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華為手機殺回前五:高端市場硬杠蘋果,A 股供應商撐起折疊屏和芯片?

2023-08-05 21:08:54來源:ZAKER財經  

財聯社 8 月 5 日訊(編輯 劉越)自 2017 年以來,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告別高增長,進入存量博弈階段。在國內手機市場銷量持續下滑的情況下,華為則走出了一條漂亮的 " 上揚曲線 ",再次回到了舞臺中央。根據 IDC 最新發布的數據,2023 年第二季度國內手機總出貨量為 6570 萬臺,同比下降 2.1%。但華為手機逆勢同比增長 76.1%,以 13% 的市場份額重回國內前五,與小米并列。而去年同期其手機市場份額僅 7.3%,消失在前五大手機廠商之列。

對比前五名的其他品牌,華為是唯一取得增長的中國品牌,且增長幅度巨大,用 4G 手機在一眾 5G 手機中殺進了第一陣營。而華為的王者歸來,其實早有苗頭。上個季度,在國內手機廠商全線飄紅的背景下,華為就以 41% 的同比增速被廣泛報道。分析人士指出,彼時普遍認為暴漲是因為華為逐漸回到正常的產品節奏,去年在售機型太少而今年隨著新機陸續推出,銷量明顯提高。但不管是外界還是華為自身,都還是低估了國內手機消費者對華為的認可。高端手機市場成各家必爭之地

中國手機市場呈現 " 兩頭大,中間小 " 的趨勢,盡管中國智能手機整體市場持續呈現低迷狀態,但600 美元以上高端市場受到影響較小,份額從去年同期的 20% 漲到了今年第二季度的 23.1%,高端機型數持續增長,高端手機市場成為各家必爭之地。事實上,華為作為傳統的高端手機龍頭,從未真正淡出國內手機市場。今年 3 月,市場一度傳出華為將出售手機業務的傳聞,但華為方面回應,華為仍將加大對手機業務的投入,堅持建設高端品牌

IDC 表示,雖然依然受到外部限制,但憑借新品 P60 系列和折疊屏 Mate X3 系列的優異表現,華為在 600 美元以上高端市場上保持在第二位。今年 5 月,在華為手機創新科技媒體溝通會上,華為終端 BGCTO 李小龍曾透露近期兩款華為旗艦機的銷量,據其披露,華為 P60 系列登頂了中國 4000-6000 元手機價位段銷量第一,華為 MateX3 則登頂了折疊屏手機中國區銷量第一

▌在高端手機市場上 可能和蘋果硬杠的只有華為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前五大手機廠商中,只有華為和蘋果兩家廠商今年出貨量仍在同比保持增長,其中蘋果同比增長 6.1%,而華為過去兩個季度增長均超過了 40%。分析人士指出,可以預料的是,伴隨華為的產品節奏回歸正常,接下來的第三季度大概還會看到華為手機同比份額的 " 暴漲 "。但等到華為手機的基本盤逐漸回歸,華為可能就要面對其他對手的阻擊了,尤其是蘋果

分析人士認為,華為當初丟失的很大一部分高端手機用戶還都流向了蘋果,這一點也得到了華為終端 BGCEO 余承東的佐證。換言之,如果外部環境沒有發生大的變化,華為在高端市場上想要搶回更多的份額,與蘋果的競爭只會加劇。蘋果在過去一年多充分證明了在全球高端手機市場的統治力以及對用戶的吸引力,華為能不能在中國市場從蘋果懷中挽回用戶還是一個待解的問題。

而蘋果最新公布的三季度營收顯示,iPhone 收入 396.7 億美元,市場預期 398 億美元,不及預期。華為終端業務首席運營官何剛 3 月對財聯社記者表示," 五千元以上的市場份額,你會發現只要華為一發布新機,蘋果的市場份額就會波動 "" 在高端手機市場上,可能和蘋果硬杠的只有華為,我們應該是高端市場上最強的那一家。" 分析人士亦指出,華為目前依舊是大老虎,預計今年 9 月份的新品會再次對標蘋果。

目前二手手機回收市場中,保值率數據蘋果一枝獨秀,加權平均水平高達五成以上;其次就是華為,平均保值率在四成左右,其經典款的 Mate40PRO5G 機型能達到五成以上;其他國產手機品牌保值率普遍只有兩到三成,華為品牌力可見一斑。

華為高端機相關上市公司方面,從去年 9 月華為發布的 Mate50 的供貨商中 " 可見一斑 "。國產 OLED 龍頭企業維信諾為華為 Mate50 系列供應柔性 AMOLED 屏,是其首次供貨華為高端機型 Mate 系列。中京電子在互動平臺表示,間接向華為 MATE50 及 P50 系列智能手機提供配套產品服務,間接向華為提供剛性與柔性 PCB 產品服務。安利股份在互動平臺表示,提供少量電子產品類聚氨酯復合材料用于華為 mate50 手機配件材料的試產,但銷售占比較小。

