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工業互聯網進入快速成長期 重點實現五項發展目標
工信部日前發布《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五大目標和多項重點工作任務。
《行動計劃》指出,2021-2023年是我國工業互聯網的快速成長期,要實現五項發展目標:
新型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
融合應用成效進一步彰顯;
技術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
產業發展生態進一步健全;
安全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
《行動計劃》提出要建立統一、融合、開放的工業互聯網標準體系,關鍵領域標準研制取得突破;建成覆蓋全網、多方聯動、運行高效的工業互聯網安全技術監測服務體系;在10個重點行業打造30個5G全連接工廠;打造3~5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綜合型工業互聯網平臺;基本建成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體系,建設20個區域級分中心和10個行業級分中心。
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 徐曉蘭:通過構建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來實現數據匯聚,從而支撐政府對經濟運行的監測,特別是對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可控的一個監測。
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技術負責人 杜棟棟:目前,我們大數據中心已經對接了34家工業互聯網平臺,有效連接了超過240萬的中小企業,匯聚超過135個TB的工業大數據。
據了解,目前我國具有一定行業、區域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已超過70個,廣泛應用到30多個國民經濟重點行業,日均運行的連網工業設備數超過4000萬臺套。
工業互聯網賦能制造業跨越式發展
“工業互聯網三年行動計劃”提出要培育5個國家級工業互聯網產業示范基地,實現重點企業生產效率提高20%以上,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提升。目前,各地的示范基地正積極通過工業互聯網的數字化改造把傳統制造業升級為智能制造。
在蘇州吳中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工業互聯網示范基地,記者看到這個新能源汽車連接器生產線上的所有零部件都被貼上了二維碼,憑著這張“身份證”,產品在生產線上走過的20多道工序,每一步的相關數據都被采集記錄,并通過車間里的無線路由器,上傳到云端與生產流通銷售各環節實現共享互動。
蘇州工業互聯網示范基地企業負責人 吳世均:以前,我們接到客戶的訂單到交付,大概需要40天左右的時間,但是通過現在的快速決策系統,一個產品交付周期縮短到兩周左右。
江西崇仁是輸變電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當地政府去年拿出1億多元專項資金,扶持企業進行數字化技術改造。在這條剛剛正式投產的5G智能高壓斷路器自動化生產線上,一臺臺機器人正揮舞著手臂給變電設備安裝北斗定位芯片和板卡。這家企業的生產車間都已實現智能化生產,目前這家龍頭企業正在推廣復制他們的研發成果。
輸變電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企業負責人 謝榮華:我們現在已經改造了七家,正在改造的大概還有三到四家,希望再花一到三年的時間,把我們的5G技術引入到智慧工廠的改造。(孫薊濰 陳思聰 薛建啟)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