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遲遲未能推出爆款新品?李子園董秘:做新品是漸進的過程,公司規模尚小對品牌支持有限

2023-05-18 15:14:29來源:ZAKER財經  

一瓶甜牛奶,一代人記憶。憑借著 " 甜牛奶 " 這一單品,李子園(605337.SH,股價 24.08 元,市值 73.06 億元)從浙江金華出發,一步步走向全國并在 2021 年 2 月成功登陸資本市場。


(資料圖片)

自李子園上市以來,外界對其 " 營收過于單一 " 的討論就始終不絕。為了尋找新的增長曲線,近幾年間,李子園先后推出了多款新品,但截至目前仍沒有一款新品取得明顯突破。

5 月 17 日下午,李子園 2022 年度股東大會結束后,公司董秘程偉忠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直言,新品做起來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下子有個爆款,公司的新品拓展仍將圍繞主業。

" 因為我們規模還比較小,能夠給(新品)品牌的支持比較少,能夠去做品牌的資源也有限,主要還是靠線下慢慢去鋪,慢慢去推……我們肯定不會跟動不動就幾十個億廣告投入的一二線品牌去比,盲目去做是不現實的 ",程偉忠說道。

李子園 2022 年度股東大會現場。 圖片來源:每經實習記者 黃海 攝

解析存貨增加:預計奶粉價格走高,提前儲存量較多

以 " 甜牛奶 " 單品為主的含乳飲料業務是李子園的絕對核心。

李子園今年 5 月披露的一份債券募集說明書顯示,2020 年至 2022 年間,含乳飲料銷售收入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96.90%、97.45% 和 97.18%,其中甜牛奶乳飲料系列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為 90% 左右,為公司收入及利潤的主要來源。

依賴單一產品的優劣勢明顯。李子園在 2022 年財報中坦言:從中短期看,大單品銷售策略將有助于公司樹立品牌形象,快速拓展新市場,提高市場占有率;然而從長期看,如消費者偏好、市場競爭環境、法律法規等市場因素發生重大變化,將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較大影響。

從 2022 年度報告中也可窺見 " 甜牛奶 " 對公司業績的影響程度:2022 年間,李子園的含乳飲料的產銷量分別同比下滑 8.65% 和 8.06%。受此影響,盡管李子園在去年三季度對相關產品推行了從 6% 到 9% 不等的提價措施,卻依舊沒能幫助公司在報告期內實現收入與利潤的增長。

財報顯示,2022 年,李子園實現營收 14.06 億元,同比減少 4.5%;實現歸母凈利潤 2.21 億元,同比減少 15.8%;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 1.88 億元,同比減少 22.95%。

直至今年一季度,提價對利潤端的影響才逐漸體現出來。2023 年一季報顯示,當期公司營收合計 3.45 億元,同比增長 1.11%;歸母凈利潤 5919.76 萬元,同比增長 44.97%。李子園在財報中表示,利潤增長主要因 2022 年 7 月 1 日開始對部分產品提價和報告期內部分原材料價格同比下降,同時報告期內銷售費用同比下降所致。

存貨方面,財報顯示,2022 年李子園的存貨金額同比增長了 58.92% 至 2.90 億元。股東大會上,李子園財務總監孫旭芬對外界關注的存貨問題予以回應,其表示存貨增加 " 主要是奶粉的庫存量增加了,當時我們預計奶粉的價格會持續走高,所以儲存了比較多的奶粉。"

李子園方面的回應間接解釋了公司采購金額的變化原因。財報顯示,當期公司內容物的采購金額合計 5.86 億元,較上年同期的 4.32 億元增加了 1.54 億元。

何時會有第二個大單品?