但值得注意的是,微信公眾號 " 芯師爺 "6 月文章《一年要賣 4000 萬臺的華為手機,芯片供應有何變化?》指出,即便華為在中國市場的增速有所起色,但這是建立在 " 起點較低 " 的基礎上,2022 年,華為在中國的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已跌至 10% 左右,即使華為 2023 年年銷量若按預期做到了 4000 萬,距離其曾到達的市場巔峰距離也還很遠 --2019 年華為達到了 2.4 億臺出貨量。相比現狀,華為的器件供應鏈還要進一步強健,才足以支撐其進一步成長。

▌華為幾乎是唯一賺錢的折疊屏國產廠商 折疊屏研發幾乎全部采用本土產業鏈

折疊屏或許是沉寂的手機市場中難得的一抹亮色,而華為占國內折疊屏手機的半壁江山。2023 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銷量下滑 14.2%,但折疊屏手機暴增 64%,達到了 250 萬臺。根據 DIGITIMESResearch 的數據,全球可折疊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可能會從 2022 年的 1830 萬部增長到 2024 年的 4520 萬部。

華為折疊屏手機連續三年在國內市場上銷量排名靠前,去年全年的市場份額更是達到了 51.3%。分析人士指出,華為、榮耀、OPPO、vivo 等國內知名的消費電子廠商幾乎都已入局折疊機,但目前國內折疊屏市場,華為幾乎是唯一賺錢的國產廠商。其他幾家基本都還處于凈投入階段,除去各種營銷支出后,都還不賺錢

行業人士認為,在折疊屏領域中,全球頂尖的廠商還屬華為和三星,國內市場華為有著絕對的優勢,是想要嘗試折疊屏用戶的不二選擇,剛好蘋果缺少此類產品,從而使得華為憑借折疊屏重回銷量榜前五。不過,臺灣電子時報近日報道援引供應鏈人士指出,蘋果已儲備多項技術,或將會從平板電腦著手進入折疊屏陣營,最快 2026 年會發布。

華為 5 月將 MateX3 的出貨目標從之前設定的 147 萬臺修改為超過 300 萬臺,平安證券研報指出,MateX3 系列作為華為時隔兩年最新推出的橫向內折折疊屏手機,硬件端通過結構優化及用材創新進一步實現輕便化突破,相關增量零部件廠商有望受益。從供應鏈的角度,折疊式手機面板、結構件(轉軸)、蓋板、系統等升級較大,包括京東方 A、維信諾、長信科技、歐菲光、凱盛科技、斯迪克等、三利譜、長盈精密和精研科技等上市公司。其中,精研科技目前具備折疊屏手機轉軸用 MIM 零件及轉軸 ( 鉸鏈 ) 組裝的量產能力,已經為頭部品牌客戶的多款折疊屏手機進行研發及批量供貨。此外,利和興第一大客戶為華為,公司的 OLED 柔性屏覆膜設備,主要用于將覆蓋保護膜和散熱膜覆蓋于 3D 曲面的 OLED 柔性面板上。但亦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華為在折疊屏的研發上幾乎全部改用本土產業鏈這也意味著產品的研發周期和成本將被拉長。比如 MateXS2 上的那塊出自凱盛科技的 UTG 玻璃蓋板,凱盛科技方面曾表示," 早在兩年前華為就派出技術研發團隊進駐公司,雙方合力完成相關的研發工作。"

▌華為高端機迭代有望恢復正常 新的供應鏈或已基本走通 梳理 A 股芯片潛在供應商名單

華為手機高端產品迭代持續進行。中航證券劉牧野 6 月 4 日發布的研報指出,2023 年華為新品的迭代有望恢復正常,一年推出兩款高端旗艦。且從華為歷代旗艦機的演進路徑來看,Mate 系列芯片比 P 系列高一代,今年下半年即將發布的 Mate60 系列將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6 月有供應鏈人士透露,華為年初將今年手機出貨量目標設為 3000 萬部,但隨著銷量回暖,市場需求增加,華為順勢將今年手機出貨量目標調至 4000 萬部,增幅超過三成。" 芯師爺 " 文章指出,華為手機此前停滯增長原因在于芯片供應問題沒有解決,此番上調手機出貨目標,一方面,這意味著華為手機新的供應鏈已基本走通,可支撐華為手機大量出貨,華為手機市場有望逐步回暖。另一方面,華為手機現狀說明其在中國市場仍受到持續歡迎。

據芯師爺觀察,華為在芯片領域的供應主要有三大變化,一是此前華為手機 SoC 芯片主要由海思自研的 SoC 芯片供應,目前改由高通和聯發科(MTK)供應的 4G 芯片替換;二是華為提高了國內芯片供應商占比;三是華為在加快自研器件步伐,提升器件的自助率。華為多管齊下,重建了新的其手機芯片供應鏈。

中航證券建議關注哈勃投資的業務布局,被投資公司或有望得到技術扶持或訂單的導入,如杰華特、源杰科技、長光華芯等。此外,華為欲實現 5G 回歸,需要實現手機鏈各環節的自主可控,關注存在替代機遇的潛在供應商。建議關注:思特威( 23Q1 已實現 5000 萬像素超高分辨率的 CIS 產品的小規模量產,可滿足旗艦智能機主攝、前攝、超廣角和長焦等需求 ) 、希荻微、力芯微、艾為電子、創耀科技、南芯科技、華力創通等。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