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房產 > 正文

一季度樓市逐步趨穩 百強房企業績同比腰斬

2022-04-19 10:39:35來源:央廣網  

4月18日,國新辦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0.7%;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3.1億平方米,同比下降13.8%;商品房銷售額2.97萬億元,同比下降22.7%。

從市場數據來看,房地產行業在一季度受到疫情反復等因素影響,呈現下行趨勢,總體修復進程較緩慢。但值得注意的是,穩增長仍是當前經濟工作的重點,宏觀政策實施力度正在進一步加大。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在發布會上表示,隨著多地適度放開限購、限售,降低公積金使用門檻,加快購房審批等,部分城市的住房需求有所釋放,銷售面積的降幅有所收窄;下階段各地堅持房住不炒,持續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完善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積極滿足合理住房需求,全國商品房銷售下行的態勢可能得到緩解;隨著長租房市場不斷完善,保障房建設加快推進,房地產市場有望逐步趨穩。

市場:逐漸轉為企穩

從商品住宅銷售情況來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1-3月份商品住宅銷售面積下降18.6%,銷售額下降25.6%。“一季度房地產市場面臨較大的壓力,”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指出,“包括一些既有政策的效應還沒完全釋放、房企和購房者的信心偏弱、疫情等帶來了新的干擾。”

價格方面,據中指研究院統計,2022年一季度,全國100個城市新建及二手住宅價格累計分別上漲0.06%和0.18%,較2021年同期分別收窄0.71個百分點和0.87個百分點,其中新建住宅價格累計漲幅為近七年同期最低水平。

各梯隊中一線城市率先呈現企穩態勢,其新建及二手住宅價格累計漲幅居各梯隊城市首位,分別上漲0.15%、0.56%,較2021年四季度均由跌轉漲;三四線城市則表現相對低迷。

北京作為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一直保持相對穩健;不少房企在3月加快了推盤節奏,新建商品住宅供應規模環比增長,同時隨著信貸環境改善以及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北京多個新房項目案場客戶到訪量逐步回升,成交規模也漸趨穩定。

3月出臺“十九條”樓市新政的鄭州,也出現了到訪量和去化量環比明顯增長,顯現出新政對于穩定房地產市場預期、提振市場信心、力促房地產市場良性循環起到了積極作用。

“整體來看,2022年一季度,全國房地產市場呈現出企穩后的橫盤態勢。”中指研究院在分析中指出,樓市政策風向持續轉暖,但因新冠肺炎疫情反復,部分城市房地產市場恢復節奏在一定程度上被打斷。

對于第二季度的市場表現,中信建投認為市場下行預期短期內難以改變,自發回暖仍需時日,預計二季度的銷售將繼續處于低位盤整狀態。

中指研究院指數事業部分析師孟新增的觀點則相對樂觀,他認為:“短期來看,購房需求并未消失,信貸環境和調控政策持續改善下,購房者預期和置業信心有望逐漸企穩,二季度全國商品房銷售規模同比降幅有望收窄,但市場恢復節奏仍有賴于疫情的有效防控和政策的發力程度。”

企業:百強房企業績同比腰斬

從企業層面來看,克而瑞數據顯示,一季度百強房企整體業績規模同比大幅降低47%,超8成的百強房企累計業績同比降低,其中近4成企業的降幅高于50%。

其中,中梁控股的一季度業績同比降幅就超過了50%,根據業績公告,中梁控股2022年1-3月累計合約銷售額為216億元,而去年同期合約銷售額達到480億元,同比降幅達到55%;另外其合約銷售均價也從去年一季度的1.29萬元/平方米下跌至今年的1.01萬元/平方米。

同樣披露了一季度業績報告的新城控股2022年1-3月共錄得合同銷售金額約310.60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7.44%。連續兩年銷售額負增長,新城控股在今年3月底的業績會上沒有透露今年的具體銷售目標,僅表示今年可售貨值不少于2800億。

十強房企也大多表現不佳,以金地集團為例,克而瑞數據顯示其2022年一季度合約銷售金額約為455.0億元,2021年同期則達到了686.5億元,也就是說金地今年一季度業績同比下跌達33.7%。

各梯隊銷售門檻隨之進一步下行,TOP10房企銷售操盤金額門檻僅為333億元,較去年同期降低45.2%。TOP30房企銷售操盤金額門檻為120億元,較2021年降低56.4%,并低于2020年TOP30銷售門檻。而TOP50和TOP100房企的銷售操盤金額門檻為72.3億元和27.4億元,同比降幅達49.5%和47.5%,且僅略高于2020年同期。

不止表現在銷售業績上,房企融資、投資等也進入了深度調整期。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房企發債1733億元,同比下降43%,降幅較2021年同期擴大20個百分點;同時一季度境內外債券融資到期債務規模約2521億元,房企償債壓力仍然較大。

銷售、融資均出現下降,房企資金壓力較大,拿地較為謹慎,疊加集中供地節奏變化和多地疫情反彈影響,土地成交量明顯不及去年同期。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3月份,全國房地產土地購置面積同比下降41.8%。據克而瑞監測,一季度百強房企僅27家有新增拿地,百強房企拿地總量同比下滑90%。其中,華潤、保利、萬科、中海等龍頭房企一季度拿地建面同比跌幅均超過了70%。

政策:暖風頻吹,促進房地產健康發展

在房地產市場持續下行的情況下,一季度中央多部委表態穩地產。4月11日,證監會、國資委及全國工商聯發布《關于進一步支持上市公司健康發展的通知》,提出堅持“房住不炒”,依法依規支持上市房企積極向新發展模式轉型,加強自身風險管理,密切關注市場形勢和行業變化,嚴格防范、妥善化解各類風險,促進房地產行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4月15日,央行宣布于2022年4月2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對此,中指研究院指數事業部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指出,降準有利于增加市場資金流動性,購房者、企業端的合理資金需求有望得到更好的支持,對房地產市場形成一定利好,同時宏觀政策發力對穩定市場預期也將產生積極效果。

針對市場需求減弱的問題,各地正在因城施策,優化調控政策。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在4月14日的2022年第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上表示,3月份以來,全國已經有一百多個城市的銀行根據市場變化和自身經營情況,自主下調了房貸利率,平均幅度在20個到60個基點不等。

同時,還有不少城市調整了首付比例、限購、限售等方面的政策,包括一些省會城市。例如蘇州在4月11日調整限售及限購政策,二手房限售5年調整為3年;非本地戶籍在蘇州買房,社保(個稅)累計滿2年即可,不再需要3年內連續繳滿2年;外地人賣房后2年內無需社保或稅單可直接購房。

“隨著更多城市優化調控政策,市場預期或逐漸改善,部分熱點一二線城市市場有望率先恢復,但市場的恢復節奏仍有賴于疫情防控的效果。”中指院分析人士指出。

對于行業今年的預期,億翰智庫指出,從各房企的態度來看,多數均認為地產行業將在2022年下半年迎來轉機。在實現合理管控后,行業會慢慢步入正軌,實現更健康、更長遠的發展。(記者 門庭婷)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