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企業大打“零添加”牌 宣揚“零添加”的背后是同質化競爭
一篇批判“零添加”醬油的論文,讓“零添加”的概念又火了一把。除了醬油外,很多酸奶品牌也穿著“零添加”的外衣,你愿意為“零添加”買單嗎?
穿著“零添加”外衣的酸奶
“零添加”概念在食品圈泛濫,很多酸奶品牌也披上了“零添加”的外衣。
中國商報記者在北京市西城區一家沃爾瑪超市走訪時發現,超市展柜的很多酸奶品牌都標注了“零添加”的標識。
中國商報記者注意到,卡氏酸奶一直強調“零添加”的概念,其外包裝上有一個大大的“零”,后邊標注添加二字。其所謂的“零添加”是指什么?后包裝上這樣寫道:“零添加”指食品添加劑的含量為0克。而君樂寶簡醇酸奶也標注著“0添加蔗糖”,還配有一句廣告語——“簡單從零開始”。
除了一些明顯標注“零添加”的產品外,還有一些酸奶品牌走起簡約風,間接表示自己的產品為“零添加”。例如,簡愛酸奶外包裝上標注“生牛乳、糖、乳酸菌,其他沒了”;和潤乳業酸奶也標注“0蔗糖”“0脂肪”等,或直接命名為“純酸奶”,且產品設計風格簡約;樂純酸奶標注“100%牛乳 極簡配料”;光明如實酸奶標注“純凈 如實”;蒙牛冠益乳則標出“簡酸奶”字樣。
對于簡愛的“其他沒了”如何理解,其相關負責人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簡愛酸奶的配料中只含有生牛乳、白砂糖和乳酸菌(簡愛原味高蛋白酸奶、簡愛子品牌父愛配方除外),除此之外,沒有其他配料。
宣揚“零添加”的背后是同質化競爭
各大酸奶品牌為何紛紛在“零添加”上做文章?
此前,中國商報記者走訪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時發現,眾多奶粉品牌紛紛宣揚自家產品中添加了DHA、ARA、葉磺酸等多種營養素,以此作為高質量的表征。為何奶粉企業在“添加”上做文章,酸奶企業卻反其道而行之?
簡愛方面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其他沒了”既是簡愛酸奶提煉出來的產品差異化賣點,也是其對品牌價值觀的一種承諾。除了在配料表上標注出的配料之外,簡愛酸奶再沒有添加任何配料。
乳業分析師宋亮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酸奶企業在“零添加”上大做文章是因為一方面消費者對此前的“明膠事件”記憶猶新,認為“零添加”的就是好的,愿意支付溢價;另一方面,我國酸奶領域同質化競爭明顯,產品差異化越來越小,商家只能從這些概念上“下手”,來贏得消費者青睞。
“酸奶和奶粉的不同點在于,奶粉添加的是營養素,酸奶添加的是以改善口感、色澤為目的的添加劑。這背后的根本差異在于奶粉目前已形成配方化,很多元素必須按規定比例和組合添加,而酸奶尚沒有配方化。”宋亮如是說。
一位在沃爾瑪購買酸奶的消費者王女士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這些零添加的酸奶會讓我感覺更健康,哪怕貴點也值得,畢竟食品添加劑吃多了總歸對身體不好。”
“添加”“零添加”孰是孰非
對于酸奶企業追逐的“零添加”是否有相關標準可循,“零添加”就真的好嗎?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區域經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劉君利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酸奶產品很難做到“零添加”。例如,產品中添加的糖本身就是工業用品,其中就有添加劑,再如其添加的菌株中是否有其他物質也很難說。實際上,純自然發酵的酸奶才算真正意義上的“零添加”,而純自然發酵時間很長,工業生產的食品一般都做不到“零添加”。
那么,不添加食品添加劑就一定是好的嗎?對此,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鐘凱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少量添加食品添加劑對人體并沒有壞處。有沒有添加劑也并不能成為消費者選擇食品的判斷標準。實際上,大多數情況下,聲稱“零添加”“不含”“非XXX”等的食品,比起沒有此類字眼的食品不太值得買。因為這些“聲稱”讓產品有了額外的溢價,但從營養層面看又沒有太大意義。
中國食品藥品企業質量安全促進會追溯專業委員會工作人員李亞明也對記者表示,企業強調“零添加”主要是打造營銷噱頭。實際上,酸奶中的食品添加劑并非越少越好,適當的食品添加劑對人體并無壞處。
據悉,早在去年7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就發布了《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文件規定,對于食品中不含有或未使用的物質,食品標識不得標注“不添加”“零添加”“不含有”或類似字樣予以強調。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去年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出臺的文件明確了食品中不能標注“零添加”字樣,認為商家標注“零添加”是為了迎合消費者,更多是商業噱頭。可見,不標注“零添加”大概率是未來的趨勢,但由于最終意見稿尚未發布,目前食品企業標注“零添加”也并不算違規。(周子荑)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麥德龍中國迎來換帥 多點Dmall或走向國際化
3月22日 ,麥德龍宣布,自5月1日起,蔡天樂(Tino Zeiske)將接替康德(Claude Sarrailh)出任麥德龍中國...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