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環球關注:假央企“放衛星”!甘肅 350 億氫能項目,規模是全球最大在建項目的 10 倍……專家稱這些數據是在侮辱大家的智商

2023-06-30 20:09:31來源:ZAKER財經  

成立僅 9 天的中廣通科技(酒泉)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廣通酒泉)公布 350 億規模氫能招標項目,6 月 26 日、27 日引發資本市場爆炒氫能概念股。

然而,《每日經濟新聞》調查發現,如此巨大項目的招標方竟然是假國企,6 月 29 日中午獨家刊發《甘肅 350 億氫能項目招標方竟是假國企!權威人士:國家電投旗下沒這公司》。

報道刊發 3 個小時后,國家電投發布聲明:" 近期網絡發布的某 4GW 光伏離網制氫項目 EPC 總承包招標,其招標人中廣通科技 ( 酒泉 ) 有限公司非我集團下屬公司,其發生的招投標等一切行為和發布的項目均與我集團無關。" 官方公告證實了每經的報道。


(資料圖)

圖片來源:國家電投官網

6 月 30 日,甘肅酒泉肅州區政府發布聲明:終止該項目,將認真調查發改等部門在項目備案等環節是否存在違規問題,進一步規范項目審查程序。

圖片來源:醉美肅州客戶端

這短短幾天時間,這場招標攪動資本市場、引得央企發聲撇清關系、地方政府公開終止項目,招標方究竟是何方神圣?

隨著調查的深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招標方和項目本身疑點重重,更多的問題浮出水面。

名片上公司地址實為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提醒要 " 謹慎 "

中廣通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又名中廣通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廣通科技(酒泉)有限公司的 100% 控股母公司。這到底是什么樣的企業,每經記者奔赴實地一探究竟。

前灣一路 1 號 A 棟 201 室是虛擬地址,實際該地為前海 e 站通政務服務中心

6 月 29 日,記者來到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區前灣一路 1 號 A 棟 201 室(實際為虛擬地址,只有前海深港合作區前灣一路 19 號為前海 e 站通政務服務中心),這里是中廣通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發票地址,也是記者以咨詢人身份(下同)溝通時,中廣通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井維發來的個人名片上的地址。

實地探訪中,記者注意到一個細節,中廣通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發票地址用括號標注:入駐深圳市前海商務秘書有限公司。記者和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了解情況時得知,有很多公司在 201 室掛靠

每經記者通過 " 前海商秘 " 微信公眾號在線客服咨詢 " 前灣一路 1 號 A 棟 201 室是前海商務秘書嗎 ",客服回復稱 " 這個是托管地址,托管地址是屬于虛擬地址的 ",并肯定了記者 " 實際沒有這個地址?只有前海深港合作區前灣一路 19 號 " 的疑問。

記者來到 201 室,墻上標有 " 前海商務秘書 201" 的字樣。隨后,記者詢問該處工作人員:" 中廣通新能源 ( 集團 ) 有限公司的地址在這里嗎?這上面(名片)寫的是這里。"

工作人員看了井維的名片后提醒道:" 可以去樓下 108 查一下,它居然印這個地址,您謹慎一點。"

201 室門口標有 " 前海商務秘書 201" 字樣

記者按照指引來到 108 室,取號后以 " 業務往來 " 為由對中廣通新能源 ( 集團 ) 有限公司進行了咨詢。

該處工作人員按照上述名片對 " 中廣通新能源 ( 集團 ) 有限公司 "" 井維 " 等關鍵詞進行了查詢,沒有查詢到該公司的信息,隨后又查詢該公司是否改過名稱,也沒有查到信息。

記者在咨詢中了解到,之前有政策可以掛靠,地址掛靠是免費的,會有一些稅收優惠,這里是所有掛靠企業的掛靠地址,企業還會有一個實際地址。

記者通過企查查搜索到中廣通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并再次取號查詢代碼。工作人員查到了企業信息,截至 2021 年 11 月 11 日,該代碼所對應企業名稱為 " 中廣通能源控股(廣東)有限公司"。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家企業托管到 2021 年 11 月 11 日,此后就失聯了,沒有續約托管。我現在給你查到的企業實際地址截至 2021 年的 11 月 11 日,大概率搬走了,但是可以去看一下,這家企業現在是無效托管。"

