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互聯網 > 正文

5天1億用戶,但Threads取代不了Twitter

2023-07-11 18:29:41來源:Bianews鞭牛士  

冷啟動是絕大多數創業公司會頭疼的問題:一個新面世的App如何獲得它的第一批用戶,再借此輻射更大的用戶群體?通常這是一個快速迭代、反復驗證,同時又曠日持久的過程。


(資料圖片)

Meta的Threads不存在這個問題。

背靠Instagram,加之Twitter用戶日益高漲的出走情緒,這個App在上線5天就已經擁有了1億用戶。

達成這個數字,Meta自己的Instagram用了兩年半,病毒式流行的TikTok用了9個月,即使是ChatGPT也花了兩個月。

看起來,Threads已經成功,距離取代Twitter僅有一步之遙。但是,情況真的如此嗎?

在馬克·扎克伯格沉浸在勝利情緒中不斷發出的「推文」,哦,對不起,「Threads」的背后,依然隱藏著這個當紅App的真正的挑戰和危機。

01

Threads(還)

不是 Twitter

5天拿下1億用戶,這個時間是如此之短,以致于有人驚呼,這是人類互聯網歷史上最壯觀的一次「人口遷移」。但仔細想一下,「人口遷移」這個說法并不太準確,它意味著某人離開了A地,長期生活在B地。
但是Threads的新用戶,就真的永遠離開Twitter了嗎?或者,換句話說,Threads真的能取代Twitter嗎?

質疑 1:放棄新聞

至少在馬斯克執掌之前,Twitter是最重要的新聞和突發事件的陣地。
長期以來,這里一直是記者、機構、學者和公眾分享即時關鍵信息的場所。
Facebook 與 Twitter 新聞用戶對比|Pew Research
根據美國皮尤研究中心2015年的數據,盡管Facebook和Twitter都有63%的用戶會在平臺上關注新聞,但當突發事件發生時,有59%的Twitter用戶會追蹤新聞事件,而這個數字在Facebook上僅有31%,前者幾乎是后者的兩倍?;赥witter更開放的關注關系,政治事件、國際新聞、商業和運動信息在 Twitter 上都有著更高的關注度。
在「硬新聞」這塊陣地上,Threads選擇直接放棄。
Instagram的CEO Adam Mosseri在與美國科技媒體The Verge的談話中表示,Threads「不會做任何鼓勵政治和硬新聞」的事情。他說,對于那些「對一個不那么憤怒的交談場所感興趣」的用戶來說,Threads將是一個品牌安全的地方,而不是專注于取代Twitter。
而對于Twitter,這位 CEO 并沒有低估對手:「Twitter有著悠久的歷史; 它擁有一個極其強大和充滿活力的社區,網絡效應非常強烈?!?/section>

質疑 2:商城 VS 城市廣場

對于新聞的取舍,揭示了Threads和Twitter本質上的不同——與其說Threads是個套著Instagram皮膚的Twitter,不如說它就是一個文字版的「Instagram」。
得益于直接從Instagram導入的龐大用戶關系,Threads 迅速達成了上億用戶數的成就。這也意味著,你所討厭的一切都從 Instagram上遷移過來了——發廣告的品牌商、自我推銷者、販賣虛假美好生活的網紅……
盡管目前 Threads 承諾不會投放廣告,但顯然Threads今天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迎合廣告商的措施,包括Meta承諾「Threads是一個更理智、更友善的地方」。某種程度上,Threads就是嗅著Twitter的血腥味誕生的。自馬斯克入主Twitter以來,激增的仇恨言論和平臺高度的不確定性已經嚇跑了一大批廣告商。
扎克伯格在自己的Threads上寫道:「我們的目標是在它擴張時保持友好。我認為這是可能的,而且最終將成為其成功的關鍵。這就是為什么Twitter從未取得我認為應有的成功,而我們希望以不同的方式取得成功。」
馬斯克對此的回應是:「在Twitter上被陌生人攻擊,比沉溺于掩飾痛苦的Instagram的虛假快樂要好得多?!?/section>
從某種意義上說,扎克伯格的Threads帖子和馬斯克的推文,堪稱是兩個相似App最大差別的體現——Threads更像個美國大型購物廣場,Twitter更像充斥各種聲音的城市廣場。
很顯然你不能在 Threads 上說「mimi」(boob)這樣的詞匯|Twitter

