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22 家公司財報,收入幾乎全部增長!

2023-08-24 11:29:19來源:ZAKER財經  

文 | 三言科技,作者 | DorAemon

進入 8 月以來,各個上市公司陸續公布了 2023 年第二季度以及 2023 年上半年財報。

有趣的是,筆者查看了二十余家公司的最新財報發現,今年二季度或者上半年,很多公司業績都呈現營收或者凈利潤同比增長,甚至營收凈利潤同比雙增長局面。


(資料圖片)

那么,這不禁令人好奇,這些公司業績增長的原因是否有共同點呢?于是今天筆者決定對比一下 22 家上市公司二季度財報,嘗試找到他們業績增長的共同點。

這 22 家上市公司有阿里、京東等電商巨頭,也有百度、快手、金山等知名互聯網企業,還包括康師傅、統一、安踏等零售企業。

受益于非廣告業務的公司

金山辦公

2023 上半年,金山辦公營業收入 21.72 億元,同比增長 21.25%;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 5.99 億元,同比增長 15.32%。

上半年,金山辦公實現了營收和凈利潤雙增長,這主要得益于公司主營的訂閱業務增長。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金山辦公訂閱業務總體收入 16.79 億元,同比增長 35%,該部分業務占金山辦公總收入的 77%。

金山辦公在財報中表示,訂閱業務的增長主要因為公司在人工智能上的變革,發布基于大語言模型的智能辦公助手 WPS AI。

微盟

2023 年上半年,微盟總收入為 12.1 億元,同比增長 34.5%;經調整凈虧損 2.54 億元,同比大幅收窄 55.2%。

微盟在今年上半年實現了營收同比增長超三成、凈虧損大幅收窄超五成的好成績。而微盟營收增長主要受公司主營的 SaaS 業務和商家解決方案業務收入增長所影響。

今年上半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 227588 億元,同比增長 8.2%;全國線上零售額同比增長 13.1%。受此利好,微盟 SaaS 業務收入 7.06 億元,同比增長 21.4%;商家解決方案業務收入 5.04 億元,同比增長 58.3%。

今年上半年起,越來越多的商戶對數字化解決方案需求增高,因此帶動了微盟業務增長。

新氧

2023 年上半年,新氧公司總營收 7.22 億元,同比增長 18.50%;凈虧損 1242.40 萬元,虧損幅度同比縮大幅縮小 87.55%。

新氧方面解釋公司營收增高原因稱,主要是受線上非手術項目訂單量同比增長 25.6% 所影響,同時,線上非手術項目 GMV 同比增長 51.6%。

泡泡瑪特

2023 年上半年,泡泡瑪特營收 28.14 億元,同比增長 19.3%;經調整凈利潤 5.35 億元,同比增長 42.3%。

上半年泡泡瑪特不僅營收和凈利潤雙增長,今年上半年凈利潤更是超過了去年全年。這主要是因為一方面泡泡瑪特仍然深受消費者喜愛;另一方面則是公司海外業務保持高速增長。

今年上半年,泡泡瑪特中國內地新增注冊會員 438.4 萬人,累計會員總數突破 3000 玩;此外,泡泡瑪特 IP 表現依然良好,SKULLPANDA、MOLLY 和 DIMOO 幾個 IP 收入均超 3 億元。并且設計師團隊 PDC 推出的小野實現收入 1.09 億元,同比增長 191.3%。

海外業務方面,今年上半年泡泡瑪特港澳臺以及海外收入達到 3.76 億元,同比增速 139.8%;經營利潤 7889 萬元,同比增長 183%。

交個朋友

前不久,交個朋友發布了上市后首次財報。

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交個朋友營收 4.33 億元,較去年同期的 1.37 億元增長 215.5%;經調整凈利潤約 9463.5 萬元,同比增長 1798%。

交個朋友今年上半年不僅營收大幅增長,凈利潤更是暴增近 18 倍。取得如此佳績的主要原因是今年起,交個朋友開始進行多平臺布局,不再局限于僅在抖音一家直播。

今年 618 期間,完成了抖音、淘寶和京東三大平臺直播布局,而且打造了多個垂類賬號,涵蓋酒水、美妝、運動戶外等。

而正是受跨平臺運營影響,交個朋友新媒體服務業務板塊收入暴漲。財報顯示,新媒體服務業務收入為 3.92 億元,較去年同期的 5290 萬元暴增 640.7%;而該板塊收入占集團總收入 90.5%。

京東

今年第二季度,京東營收 2879 億元,同比增長 7.6%;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 66 億元,同比增長 50%;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 86 億元,同比增長 32.31%。