中廣通能源控股(廣東)有限公司目前為無效托管

工作人員向記者確認,截至 2021 年 11 月 11 日,留在這里的信息顯示,該企業董事長并不是井維

員工在辦公室做飯董事長名片仍印著被點名的假冒國企

在發票地址撲空后,記者用企查查檢索到了中廣通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的地址——深圳市羅湖區南湖街道嘉北社區嘉賓路 2018 號深華商業大廈 2609。

中廣通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地址

隨后記者來到這里,出 26 樓電梯就看到寫有各公司名稱的樓層指引," 中廣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 被寫在第一個。來到 2609 室門外,透明的玻璃門后所掛企業名稱為 " 中廣通建設 ( 廣東 ) 集團有限公司 ",旁邊寫著 " 中廣通集團 ",與記者查詢到的上述企業名稱近似但不一樣。

" 中廣通集團 " 前臺

隨后,一名自稱負責 " 氫能源汽車采購 " 的工作人員接待了以咨詢人身份(下同)前往的記者,并表示董事長井維去云南出差了。

在此人介紹中,他們一直在云南、新疆等地做光伏和農業,包括:振興鄉村、農光互補、光伏制氫等。" 今天還在談采購氫能源車。"

據其介紹,公司在這里只有十幾個人,只是一個 " 窗口 ",主要人力都在云南、新疆等地,分布在全國各地有 5000 余人

每經記者在溝通中了解到,該公司自稱還和一些上市公司、私募基金、租賃公司有合作。" 我們后面有上市公司做支撐,私募基金提供資金,我們的氫能源車采購了以后要通過租賃公司出租,目前也在孵化上市公司。" 據其介紹,與上市公司合作容易快速成長,上市公司會為它們作指導和投資金。

在整個咨詢過程中,這家公司透露出一些并不尋常的地方,五點半左右有人在公司做飯,記者向工作人員詢問 " 你們這是在做飯嗎 ",得到了肯定的回復。辦公區彌漫著飯菜味,也有人時不時過來關注正在向工作人員咨詢的記者。

在隨后的溝通中,記者注意到一份 " 集中式光伏發電制氫儲能投資 " 合作協議,甲方為 " 中廣通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以及一份柬埔寨錳礦項目資料。

大廳桌子上擺放的資料

對于記者提到井維名片上寫的公司名稱和此地公司名稱不一樣的疑惑,該工作人員表示:"一個是建設,一個是能源,不是一個組。"

記者注意到,前臺處放有井維的名片,工作人員表示:" 這是以前的名片,是老的,新的沒做,這個還印錯電話號碼,他(井維)自己還不知道。"

值得一提的是,這張名片上印著 " 中廣通建設(廣東)集團有限公司 "" 中廣通供應鏈控股(廣東)集團有限公司 ",董事長為井維,后面這家公司正是此前國資委 " 中央企業公告的假冒國企名單匯總(第二批)" 中的企業之一。

名片中第二家公司為國資委公布的假冒國企

專家測算:這 1 個項目就完成 2025 年全國目標

根據招標公告,甘肅氫能項目計劃占地 10 萬畝,要建設 4GW 離網光伏,同時購置制氫設備 8638 臺 / 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多位專家和業內人士發現,招標數據十分夸張,從當前市場消納能力和運輸等諸多條件看,能否盈利要打上多個問號

氫能行業某企業負責人郭經理(化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8000 多臺的制氫設備采購量是非常龐大的訂單,現在整個市場的訂單可能都沒有那么多。" 這么多制氫設備,生產出的氫氣怎么去消納它,這些氫不可能拿到化工廠去燒,如果制成氫燃料電池或者綠氫,供給端和需求端相差太遠。"

8000 臺制氫設備是什么概念?國內能源領域某上市公司負責人王經理(化名)向每經記者透露:" 公司需要 4-5 年才能完成這樣的訂單目標。"

根據公開消息,我國 2023 年一季度的制氫項目招標和開工情況顯示,14 個項目將有 835MW 制氫系統出貨量。據公開數據,電解槽出貨情況是 2021 年 350MW 和 2022 年 776MW。而電解槽今年開售一個季度達到 835MW。

記者查詢到,當前主流的 1000Nm3/h 堿性電解槽,對應功率為 5MW/ 臺計算,2022 年電解槽的出貨量約為 155 臺。而今年一季度的出貨量為 167 臺。每臺堿性電解槽的市場價格約為 900 萬元。

