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8月豬企“越賣越虧” 產能淘汰加速

2021-09-10 16:27:46來源:中國商報網  

淘汰落后產能已經成為當前養豬業的共識,上市豬企或難繼續保持擴張節奏。但是,目前11家上市豬企只完成了今年出欄目標任務的近40%,接下來的四個月,他們主要有兩個選擇:虧錢保量或順勢去產能。

8月豬企“越賣越虧”

今年8月,出欄量、收入穩居行業首位的牧原股份銷量、收入均環比下滑。根據8月份生豬銷售簡報,牧原股份8月生豬銷量環比7月下降14.55%;銷售收入42.34億元,環比7月減少近10億元。另外,其商品豬的銷售均價為13.92元/公斤,也比7月下降了7.45%。若按照此前牧原股份對外公布的15元/公斤的成本來計算,其每賣出一公斤豬肉,要虧1.08元。

出欄量排名第二的正邦科技也面臨“越賣越虧”的處境。今年8月份,公司銷售生豬171.16萬頭,環比下降2.25%;銷售收入28.58億元,環比下降13.42%。另外,商品豬銷售均價為14.02元/公斤,也低于行業平均養殖成本線。

值得關注的是,牧原股份等頭部豬企的生豬銷量均在減少,距離它們提出的今年保底出欄目標還很多。以牧原股份為例,其計劃今年出欄3600萬至4500萬頭生豬。截至目前,牧原股份今年已經出欄2302萬頭生豬,完成保底目標進度的63.9%。若要完成目標,接下來的9月- 12月,牧原股份每個月至少要出欄324.5萬頭生豬。按此推算,上市豬企的產能或還在快速爬坡。

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生豬分析師郭剛對中國商報表示,今年1月-7月,11家上市豬企累計年內任務平均完成率為39.7%,處于較低水平。這與生豬價格下跌,養豬業持續虧損有一定關系,各大豬企出欄生豬的速度隨之減緩了。但隨著3月份行業復產增速,預計9月份生豬產能將不斷兌現。綜合下半年數據來看,未來上市豬企出欄任務量較重,8月-12月生豬需出欄7179.64萬頭。按照80%出欄任務折算,仍需出欄4771.64萬頭生豬。

產能淘汰加速

當前,雖然上市豬企的產能還在釋放,但是淘汰低效產能已成為行業共識。根據大宗商品分析機構卓創資訊數據,截止到8月底,全國能繁母豬群體結構中,二元母豬占比提升至89.2%,接近90%水平,三元母豬占比降至10.8%。現階段,規模養殖場不斷淘汰三元母豬,個別大場開始減少產能低下的二元母豬數量,群體結構不斷優化。養殖主體由主動補欄轉向主動去落后產能。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朱增勇對記者表示,5月份生豬價格下跌幅度加大后,行業內就已經開始淘汰母豬,尤其是2019年-2020年生豬價格較高時被采用的三元母豬。淘汰的這部分多是本身性能較差的三元母豬。二元母豬的占比提升,會提升PSY(每頭母豬每年所能提供的斷奶仔豬頭數)水平,從而降低生豬生產成本。

淘汰的母豬作何用途?新希望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商報記者,部分作為育肥肉豬使用的三元豬淘汰后也可以賣到市場,作為商品肉豬屠宰加工。值得關注的是,據卓創資訊數據監測,8月份淘汰母豬價格呈現震蕩下跌走勢,與生豬價格走勢相似。現階段,生豬產能處于釋放期,市場供應量較大,淘汰母豬替代作用減弱,且生豬價格持續回落,也帶動淘汰母豬價格跟降。

另外,在淘汰低效產能進度方面,上市豬企或落后于散戶。根據農業農村部數據,今年4月-7月散養一頭生豬的成本平均下降了327元/頭;規模豬場養殖一頭生豬的成本平均下降了167元/頭。

主動淘汰低效母豬或也對上市豬企業績造成一定影響。正邦科技方面表示,公司主動淘汰低效母豬的舉措對一季度業績造成較大影響,一季度公司已完成35萬頭低效母豬淘汰。因行業大量母豬淘汰,致使母豬價格下滑疊加生豬價格下降的影響,公司承擔的頭均虧損近4000元。

上市豬企陷兩難處境

上市豬企是主動減產、放緩出欄速度,還是持續放量、搶占市場?這是一道兩難的選擇題。

從截至目前的出欄量任務完成率來看,生豬價格下行階段,雖然上市豬企不得不放緩出欄速度,但是較往年相比,擴張的速度還是十分驚人。以牧原股份為例,今年1月-7月,牧原股份合計銷售生豬2044萬頭,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的水平。并且,牧原股份在對外公告中也宣布,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已建成生豬養殖產能在6700萬頭左右。目前已儲備超過1億頭養殖產能的土地資源,預計2021年底公司養殖產能將超過7000萬頭。

“建豬場、擴產也是為下一輪‘豬周期’做準備,等到產能減少到一定階段,行業開始盈利的時候,還是占有市場的人占得的優勢較大。”一位期貨公司農產品分析員告訴中國商報記者,上市豬企或還會繼續擴張后備產能。

當前,產能增加依舊是生豬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養豬業或難在短期內熬過來。“雖然能繁母豬的存欄量開始下降,但短時間內還很難說行業整體基礎產能明顯調節了。能繁母豬影響的是十個月后的商品豬的供應。在產能增加的背景下,行業生豬產能增長的趨勢還會延續一段時間。產能是否出現拐點,還要看未來幾個月、下半年能繁母豬的增減量。”朱增勇說。(記者 馬嘉)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