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謀篇布局“引春風” 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2022-04-15 15:38:54來源:甘肅經濟日報  

入戶村道平坦干凈,房前屋后整潔有序,彩色墻繪主題鮮明,農舍庭院花香四溢……春日來到涇川,所到之村,彌漫著詩意鄉景,散發著勃勃生機。一幅幅水清、村凈、景美的鄉村圖景徐徐展開。

鄉村“蝶變”,得益于今春涇川縣農村人居環境“543”集中整治。這次整治活動,激活了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謀篇布局“引春風”

“環境整治后,村里變樣啦!垃圾少,路干凈,廣場上健身者多了,鄰里和睦,吵架的少了!”談起村莊“蛻變”,涇川縣汭豐鎮棗林子村82歲老人王甲才滿意地說。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今年以來,涇川縣按照“垃圾要處理、街面要整潔、環境要美化、機制要健全、體系要完善”的總體要求,采取集中整治與持續推進相結合、點上“開花”與面上“結果”并重,扎實開展以“清潔田園、清潔庭院、清理村內河渠溝塘、清理廢棄房屋和殘垣斷壁、清理畜禽糞污,治理農村廁所、治理農村垃圾、治理村莊風貌、治理村莊道路,提升群眾衛生習慣、提升農村環境面貌、提升人居環境管理水平”為主要內容的“五清四治三提升”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行動。

“環境整治,作為涇川縣一項惠民生、得民心、順民意的民生工程,同時也是鄉村振興一項打基礎、增后勁、利長遠的發展工程。”涇川縣委農辦主任、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夏愛軍說。

涇川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分管領導蹲點推進,鄉鎮黨委書記一線指揮。探索建立“紅黑榜”曝光制度,推行公共區域垃圾“隨手拍、隨手撿”“及時傳、跟蹤問”等新措施,挖掘積分兌換、鄰里互評等激勵機制,分類施策,全面推進。攻難點、抓重點、樹亮點、疏堵點,一項一項地接著干,讓鄉村環境換新顏。

夏愛軍介紹,全縣參與整治的群眾累計達1.2萬多人次,整修村內溝渠448公里、道路林網180多公里,清理農村生活垃圾7000余噸、亂搭亂建和廢棄棚舍等16100處,完成改廁500多戶,創建清潔村莊5個。

齊心合力“接春風 ”

3月29日至30日,涇川縣開展農村人居環境“543”集中整治“互觀互鑒”活動。各鄉(鎮)黨委書記、縣直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一起“檢閱”整治成果。

昔日“臟亂差”的村莊面貌悄然改變,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幅“潔凈美”的美麗鄉村新圖景。

飛云鎮黨委書記呂永亮說:“我們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努力營造人人支持、人人參與、人人監督的環境整治濃厚氛圍。”以點帶面,打好集中整治“攻堅戰”;條塊結合,打好網格管理“聯動戰”;創新機制,打好常態長效“持久戰”。把人居環境“543”集中整治行動與文明城市創建、城市創新行動、造林綠化等相結合,建立完善長久的管理體系。環境整治做到“面上”科學謀劃,“線上”串點成片,“點上”打造精品,真正突出“一村一亮點、一村一特色”。

“獨門秘籍”層出不窮。王村鎮、荔堡鎮、紅河鄉探索建立村組干部工作績效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掛鉤的機制,激發群眾熱情和干勁;汭豐鎮、高平鎮、太平鎮發揮“積分超市”作用,激活群眾參與動力;黨原鎮、玉都鎮、涇明鄉、羅漢洞鄉等推行“紅黑榜”監督機制,鞭策后進,形成家家講衛生、戶戶比干凈的良好氛圍……

風清氣正“沐春風”

人居環境整治,帶來的不只是“面子”的變化,更重要的是帶來了“里子”的改變。涇川縣群策群力,唱響了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大合唱”。

涇川縣委宣傳部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作用,積極組織“小板凳”“農家講堂”宣講員,圍繞破除群眾衛生習慣差、亂堆亂放、亂扔亂倒等陋習,開展進村入戶宣理論、農家小院講故事等活動。

縣文明辦、縣婦聯扎實開展道德模范和“最美家庭”等評選活動,涌現出“助人為樂模范”“敬業奉獻好人”“最美綠色低碳家庭”“最美移風易俗家庭”等103戶。

“榮譽對我是一種鼓勵和認可,今后更要做表率。”剛剛獲得涇川縣“最美綠色低碳家庭”稱號的紅河鄉柳王村村民王軍鋒說。

縣農業農村局通過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及時發布工作動態,引導群眾參與環境整治,教化育人潤無聲。

夏愛軍在談到下一步環境整治時說:“我們將把鄉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與產業鏈建設、春耕春播、項目建設、鄉村振興等工作結合起來,統籌兼顧,全面推進,讓全縣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更加飽滿。”(俞樹紅 段睿珺 李聰)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