今年二季度京東營收小幅增長,而凈利潤大幅增長,主要得益于公司物流業務漲幅較大、新業務扭虧為盈。

今年二季度,京東物流總收入 410.33 億元,同比增長 31.21%,同時,其經營利潤 5.1 億元,同比增長 1316.67%。新業務收入 43.16 億元,同比下降 31.11%,而經營利潤扭虧為盈,本季度利潤 10.61 億元,經營利潤率 24.6%,去年同期為虧損 20.32 億元。

吉利汽車

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車營收 731.8 億元,同比增長 25.8%;凈利潤 15.7 億元,同比增長 1.3%。

吉利汽車上半年營收增長較為明顯,主要得益于公司旗下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高。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車累計總銷量 69.4 萬輛,同比增長 13.1%。其中,新能源產品銷量 15.8 萬輛,同比增長 43.9%,并且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達到 22.7%。

但受市場競爭加劇因素影響, 吉利汽車毛利率下跌至 14.4%,并且吉利汽車上半年研發投入同比增長 62.8%,進一步推高成本,使得其凈利潤漲幅不高。

理想汽車

今年二季度,理想汽車營收 286.5 億元,同比增長 228.1%,凈利潤 23.1 億元。

理想汽車營收大幅增長,并且已經實現連續三季度盈利,走在了中國造車新勢力前列。公司營收增高主要受交付量增加所致。

今年二季度,理想汽車交付量 86533 量,同比增長 201.6%;而今年上半年理想汽車交付量更是達到 13.8 萬輛,同比增長 130.3%。

同時,理想汽車毛利率也保持持續增長態勢。今年二季度,理想汽車毛利率為 21.8%,去年同期為 21.5%。這說明理想汽車盈利能力越來越強。

以上幾家公司的業績增長,主要是受公司的非廣告業務增長影響所致。

受益于廣告業務的公司

百度

2023 年第二季度,百度實現營收 341 億元,同比增長 15%;歸屬于百度的凈利潤為 52 億元,同比增長 42%。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歸屬于百度的凈利潤為 80 億元,同比增長 44%。

第二季度,百度營收凈利潤雙增長,其中,凈利潤更是增幅超過四成,這主要是受該季度內百度核心收入表現較好影響。

第二季度,百度核心收入 264 億元,同比增長 14%。核心經營利潤同比增長 27%,經營利潤率為 25%。其中,公司核心的在線營銷收入 196 億元,同比增長 15%;非網絡營銷收入 68 億元,同比增長 12%。百度核心在經營中產生了約 97 億元凈現金流。

藍色光標

今年上半年,藍色光標營收 219.89 億元,同比增長 31.5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2.85 億元,同比增長 3303.0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 2.63 億元,同比增長 10.14%。

今年上半年,相較于藍色光標取得營收同比增長超三成的表現,其凈利潤暴增 33 倍著實令人驚訝。不過,凈利潤暴漲主要是因為去年同期基數太低。據財報,2022 年上半年,藍色光標歸母凈利潤 837.43 萬元。

不過,今年上半年藍色光標營收和凈利潤增長,也主要受到廣告業務增長所致。今年上半年,公司國內業務營收 61.14 億元,同比增長 29.03%。此外,藍色光標上半年出海業務漲勢強勁,同比增長 32.60%;并且出海業務占營收比重達到 72.14%。

愛奇藝

今年第二季度,愛奇藝營收 78 億元,同比增長 17%;GAAP 和 Non-GAAP 運營利潤同比分別增長 385% 和 129%,凈利潤為 3.652 億元,而去年同期虧損 2.14 億元。

愛奇藝今年二季度營收和凈利潤雙增長,同時,凈利潤實現同比扭虧為盈。這主要是得益于公司的廣告收入強勁增長。

今年第二季度,愛奇藝在線廣告服務營收 15 億元,同比增長 25%;此外,愛奇藝會員服務營收 49 億元,同比增長 15%;日均訂閱會員數 1.11 億,較去年同期增長 13%。

內容發行和其他收入在第二季度實現營收 5.53 億元和 8.07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 15% 和 16%。

B 站

今年第二季度,B 站營收 53.04 億元,同比增長 8%;毛利潤同比增長 66%,調整后凈虧損大幅收窄 51%。

二季度,B 站營收小幅增長,并且凈虧損大幅收窄的成績主要受廣告業務收入增長所影響。今年第二季度,B 站廣告收入達到 16 億元,同比增長 36%。此外,二季度 B 站電商類廣告收入同比增長超 140%。

