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縣城發展“新圖景”全面鋪開 縣域經濟迎高質量發展

2022-05-11 08:02:46來源:城市金融報  

縣城發展迎來新一輪機遇。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下稱《意見》),明確了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發展目標和具體任務。縣城是我國城鎮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份《意見》可以說對縣城建設給出了“保姆級”的指導意見,具體到縣城的交通、醫療、教育、養老,細致到改造百貨商場、老化燃氣管道等都給出了明確的指導建議。

那么,“縣城”為何成了城鎮化建設的重要載體?到底要怎么建呢?有何意義?

分類引導縣城發展方向

有人說“北上廣是中國的外套,而縣城才是中國的底色”。有“城尾鄉頭”之稱的縣城,不僅在城市和鄉村之間起著橋梁和紐帶作用,也是擴大內需的重要引擎。

2021年底,我國城鎮常住人口為9.1億人。其中,1472個縣城的常住人口為1.6億人左右,394個縣級市的城區常住人口為0.9億人左右,縣城及縣級市城區人口占全國城鎮常住人口的近30%,也就是說,我們常說的“城里人”有近三成是住在縣城里的。

本次《意見》的一大特點就是提出要科學把握功能定位,分類引導縣城發展方向。

其中,有關于加快發展大城市周邊縣城的內容尤其引人關注。《意見》指出,支持位于城市群和都市圈范圍內的縣城融入鄰近大城市建設發展,主動承接人口、產業、功能特別是一般性制造業、區域性物流基地、專業市場、過度集中的公共服務資源疏解轉移,強化快速交通連接,發展成為與鄰近大城市通勤便捷、功能互補、產業配套的衛星縣城。

針對上述內容,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政策明確,支持位于城市群和都市圈范圍內的縣城融入鄰近大城市建設發展,從這里可以看出,此類大城市周邊的縣城,未來將更好導入人口、產業、公共服務資源,同時在交通等方面會有更好的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意見》還特別提出,要引導人口流失縣城轉型發展。結合城鎮發展變化態勢,推動人口流失縣城嚴控城鎮建設用地增量、盤活存量,促進人口和公共服務資源適度集中,加強民生保障和救助扶助,有序引導人口向鄰近的經濟發展優勢區域轉移,支持有條件的資源枯竭縣城培育接續替代產業。

縣域經濟迎高質量發展

作為我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載體,未來,“縣城”該怎么建呢?此次發布的《意見》還就培育發展縣城的特色優勢產業作出部署。

國家發展改革委規劃司有關負責人指出,產業是縣城建設發展的根基,有產業才有就業崗位、才有人口集聚。產業配套設施可供眾多企業共用共享,直接影響著要素是否流入和企業成本高低。不少縣城的產業平臺功能比較薄弱、配套設施不健全,升高了企業生產成本和交易成本,沖抵了縣城勞動力和土地成本相對低的優勢。要推進縣城產業配套設施提質增效,夯實縣城產業基礎,促進居民就地就近就業和持續增收,帶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強化縣城的公共服務供給方面,《意見》也提出多項舉措。一是完善醫療衛生體系,推進縣級醫院(含中醫院)提標改造。二是擴大教育資源供給,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擴容增位,完善幼兒園布局。三是發展養老托育服務,提供基本養老和長期照護服務,支持社會力量發展托育服務。四是優化文化體育設施,根據需要完善文化場館功能,建設居民健身載體。五是完善社會福利設施,幫助救助殘疾人、未成年人和流浪乞討人員。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不少縣城的產業平臺功能比較薄弱、配套設施不健全,升高了企業生產成本和交易成本,沖抵了縣城勞動力和土地成本相對低的優勢。

推進縣城建設,下一步要增強產業支撐能力,突出特色、錯位發展,重點發展比較優勢明顯、帶動農業農村能力強、就業容量大的產業,統籌培育本地產業和承接外部產業轉移。同時要提升產業平臺功能,引導縣域產業集中集聚發展;健全商貿流通網絡,發展物流中心和專業市場,打造工業品和農產品分撥中轉地;完善消費基礎設施,強化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農民工特別是困難農民工的技能素質和穩定就業能力。此外,下一步還要推進縣城市政公用設施提檔升級,完善市政交通設施,暢通對外連接通道,推進數字化改造等,來提升縣城的承載力和吸引力。

意義何在

一直以來,縣城是我國城鎮的中堅力量,也是城鎮體系的基礎組成部分。評論員楊禹表示,這份《意見》的出臺和落實,有助于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協調發展。把縣城建設當作一個重要的著力點,這有助于緩解一部分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功能過度集中、中心城區人口過度集聚的問題,來推進城市群都市圈一體化發展,能夠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空間格局早日形成。《意見》對我國城鎮化的建設、縣城的發展至少會帶來三方面積極的影響:

首先是從觀念上引導大家眼睛不要只盯著大城市,進一步明確了縣城的重要作用。

第二就是從公共政策上來引導更多的優質資源落腳到縣城。這次的意見內容非常豐富,把全國的縣城分成了幾大類,不同類型的縣城有著不同的發展路徑,提出了縣城建設的重點任務。還特別提出要深化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包括人口、資金、土地等等關鍵要素的機制創新,這都有助于進一步引導優質資源向縣城來落腳。

第三就是引導各界公眾對我國縣城的發展形成良好的預期。這份頂層設計的文件立足于新發展階段,回答了我們為什么要發展縣城,我們要發展什么樣的縣城,我們要怎樣去發展縣城,這一系列的重大問題,這對于各界包括廣大的投資者,包括城鎮居民、農村居民,都會有助于給大家形成一個對于縣城發展的穩定的良好的預期。對于投資者、就業者的工作選擇,對于很多人的生活選擇,都會帶來深層的影響。

同時,《意見》對城鄉融合發展提供關鍵支撐,對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具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