質疑 3:成人內容

除了不碰政治,建立「美好生活」的也意味著禁止裸體或任何它認為具有性暗示性的內容。
作為營銷策略來說,成人內容有些上不了臺面,但誰說這不是言論自由的一部分呢?老牌社交媒體Tumblr 2018年的禁止色情內容政策就幾乎殺死了這個平臺,最后不得不在2022年宣布重新開放成人內容。
用戶不會明說「我得留在Twitter了,因為我要看屁股」,但是會用腳投票。

質疑 4:遷移成本 & 產品蝗蟲

Threads相比于Twitter的一個優勢在于,你在Instagram上建立的社交關系更多是基于真實世界,這意味著基本上任何人使用這項服務的門檻都很低。與此同時,Threads Feed流中的相當一部分則來自算法推薦。這意味著,即使你不知道關注誰,你也對自己的興趣一無所知,系統會幫你找到你感興趣的內容。
相比之下,盡管Twitter也有算法推薦,但最核心的還是基于你的興趣關注你不認識的人。它在一開始門檻會有些高,因為這是一個主動關注行為,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清晰地知道,自己對什么感興趣。但是一旦用戶建立了這種興趣關注網絡,遷移的成本就很高:

你感興趣的人未必會出現在 Threads 上重建關注列表是一件極其痛苦的事情。

2023年的Twitter用戶或許會想要一個功能類似的平臺,但絕對不希望失去Twitter上已經成型的社交關系。
與此同時,在這波Threads的遷移潮中,一個古早詞匯又被人重新提及—「產品蝗蟲」。它指的是那些并不是因為自身需求來使用產品的人,而是帶著好奇的觀光者、尋找項目的投資人或來做競品調研的產品經理。往往在新鮮勁過后,這幫人就會像蝗蟲一樣大規模離開。
社交網絡上很大一部分Threads的熱度都來自于「蝗蟲們」。但是等蝗蟲過境之后,又會有多少真實用戶留存下來呢?2021年爆火的Clubhouse曾經也被視為新的社交網絡形態,但現在已經鮮少被人提及。
02

又一次成功的 Copy?

已經有打算離開Threads的人開始抱怨了。
因為與Instagram賬號強綁定的關系,但凡用戶刪除Threads賬號,就會連帶Instagtam賬號一起刪除。折衷的方案是停用Threads賬號,但這只是將你的信息都隱藏起來。一名試圖刪除Threads賬戶的用戶抱怨說:「Threads知道人們會很快對其生厭,所以將它變成一個陷阱。」
在場外,Threads還面臨著法律風險。Threads推出后幾小時,Twitter律師Alex Spiro就給扎克伯格寫了一封信,指責Meta雇傭了數十名前Twitter員工,盜取了Twitter的商業機密和知識產權。Meta的公關總監Andy Stone則否認了Twitter的指控:「Threads工程團隊中沒有一個人是Twitter的前雇員,完全沒有這回事?!?/section>
圖片來源:Onestream
即使Threads的發布時機恰到好處,但是推出一個功能幾乎完全一樣的產品,試圖去取代另一個產品,只能反映出Meta創造力的匱乏。
也許扎克伯克所有的創造力都在「給校園美女打分」的時候消耗殆盡,過去10年,這家社交網絡巨頭最成功的決策幾乎都來自于收購(WhatsApp、Instagram)和對競爭對手的模仿(Snapchat、TikTok)。
前亞馬遜戰略部門的首席分析師Eugene Wei曾經在《地位即服務》中總結了兩條社交網絡迭代的底層規律:
1、人是尋求地位的猴子。
2、人會尋求最有效的途徑來獲取社交資本
第一條指的是,在社交網絡中,所有用戶都會天然希望獲得影響力。為了調動用戶的這種心理,社交網絡就必須設計出獨特的「工作量證明機制」(Proof of Work),篩選出「高價值用戶」。這幫人依靠自己的觀點、圖片或者視頻獲取了關注,也就成為了所謂的大 V。
對于舊的社交網絡來說,舊的社交資本過于牢固會導致新人難以獲得高資本回報率,社區就會慢慢喪失流動。這時候人們就會傾向于流向新的社交平臺,因為新平臺會發行新的社交貨幣,新人有了更多出頭機會。這就是「人會尋求最有效的途徑來獲取社交資本?!?/section>
而對于地位驅動的社交網絡而言,「照抄現有的工作量證明機制是最糟的策略」,Wei寫道。因為如果工作量證明是相同的,那么你并沒有真正創建一個新的地位階梯游戲。
用戶不會無緣無故遷移到一個「山寨App」中,除非遷移收益足以彌補遷移成本。
換句話說,只要Twitter還沒糟糕到不可忍受,用戶就還會繼續呆在老地方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