按照當前市場價計算,8000 臺制氫設備,僅設備主體電解槽的采購金額就超過 700 億元。比招標公告上的投資規模擴大了一倍多。

另一位氫能專家向每經記者算了一筆賬," 如果 4GW 光伏發電全部用來制取氫氣,需要 800 臺電解槽運作,并不是 8000 臺。每臺電解槽每小時生產氫氣 1000 標方,800 臺則需要 800000 標方。每天最大按 8 小時工作就是 640 萬標方,一年按 300 天工作時間計算,這一項目便可以生產 192000 萬標方,以每標方氫氣 0.0899 千克進行折算,則年產綠氫約 17.26 萬噸。

按照 2022 年 3 月份發布的《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 年)》制定的發展目標,到 2025 年,我國可再生能源制氫量 10 萬 -20 萬噸 / 年。

這意味著,如果甘肅 4GW 光伏離網制氫項目投產,一個項目就可完成到 2025 年我國全部可再生能源制氫量目標。

"我感覺這些數據都在侮辱大家的智商。" 王經理向記者舉例,中石化的新疆庫車項目,一年綠氫的產量是 2 萬噸,總投資約 30 億,已經是國內甚至全球最大的在建項目。"甘肅的這個項目相當于 10 個中石化的項目規模。"

項目可疑:占地面積近 3 倍于建設地整體占地面積

甘肅氫能項目在多位行業人士看來疑點重重,主要困惑在于技術難題。

能源領域某上市公司管理層人士徐先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直言內心疑惑," 如果是并入電網制氫,這一項目的技術可行性還走得通,但該項目是離網制氫,技術可行性要打個問號。"

德邦證券研報顯示,根據電能來源的不同,可將可再生能源制氫技術分為并網型制氫、離網型制氫兩種。并網制氫是將風光機組產生的電能并入電網,再從電網取電的制氫方式, 主要應用于大規模棄光棄風消納和儲能;離網制氫是指將風光機組產生的電能直接提供給電解水制氫設備制氫,主要應用于分布式制氫。

"現在我國離網制氫的技術尚不能支撐這么大規模的項目。" 徐先生告訴每經記者,技術難點在于,風光發電具備不穩定性、波動性,但 " 電解槽這個主設備受不了這種折騰。" 此," 如何讓電解槽設備適應電源的波動性,是一個技術難題 "。

每經記者問及能否通過配儲來穩定電源,徐先生表示,儲能的確是能解決,但配儲成本高,比電站成本不知道高了多少倍,所以(完全靠配儲)在經濟性上不可行,只能起到輔助用電的作用。" 我國市場目前在找更加合理的模式,第一,研究電解槽如何能夠適應快速波動的電源。第二,盡可能少配儲能。"

關于計劃占地面積 10 萬畝,也存在疑點。

公告顯示,項目的建設地點位于酒泉市肅州區銀達鎮南壩村。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周大地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 縣市一級估計是沒有權限批這么大面積的土地的。工業用地不能隨便批,省里有統一的指標,需要走程序。"

而每經記者在肅州區人民政府官網查詢到,南壩村整體占地面積為 22 平方公里,相當于近 3 個南壩村所有占地面積

另外,除了前述專家所言," 如果 4GW 光伏發電全部用來制取氫氣,需要 800 臺電解槽運作,并不是 8000 臺 " 外,從另一個角度看,4GW 離網光伏項目能否帶動 8638 臺電解槽運轉?

一位氫能領域企業人士告訴每經記者:"4GW 指的是光伏電站容量,也就是發電場發電總功率是 4GW "。仍以當下主流的 1000Nm3/h 堿性電解槽,對應功率為 5MW/ 臺計算,8638 臺電解槽所需要的總功率就達 8638 × 5MW=43.19GW,這一數字遠高于 4GW 總功率。

以公告中制氫設備 8638 臺 / 套計算,4GW 夠用嗎?答案是否定的。

昨日(29 日),《每日經濟新聞》刊發《甘肅 350 億氫能項目招標方竟是假國企!權威人士:國家電投旗下沒這公司》后,多家央級媒體都聚焦這一事件,做出跟蹤報道,國家電投集團也公開發聲、當地政府終止項目,這一事件后續進展如何,敬請關注《每日經濟新聞》跟蹤報道。

記者 |潘婷 張懷水 實習記者 |周逸斐

編輯|蒲付強 陳星孫志成 易啟江

校對 |何小桃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每日經濟新聞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