃于6月1日至6月中下旬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隨著疫情形勢不斷好轉,上海也公布了三批復工復產企業“白名單”。5月13日,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主任吳金城在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上海9000多家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中已復工4400多家,占比近50%。三批“白名單”企業3000多家復工復產,整體復工率超70%,其中首批666家企業復工率超95%。

據了解,作為首批復工復產的企業,上汽乘用車、上汽通用、上汽大眾、特斯拉現已實現全面復工,每天下線整車約2000輛,帶動上下游1100多家零部件配套企業恢復生產。其中,上汽臨港乘用車基地在4月19日便下線了200多輛整車,包含智己、飛凡、榮威、MG名爵四個品牌在內的整車陸續下線。自4月中旬啟動壓力測試以來,上汽在滬所屬集團目前已有4萬余名員工駐廠開展閉環運營和生產。盡管4月產銷較去年同期下滑超60%,但上汽計劃于5月中下旬逐步恢復正常生產,產銷量力爭達到去年同期水平。預計5月下旬開始,上汽集團進入“白名單”的零部件配套企業的復工復產率將超過80%。

寧德時代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寧德時代上海工廠已于4月18日恢復正常生產,截至5月7日,返崗員工數量已超1000人,返崗率達90%,生產能力恢復至疫前水平。

擁有眾多汽車產業鏈企業的上海嘉定區,現已實現120余家汽車產業集聚區企業恢復生產,上汽大眾、小馬智行、重塑科技、采埃孚等汽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均已復工復產。其中,采埃孚設備利用率已達100%。據悉,采埃孚自3月中旬便一直處于閉環生產的狀態,保證了70%左右的產能。

東莞證券日前指出,隨著疫情逐步緩解,目前上海汽車產業全面復工,帶動汽車產業鏈加速復工復產,預計5月下旬可恢復正常生產。不過,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指出,企業復工復產需要確保人員、庫存和防疫安全三大要素,上海汽車企業若想達到疫前生產水平,或將等到6月份。

2閉環管理 防疫、生產“兩不誤”

疫情當前,保障生產不受影響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如何確保閉環員工的正常生活和防疫安全。對此,上海先后發布《上海市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指引》、《關于本市園區推進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的通知》、《關于我市啟用“復工復產人員返崗電子通行證”開展相關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為企業閉環生產提供指導。

據了解,上汽大眾安亭汽車三廠、MEB工廠、沖壓工廠、發動機廠均已實現復產。為確保員工健康,上汽大眾統一在廠區內設立了核酸檢測點,返崗員工還需度過3天靜默期,正式到崗后需遵守循環健康檢測。

被納入第二批復工復產企業“白名單”的帆聲科技,為保證防疫、生產“兩手抓”,分設了安全防疫、生活保障和生產保障三個專班,采取網格化管理。此外,帆聲科技還與數荃科技聯合開發了新型智能防疫大數據管理平臺,可視化定義事實表、維表、統計指標,確保數據可追溯、提升檢查效率。

作為嘉定區復工復產第三批“白名單”企業,上汽零束創新港基地于5月8日晚迎來了27名返崗員工,正式拉開復工復產的序幕。為保證園區防疫安全,零束為新返崗員工安排了單獨的隔離區,員工需在此度過5天靜默期方能轉移至閉環內的指定崗位工作、指定區域辦公、指定地點住宿,實行嚴格的“兩點一線”管理。據了解,為全力保障返崗員工的正常生活不受影響,零束還為員工協調了帶獨立衛浴的公寓,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管理,確保員工分批分時段有序洗漱。

華虹半導體則自3月27日以來,便有6000余名員工駐守工廠,堅持閉環生產,期間吃住在廠區內,會議室、通道走廊則成為他們搭建睡鋪的場所。在華虹集團張江工廠,車間外的參觀通道也成為閉環生產員工臨時睡鋪的區域。新昇半導體的閉環員工們同樣駐扎工廠,在生產一線鋪滿睡袋或臨時床,保證產能。

除卻對閉環生產員工的照料,企業對仍居家辦公的員工也給予了無微不至的關懷。據寧德時代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為確保員工正常生活和健康狀態,發放了工會大禮包,并為員工聯系團購資源,確保日用品、食品等必需品的物資充足;組織志愿者協會,為員工提供理發、送醫、緊急離滬等服務;組織了鵲橋會、電競比賽、健身比賽等線上活動,充實員工居家生活。此外,寧德時代還為員工提供了EAP服務,為員工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

3多方協同 打響供應鏈保衛戰

此次疫情給各大汽車企業帶來的不僅是停工停產的挑戰,更有供應鏈短缺的挑戰。即便人手到位,沒有零部件,也無法保障正常生產。為解決零部件供應的問題,車企、零部件企業以及政府均采取了多項舉措,確保產業鏈、供應鏈通暢有序。

上汽乘用車供應商上海三立匯眾采取了零部件團購模式,聯系運輸物流公司,以三立匯眾為轉運點,安排其余企業運送貨物,再一同發往上海,盡可能保證運力的同時節約成本。捷氫科技則選擇與同行企業共享市外物流集運,將全國原材料集中到常熟集散點,通過持有通行證的貨運車輛往返廠區和常熟集散點的方式來運輸原材料。

據了解,安亭鎮作為重要物資應急保供中轉站,現已打通上海、杭州、寧波、南京等長三角地區零部件雙向運輸通道,確保每天30輛20噸以上車輛的中轉需求。其中,上汽安吉物流承擔了建設運營工作,以全程閉環裝卸貨的方式保證防疫安全。

進出口方面,嘉定海關通過建立“白名單”企業溝通群、收集企業遇到的問題清單等方式,切實了解企業需求、解決企業困難,已先后為30余家車企及上下游企業提供精細化通關監管服務,涉及近千批次汽車產業鏈物料,總值達2.6億元。

博世中國總裁陳玉東近日在博世中國2022年度線上發布會上表示,3月以來,博世在長三角的工廠堅持封閉生產,目前產能已恢復30%~75%。不過,陳玉東表示,博世的一級供應商共40余家,其中30多家均已復工復產,但上百家二三級供應商中仍有多數未能復工復產。

重點企業紛紛復產復工,小微企業卻仍處于停工狀態,這不僅會影響產業鏈生產,更會讓小微企業面臨“夭折”風險。陳玉東便稱,博世的一家五級供應商是上海某涂層企業,這家企業不復工,某個汽車零部件的特殊化學物質便涂不了,對整個產業鏈生產影響甚重。

環環相扣的汽車產業鏈、供應鏈之中,必須關注到如毛細血管般重要的中小供應商們的生存狀態。為此,陳玉東呼吁,放開白名單,改為“有條件復工(滿足疫情復工條件)的企業,可以恢復生產”;從封閉生產改為點對點辦公。針對中小微企業面臨的生存風險,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于武強調,全產業鏈中的整車企業必須起到拉動作用,幫助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理想汽車董事長李想也曾指出,汽車品牌除了解決自己眼前的零部件供應問題外,對于中小零部件供應商的生存問題也要分析和排查,并提供果斷援助。(張奕雯)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