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世界時快訊】二季度利潤明顯回落,湯臣倍健怎么了?

2023-07-05 17:14:44來源:ZAKER財經  


(資料圖片)

半年報業績預告發布后,保健品行業龍頭湯臣倍健股價驚現大跳水。今年一季報發布時,由于業績增速明顯,湯臣倍健曾一度暴漲。從暴漲到大跌不過短短幾個月,湯臣倍健怎么了?

二季度盈利回落 湯臣倍健股價驚現大跳水

截至 7 月 4 日下午收盤,湯臣倍健股價跌去 12.37%,報收于 21.25 元 / 股。

異動發生前一天,湯臣倍健發布公告稱,預計 2023 年上半年公司凈利潤為 13.63 億元至 15.72 億元,同比增長 30%-50%;預計同期扣非后凈利潤 12.68 億元至 14.87 億元,同比增長 18.55%-39.09%。

從數據上看,今年上半年湯臣倍健的業績穩中有升,公司股價為何卻大幅跳水?

二季度凈利回落或是關鍵所在。

湯臣倍健一季報顯示,期內公司實現凈利潤 10.30 億元,同比增長 55.27%;錄得扣非后凈利潤 9.95 億元,同比增長 46.06%。

以此估算,今年二季度,湯臣倍健的凈利潤約為 3.33 億元至 5.43 億元,扣非凈利潤約為 2.73 億元至 4.93 億元,盈利表現遠遠低于一季度。

有研究機構表示,湯臣倍健二季度呈現出的盈利表現與市場短期需求減弱、銷售費用增加有關。

光大證券認為,疫情集中爆發過后,一季度居民對免疫產品的需求快速上升,帶動湯臣倍健營收增長,隨著短期需求階段性釋放后,預計二季度營收增速回落。此外,湯臣倍健對線上渠道的進一步重視、疫情后線下渠道營銷活動開展正常化,帶動了公司銷售費用提升。

國盛證券也在最新發布的研報中提到,由于線下推廣活動恢復、線上渠道占比提升帶動費用率提升,預期湯臣倍健二季度銷售費用較高,扣非歸母凈利潤增速環比回落。

銷售費用難下行 未來仍可能侵蝕利潤

就湯臣倍健銷售費用蠶食利潤這一問題而言,當下只是歷史的重現。

由于保健品行業具有可替代性高、競爭激烈的特點,為了提升品牌知名度,提高市場占有率,業內很多品牌著力在營銷上發力,其中湯臣倍健尤甚。僅在廣告方面,早在 2006 年,湯臣倍健就簽約奧運冠軍劉璇為品牌的代言人;2010 年,湯臣倍健官宣姚明為品牌形象代言人;最近幾年,湯臣倍健分批簽約了多位明星代言人,包括但不僅限于運動冠軍谷愛凌、馬龍、汪順,流量明星蔡徐坤、鄧倫等。

在營銷上 " 豪擲千金 ",促使湯臣倍健的銷售費用一再攀升。根據財報,僅 2020 年至 2022 年短短三年間,湯臣倍健的銷售費用從 18.18 億元一路飆升至 31.69 億元,增幅達到 74.3%,銷售費用率也從 29.82% 提升到驚人的 40.31%,冠絕食品飲料行業。

然而,隨著銷售費用大幅增加,湯臣倍健的業績卻并未得到相匹配的提升。2020 年至 2022 年,湯臣倍健的營收從 60.95 億元增長至 78.61 億元,增幅遠低于公司銷售費用的攀升速度。不僅如此,在銷售費用蠶食利潤空間的影響下,湯臣倍健還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現象,公司 2021 年實現凈利潤 17.54 億元,但 2022 年卻僅錄得凈利潤 15.24 億元。

控制銷售費用是解決增收不增利的關鍵,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湯臣倍健的銷售費用下行的可能性不大。

按渠道劃分,湯臣倍健的銷售渠道分為線上和線下兩個部分,線下主要鋪設對象為藥店、診所、大型商超等,線上則主要是淘寶、天貓、京東等網購平臺。

線下渠道方面,湯臣倍健在近期開展的機構調研報告中透露:" 隨著藥店行業的連鎖化率提升、行業并購整合等,公司線下藥店渠道覆蓋門店數量每年均有一定程度增加。" 線上渠道方面,最近幾年湯臣倍健的品牌建設費用和平臺費用投入持續走高,為了提升品牌知名度、提高市占率,湯臣倍健坦言后續仍會保持穩定投入,并表示 " 預計未來兩三年內,公司銷售費用率保持在 35%-40% 區間,預計今年接近區間上限。" 根據上述信息,不難推測,未來一段時間,湯臣倍健的銷售成本仍有繼續上行的可能,盈利被銷售費用蠶食的問題仍將如影隨形。

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 研發能力有待增強

2022 年,湯臣倍健董事長梁允超曾提出要 " 向強科技企業轉型,持續打造就是不一樣的湯臣倍健‘硬科技’產品力和科技競爭力優勢。" 此前湯臣倍健 CEO 林志成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曾表示," 膳食營養補充劑行業上半場拼得更多是在營銷方面,下半場拼的就是技術能力、研發能力、產品能力。"

然而,就目前來看,湯臣倍健距離擺脫 " 重營銷、輕研發 " 的標簽仍然十分遙遠。以 2022 年為例,期內湯臣倍健的研發費用僅為 1.58 億元,不足當期銷售費用的 5%。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費者越來越重視身體健康,近年來保健品市場不斷壯大。據歐睿數據,2020 年我國保健品規模 2666 億元,至 2025 年預計市場規模達到 3200 億元。龐大的市場空間吸引了眾多玩家入局,市場競爭格局變得更加激烈。

天眼查顯示,近五年內,國內新增的經營范圍包含 " 保健品 " 的遷入、存續、在業企業在 10 萬家以上。另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 年版保健食品產業規劃專項研究報告》,近 3 年內發生了 37 起與保健品相關的融資事件,參與方不乏紅杉資本、真格基金、京新藥業、同創偉業等知名基金與企業。

隨著保健品行業市場競爭持續升級,消費者對保健品的認知逐漸深化,單純的 " 卷營銷 " 不再是保健品行業的制勝法寶," 卷產品 " 慢慢成為品牌脫穎而出的新路徑。

在此情況下,湯臣倍健或許需要表現出更加積極的轉型意愿,加大研發支出,建立起產品護城河,才能在行業變革浪潮下實現 " 加速跑 ",持續坐穩行業龍頭的寶座。

一個題外話:

此前鄧倫因偷稅漏稅遭到封殺,湯臣倍健旗下全資子公司佰傲藥業曾對鄧倫及其經濟公司提起訴訟。近期,新生代偶像蔡徐坤因私生活問題 " 塌房 ",但目前湯臣倍健并未做出反應,其官方微博首頁置頂仍是蔡徐坤代言產品的宣傳片。后續,湯臣倍健是否會像處理鄧倫事件一樣,對蔡徐坤提起訴訟?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