今年二季度,B 站日活用戶達到 9650 萬,同比增長 15%。月活用戶超過 3 億,日均使用時長達到 94 分鐘,總使用時長同比增長 22%。

快手

今年第二季度,快手營收 277.4 億元,同比增長 27.9%,凈利潤 14.81 億元,而去年同期為虧損 31.76 億元。

今年二季度,快手營收增幅近三成,并且扭虧為盈。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廣告業務增長,另一方面是公司電商業務增速強勢,進一步帶動廣告業務增長。

此前,據快手招股書顯示,2020 年上半年快手電商業務的收入占比僅 3.2%。但到了今年第二季度,快手電商 GMV 同比增長 38.9%,其他服務收入(含電商)達到 34.29 億元,同比增長 61.4%。電商收入如今已貢獻超過 12%。此外,第二季度快手電商增速達到 61.4%,高于快手廣告和直播收入增速。

第二季度,快手廣告收入 143.47 億元,同比增長 30.4%,占總收入 51.7%。

愛奇藝、B 站、和快手幾家公司在今年第二季度,得益于廣告收入增長,也推動了公司收入增長。

受外部環境影響的公司

也有一部分公司的業績表現,多多少少是受外部環境變化而變化的。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于 8 月初發布了 "1+6+N" 組織架構改革后的首份財報,根據財報顯示,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集團營收 2341.56 億元,同比增長 14%;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 343.32 億元,凈利潤 330.0 億元,非公認會計準則凈利潤 449.22 億元,同比增長 48%。

阿里巴巴進行組織架構改革后的首份財報表現亮眼,這主要是因為集團旗下菜鳥集團和本地生活集團收入增長所致。

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本地生活集團收入 144.5 億元,同比增長 30%;經調整 EBITA 為虧損 19.82 億元,較去年同期有所收窄;上半年本地生活集團訂單增長同比超過 35%。

今年上半年,菜鳥集團營收 231.64 億元,同比增長 34%;經調整 EBITA 為盈利 8.8 億元,而 2022 年同期為虧損 1.9 億元。

阿里巴巴財報中表示,受上半年消費者消費意愿增高影響,今年上半年餓了么訂單、GMV 增長明顯,推動了本地生活集團收入增加。

獵豹移動

2023 年上半年,獵豹移動總收入 3.37 億元,同比減少 5.5%。

獵豹移動是受外部環境變化影響較大的公司。過去三年的種種不確定性,對獵豹移動造成不可避免的沖擊。使得公司營收出現連續下滑情況,例如 2022 年上半年公司營收 3.57 億元,較 2021 年同期下降 13%。

獵豹移動自 2020 起進行了業務重心和結構調整,但短期內效果不明顯。今年上半年,公司互聯網業務營收 2.36 億元,同比減少 14.5%。

但是,受過去幾年特殊環境影響, 獵豹移動開始發力人工智能業務,推出了一系列機器人產品。而這部分業務增長態勢明顯。

今年上半年,獵豹移動人工智能和其他業務營收 1.02 億元,同比增長 24.8%。

掌趣科技

今年上半年,掌趣科技營收 4.58 億元,同比下降 29.28%;凈利潤 1.55 億元,同比上升 77.50%。

掌趣科技今年上半年出現營收同比下降近三成,但是凈利潤卻反而大漲近四成的情況。掌趣科技解釋稱,公司營收下降是因部分游戲正在研發或調測階段中,尚未上線或者大規模投放。而凈利潤上漲則是因為降本增效的正向影響。

不過,掌趣科技營收下滑也和游戲市場下行有關。根據中國音數協游戲工委和中國游戲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有關報告顯示,2023 年中國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 1442.63 億元,同比下降 2.39%。

同時,今年上半年掌趣科技營業成本同比下降 27.23%;銷售費用同比下降 35.46%;研發投入同比下降 31.49%,成本的降低也進一步促成凈利潤增長超過四成。

同程

2023 年第二季度,同程旅行收入 28.7 億元,同比增長 117.4%。經調整 EBITDA8.1 一眼,同比增長 175.8%;經調整凈利潤 5.9 億元,同比增長 428.9%。

同程二季度收入凈利潤雙雙大幅增長的原因也顯而易見,過去三年用戶旅行出行意愿下降,導致 OTA 企業面臨極大挑戰。

而今年上半年起,用戶旅游需求爆發,也就推高了同程旅游的業績表現。今年二季度,同程旅行平均月付費用戶 4220 萬,同比增長 61.7%;同程旅行住宿業收入 10.6 億元,同比增長 94.2%,其中國內酒店間夜量較 2019 年同期增長超 130%。