從奶咖、乳酸菌飲料、酸奶飲品到椰奶、電解質水……近兩年來,李子園在新產品領域的嘗試不斷,但上述產品均未在消費市場激起較大水花。

2022 年財報顯示,報告期內,李子園乳味風味飲料、復合蛋白飲料以及其他產品合計總營收僅 3944.12 萬元,尚不及含乳飲料營收的零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李子園的淘寶天貓旗艦店內,除了甜牛奶乳飲料產品外,公司其他新品銷量最多僅百余單,部分鏈接甚至 0 人下單。

談及當下新品推廣進度緩慢的問題,程偉忠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每個企業來說," 推新品 " 都是一件需要時間的事情。" 一定要有一些新的東西去刺激,然后吸引一些新的消費人群,但是做起來的話可能要通過幾年的培育才會慢慢有一定的基礎。"

" 其實(新品)做起來還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也不可能一下子有個爆款 ",程偉忠直言," 我們肯定不會跟動不動就跟幾十個億廣告投入的一二線品牌去比,盲目去做是不現實的。"

談及未來的打法規劃,程偉忠介紹稱,在整個食品行業偌大的市場中,僅有十幾億營收的李子園規模相對比較小,所以目前公司還是圍繞著李子園總品牌,圍繞著主業做一些拓展。同時因為規模限制,能給品牌的資源也有限,所以主要還是靠線下慢慢去鋪、慢慢去推。

在程偉忠看來,一款新品做出幾千萬的銷售額是 " 很簡單 " 的事情,一個新品做到兩三個億或三至五個億才算是基本成功。" 這么多客戶大家配一點、試銷一下可能幾千萬就進去了,但是還是要看后續的回轉。"

食品飲料行業,大部分公司都是以經銷為主,直銷為輔。據程偉忠介紹,李子園與經銷商合作多年,一些核心的經銷商粘性較大,整個利潤空間也可以。其中,年合作額 50 萬元以上客戶所貢獻的銷售額已經占到了總銷售的 70% 或 80% 以上。

談及近兩年間經銷商數目的變化,程偉忠解釋稱,公司在全國化過程中,在包括北方的很多區域進行了招商。不過因為疫情管控、整體銷售市場不景氣,加上部分經銷商銷售規模本身就小,因此部分經銷商顯得粘性不夠。" 有些主動改行,有些因為達不到公司指標的要求,我們也做一些主動的調整。"

浙商證券在最新發布的研報中給出一組數據:2023 年一季度,李子園增加了 15 個經銷商,但同期公司又淘汰了 193 家經營效益較差的經銷商。

程偉忠介紹,公司在選擇經銷商時會考慮幾個維度:首先經銷商需要適合做食品飲料,有一些渠道資源;其次,要有業務開拓能力;再者,自己要有配送能力。

" 因為我們到新的市場、新的區域去,其實品牌影響基本為零,所以我們合作并成功的概率其實肯定是會低一點……很多我們不合作的(經銷商)大部分都是幾萬、十幾萬(合作額)這一些比較小的。"

謀劃產能擴張

今年 4 月 20 日,李子園再融資事項獲上交所通過。

公司最新披露的募資說明書顯示,擬募資不超 6 億元用于 " 年產 15 萬噸含乳飲料生產線擴產及技術改造項目 " 及補充流動資金。

上述募投項目實施主體實為李子園在金華的生產基地,輻射華東地區主要市場,近年來生產壓力較大,產能利用率超過 125%,產能瓶頸帶來的限制日益凸顯。

李子園在募資說明書中指出,公司的金華生產基地作為公司建成時間最早的生產基地,產線設備較為老舊,采用二次滅菌生產工藝能耗較高,同時產線也較為傳統,自動化程度低,無法滿足現代食品制造業的要求,亟待改造升級。

近幾年來,擴產幾乎成了李子園的 " 常態 "。隨著江西、河南、云南等地的生產基地紛紛落地投產,截至目前,李子園已在浙江金華、江西上高、浙江龍游、河南鶴壁以及云南曲靖擁有五個生產基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公開資料發現,李子園部分擴產項目較最初的計劃相比有所變更。比如云南李子園 "7 萬噸含乳飲料生產項目 ",據李子園介紹,項目實際建設產能為 5 萬噸,已基本滿足目前情況下西南地區的市場需求。

云南李子園項目剩余資金被定向用于江西 " 年產 10 萬噸食品飲料生產線擴建項目。" 據李子園披露,該項目計劃 2023 年建設完成并進行試生產,滿產狀態下的承諾效益為年均凈利潤 7000 萬元。

" 其實我們幾個產能前幾年就做了規劃,根據市場的情況可能我們節奏上會慢一點 ",談及當前的產能情況,程偉忠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未來兩三年,按照現在的規模產能,如果全部達產的話,基本上可以增加一倍的產能。新增產能有一個爬坡的過程,至少能夠滿足兩三年的需求。

每日經濟新聞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