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 > 正文

比亞迪擬獎勵1.2萬名員工 股權激勵漸成車企發展趨勢

2022-05-10 15:42:57來源: 中國汽車報網  

繼長城汽車去年開啟史上最大規模的員工股權激勵計劃之后,近日比亞迪也豪擲超18億元用于員工持股計劃,擬0元/股受讓。比亞迪“白送”股票的行為讓廣大網友直呼“慷慨”。

比亞迪擬獎勵1.2萬名員工

4月22日,比亞迪陸續發布了多份關于員工持股計劃的公告。相關公告稱,比亞迪擬以18億~18.5億元回購股份,回購價不超過300元/股,預計回購股份數量不低于600萬股,約占公司目前已發行總股本的0.206%,回購的股份將全部用于實施公司的員工持股計劃。參與本員工持股計劃的總人數不超過1.2萬人,受讓價格為0元/股,參與對象無需出資。員工持股計劃的參與對象包括公司職工代表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以及比亞迪集團的中層管理人員、核心骨干員工。

不過,“0元購”也不是白拿的,比亞迪特別制定了相應的解鎖期和業績考核標準。例如,此次比亞迪員工持股計劃持有的標的股票分三期解鎖,解鎖時點分別為自公司公告最后一筆標的股票過戶至本員工持股計劃名下之日起滿12個月、24個月、36個月,每期解鎖的標的股票比例分別為30%、30%、40%。同時每個解鎖期還設置了考核指標,分別是2022~2024年各年的營收增長率不低于30%、20%、20%。

若公司業績考核指標均達成,則本員工持股計劃每期對應的標的股票權益才可解鎖。若某一解鎖期對應的公司業績考核指標未達成,則該解鎖期對應的標的股票權益不得解鎖,由公司以0元的價格收回。

海通國際認為,本次回購不僅有利于公司建立和完善利益共享機制,將員工個人利益和公司與股東的利益緊密結合,更彰顯公司對其長期價值的持續信心,及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的決心。

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主任紀雪洪對《中國汽車報》記者表示,對比亞迪來講,“白送”股票的方式激勵性更強,相當于員工得到一個非常大的紅包。這也說明比亞迪自身的現金流以及經營狀況比較好,有財力做這么大手筆的股權激勵。“比亞迪對員工的保障一直做得都比較到位,股權激勵進一步加強了員工福利。近年來比亞迪公司的股票飛漲,買了股票的員工已經賺到了錢了,相比之下,其他的福利保障還不如在股市上通過股票上漲來得更快,收益更高。”紀雪洪說。

股權激勵漸成車企發展趨勢

在比亞迪“0元購”之前,上汽、廣汽、長安、長城、吉利紛紛進行了員工持股或股權激勵計劃,員工持股計劃正在汽車圈已越來越普遍。

此前,長城汽車開啟了史上最大規模的股權激勵,向企業員工授予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權。按照長城汽車的計劃,未來公司將通過滾動實施廣覆蓋的股權激勵模式,實現100%的價值員工覆蓋,在企業內部形成“全民合伙”制度。3月,廣汽埃安完成混改,實施679名員工股權激勵及廣汽研究院115名科技人員持有廣汽埃安股權。

“員工持股計劃是行業乃至整個上市公司經營中一種很重要的激勵舉措。其主要目的是將員工利益與企業發展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特別是能為公司留住更多骨干員工。”紀雪洪說。

比亞迪方面也表示,推出此員工持股計劃的目的有三。一,建立和完善勞動者與所有者的利益共享機制,實現公司、股東和員工利益的一致性,吸引和保留優秀管理人才和業務骨干,提高公司員工的凝聚力和公司競爭力,促進公司長期、持續、健康發展;二,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整體價值,健全公司長期、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實現公司長期可持續發展,從而為股東帶來更高效、更持久的回報;三,倡導公司與個人共同持續發展的理念,有效調動管理者和公司員工的積極性,在確保公司長期、穩定發展的同時,使員工分享到公司持續成長帶來的收益。

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指出,員工持股最開始是從互聯網公司發展而來,這些公司在發展初期普遍存在資金短缺,推行員工持股既可以減少工資支出,還可以增加員工的凝聚力和忠誠度。“而且,這也是一個很好的績效考核方式,員工的被動績效考核變成主動的自我激勵,現在很多新造車勢力的員工持股成為一個普遍現象。”張翔說。

早在2018年,證監會、財政部、國資委三部委就聯合發布了《關于支持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的意見》,政策支持上市公司回購力度再度加碼。其中還明確提到,上市公司可以通過資管計劃、信托計劃等形式實施員工持股計劃。

近日,證監會、國資委、全國工商聯聯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支持上市公司健康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指出,鼓勵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用于股權激勵及員工持股計劃;支持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為穩定股價進行回購;依法支持上市公司通過發行優先股、債券等多種渠道籌集資金實施股份回購。

人才競爭將更激烈

縱觀國內車企的發展,員工持有公司股份的做法是近段時間才出現的,但這一做法在多數互聯網公司中早已出現,其中華為就非常具有代表性,從“幾度賣身”到成長為科技巨頭,華為的發展壯大與其制定的員工持股政策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此外,騰訊、小米、格力等頭部企業也實施了各自的股權激勵計劃。

“正是看中了員工持股制度的優越性,車企才紛紛制定了相應的政策調整和股權激勵計劃。而留住核心人才是股權激勵的重要目的。”某新能源車企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一般股權激勵都有業績目標和解封時間,用未來的業績激勵員工努力工作并綁定人才。特別是對處于技術研發、科技創新等關鍵崗位上的人才來說,通過股權激勵計劃與公司綁定成為利益共同體,有利于減少人才流失,穩定企業經營。

例如,廣汽集團在2020年開展的激勵計劃對象包含了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對公司經營業績有直接影響的其他管理人員以及核心技術骨干人員,盡可能全面地覆蓋到優秀人才,強化激勵效果。

當前,汽車產業變革不斷提速,高素質與跨行業人才不斷涌入,汽車技術門檻不斷提高,隨之而來的是人才爭奪戰愈演愈烈。在良好的經營表現和樂觀的業績預期之下,車企希望通過員工持股計劃穩定“持有”相關人才。“核心人才是企業未來發展一個最主要的競爭力,未來員工持股將會成為大勢所趨。”紀雪洪指出,車企股權激勵的頻繁出現也與目前人才快速流動有關,漲薪或變相漲薪(股權激勵)是普遍使用的一種留住人才的方式,所以再管理方式上,汽車行業也在不斷互聯網化。

“員工持股還可以幫助員工享受當前新能源汽車風口帶來的紅利,可以給員工帶來較大收益。”張翔指出,對于傳統車企來說,員工跳槽離職率不斷升高,也開始向造車新勢力以及互聯網企業學習,不斷進行混改,開展員工持股。“在當前形勢下,員工持股現在會成為車企混改的一個新途徑和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張翔說。

(趙玲玲)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