安踏

今年上半年,安踏體育收入 296.5 億元,同比增長 14.2%;同期歸屬于股東凈利潤 47.48 億元,同比增長 32.3%。

今年上半年,安踏的營收和凈利潤均有較大漲幅,并且營收更是好過了李寧與阿迪達斯中國的總數。

這一方面是因為今年上半年零售市場恢復,各品牌銷量有所反彈,另一方面則是安踏持續進行 "DTC" 模式。

今年上半年,采用 DTC 模式的業務收入 80.85 億元,增長 21.8%,占安踏總業務的 57.1%;采用電商模式的安踏業務收入增長 1.4%,占總收入 32.7%;傳統批發模式的安踏業務收入下降 32.6%,占總收入的 10.2%。

康師傅、統一

康師傅和統一主營食品、飲料業務,實際上是受環境變化較大影響的企業。

今年上半年,康師傅收入 409.07 億元,同比增長 7.04%;凈利潤 16.38 億元,同比增長 30.66%。統一企業今年上半年營收 145.71 億元,同比增長 4.5%;經營利潤 10.924 億元,同比增長 49.4%。

每年第二、三季度為飲品業務銷售旺季,因此康師傅和統一企業的飲品業務收入增速較大。其中,康師傅飲品分部營收 266.01 億元,同比增長 9.50%;方便面分部收益為 139.14 億元,同比增長 2.97%。

而統一企業食品業務營收 49.021 億元,同比下滑 8.7%,占總收入的 33.6%;飲料業務營收 92.581 億元,同比增長 12.3%,占總收入的 63.5%。

以上這些公司的業績增長主要得益于外部環境改變,例如零售市場復蘇、用戶需求爆發等。不過,今年上半年也有一些公司過的很 " 苦逼 "。

增長陷入困境的公司

眾泰汽車

今年上半年,眾泰汽車營收 3.71 億元,同比增長 24.5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 2.84 億元,去年同期虧損 2.77 億元,虧損額增加 2.37%。

眾泰汽車上半年雖然營收有所增長,但是凈虧損卻進一步擴大。公司在財報中表示,今年上半年收入提升是因為汽車整車銷售收入增加,汽車零部件及門業業務調整了產品結構。但因上半年整車業務仍在恢復中,整體規模較小,因此整體業績仍處于虧損狀態。

小鵬汽車

今年第二季度,小鵬汽車營收 50.6 億元,同比下降 31.9%,凈虧損為 28 億元,去年同期為虧損 27 億元。

小鵬汽車是今天比較的所有上市公司中,唯一一個營收、凈虧損雙下降的。這主要是一方面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激烈,小鵬汽車競爭力減弱;另一方面則是小鵬汽車成本較高導致。

財報顯示,第二季度,小鵬汽車銷售收入 44.2 億元,同比下降 36.2%;汽車總交付量 2.32 萬輛,同比下降 32.6%。

此外,小鵬汽車研發費用 13.7 億元,同比增長 8.1%;銷售、一般及管理費用為 15.4 億元,同比下降 7.3%,環比增長 11.3%。

閱文集團

今年上半年,閱文集團營收 32.8 億元,同比下滑 19.7%,歸母凈利潤 3.8 億元,同比大增 64.8%。

今年上半年,閱文集團出現營收下降近兩成,但是凈利潤大漲超六成情況。今年上半年閱文集團在線業務和版權運營及其他業務均出現較大程度下降。

其中,在線業務收入 20.38 億元,同比減少 11.6%;版權運營及其他業務收入 12.44 億元,下降 30.1%。月活用戶 2.12 億,去年同期 2.65 億;不過閱文集團月付費用戶從 810 萬增至 880 萬。

公司表示,在線閱讀方面減少了低投資回報率用戶的營銷之處,導致產品受到負面影響;版權運營收入方面,上半年院線電影接近空白,收入不理想。

而凈利潤大幅增長則是降本增效體現。今年上半年,閱文銷售及營銷開支同比下降 26%,經營利潤率提升了 3.4%;歸母凈利率提升了 2.1%。

市場重回正軌

整體來看,這二十多家上市公司二季度及上半年業績表現絕大多數是營收有所增長,部分公司營收、凈利潤雙增長。其本質原因實際上因 2023 年起市場逐漸恢復,用戶消費需求爆發有關。

那么,隨著市場逐漸走入正軌,各公司也能夠徹底擺脫過去三年外部環境挑戰帶來的負面影響。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