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北京市老齡事業發展報告發布 老年撫養系數持續上升

2021-09-07 09:38:57來源:北京商報  

9月6日,北京市老齡協會在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2021智慧康養高峰論壇上發布《北京市老齡事業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這是北京市連續第15次發布本市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齡事業發展狀況,是介紹北京市人口老齡化情況和老齡事業最新發展成就、提升全民應對老齡化意識的制度性安排。

報告以2020年底的北京市老年人口數據為基礎,分年齡、分性別、分地區對全市老年人口情況進行解讀。同時就老年社會保障體系、老年健康服務體系、養老服務體系、老齡產業、老年友好型社會建設、老年人社會參與、老年優待與權益保障等七個方面政策及實踐進展進行闡述,直觀反映北京市老齡事業取得的最新成果。

新增三個新變化

北京市老齡協會黨委副書記、副會長孫立國在發布報告時表示,與去年相比,報告有了三個新的變化。

在數據分析方面,報告對“十三五”期間北京市老年人口發展變化特點進行系統分析,借助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對“十三五”期間的老年人口數據進行修訂。

在框架結構方面,報告增加老年友好型社會建設章節,重點介紹老年宜居環境建設、無障礙環境建設、養老孝老敬老社會氛圍營造等方面的工作情況。

在主要內容方面,報告新增落實老年群體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舉措,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一背景下,北京市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工作決策部署,保障了全市430萬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實現了首都老齡工作在疫情防控期間的有序推進。

老年撫養系數持續上升

針對北京市人口老齡化現狀,報告梳理總結出六大特點:老年人口基數大、增長快;女性老年人總量和占比均高于男性;高齡老年人不斷增加,長壽特征明顯;呈現中心城區老齡化程度高、郊區相對較低的分布特征;老年撫養系數持續上升;老年人受教育程度不斷提高。

報告顯示,“十三五”時期,北京市60歲及以上常住人口總量從2016年底的378.8萬人上升到2020年底的429.9萬人,增長51.1萬人,占常住總人口比例從17.25%上升到19.64%。65歲及以上常住人口總量從252.6萬人上升到291.2萬人,占常住總人口比例從11.51%上升到13.30%。戶籍老年人口總量從329.2萬人上升到378.6萬人,占戶籍總人口比例從24.1%上升到27.0%。

在60歲及以上戶籍人口中,男性老年人總量從2016年底的158.2萬人上升到2020年底的179.3萬人,占比由48.0%下降到47.4%,女性老年人總量從171.0萬人上升到199.3萬人,占比由52.0%上升到52.6%。

2016-2020年,80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從59.5萬上升到63.3萬,增加3.8萬人。2016-2020年,百歲老年人逐年增加,由751人上升到1438人,增加687人;其中,女性百歲老年人總量高于男性,且逐年增長。2020年,北京市戶籍居民平均期望壽命為82.43歲,女性老年人總量和占比均高于男性。

按15-59歲勞動年齡戶籍人口撫養60歲及以上戶籍人口計算,北京市老年撫養系數從2016年底的38.1%上升到2020年底的46.1%,2020年,北京市每2.2名勞動力在撫養1名老年人。此外,據2020年七人普數據顯示,擁有大學??萍耙陨衔幕潭鹊睦夏耆斯灿?8.7萬,占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為20.6%。

“十三五”期間累計出臺老齡政策百余項

隨著工作的不斷深入,北京市老齡工作也取得重大成效。據孫立國介紹,“十三五”期間,北京市累計出臺老齡政策措施100余項,形成了以市級重點規劃《北京市“十三五”時期老齡事業發展規劃》為藍圖,以地方法規《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為基礎的相對完備、相互銜接的“四梁八柱”老齡政策制度體系。

北京市在海淀區啟動居家養老失能護理互助保險試點,在石景山區啟動政策性長期護理保險試點,2020年10月,石景山區試點范圍擴大到全區。老年優待人群擴大,為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發放北京通-養老助殘卡;優待服務范圍拓展,一張卡承載了更多的優惠和福利。

此外,北京市多層次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基本成型,“三邊四級”就近養老服務布局基本形成。市、區層面建設兩級養老服務指導中心,作為全市和區域養老服務的運行樞紐和指揮平臺,集成區域專業化資源。街鄉層面支持社會力量建設街鄉鎮養老照料中心,使其成為就近養老的集中養老專業服務平臺。

“2020年編制9項居家養老、機構養老地方標準,全市累計發布機構標準17項、居家養老標準12項;新評定或復評養老機構70家,全市星級養老機構累計達到430家,開業運營兩年以上的養老機構服務質量星級評定參與率達100%。”孫立國說。

544家養老機構實現醫療服務全覆蓋

北京市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初見成效。據孫立國介紹,全面深入實施健康北京戰略,已初步構建起包括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疾病診治、康復護理、長期照護、安寧療護在內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框架,形成1家市級和16家區級老年健康服務指導中心的組織架構;在全國率先開展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建設,已累計建設253家;推進安寧療護服務體系建設,確定2家全市安寧療護服務指導中心,遴選8家醫療機構為安寧療護中心示范基地。

報告顯示,北京市深入推進醫養結合,全市544家養老機構實現醫療服務全覆蓋。65周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可以享受免費體檢、癡呆風險篩查以及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免費接種等服務。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從2015年的66.8%上升到2020年的70.6%。

按照養老服務監管從嚴的原則,北京市建立政府、市場、社會三位一體的養老服務監管體系,加強對市場經營主體的事中事后監管。建立健全民政部門和相關部門協同配合的監管機制。

老齡事業老齡產業全面協同發展,北京市持續加大居家養老服務資金投入。2016年以來,市級養老服務資金累計投入63.53億元。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養老企業注冊登記環節。截至2020年底,全市登記注冊的養老服務企業達到了1000多家。通過資金支持和政策推動,全市涌現出了愛儂、慈愛嘉等一批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專注于養老服務的企業,實現規模化、連鎖化、品牌化發展。建設北京市老年用品展示中心和北京市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園,助力本市康復輔具產業集聚發展。連續開展北京銀發消費季活動,繁榮北京老年消費市場。(盧揚 王寅浩)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