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金融 > 正文

銀行網點新春攬儲聲勢變小 部分活動轉移至線上

2022-01-18 16:20:11來源:楚天都市報  

以往臨近新春,銀行網點“開門紅”好不熱鬧。極目新聞記者近日發現,今年各家銀行網點攬儲聲勢小了不少,拉存款、賣理財等營銷盛況不再,這一方面是由于央行兩次降準,大大緩解了各大銀行的資金壓力,另一方面也由于各大機構的營銷活動開始轉至線上,客戶通過手機就可以直接購買,到大堂來辦業務的也自然少了不少。

資管新規落地后,銀行理財不再“剛性兌付”,普通民眾對于在歲末年初選購理財的熱情也在下降,也是“開門紅”降溫的重要原因。家住武漢的王女士對極目新聞記者說:“以前的理財產品在開年買的話,利率會高一些,而現在都是凈值型產品,不僅收益浮動,甚至有可能虧損。”

中小銀行相對更積極

14日,極目新聞記者來到武漢市丁字橋南路一家國有銀行網點,大廳里并沒有像往年一樣陳列大批存款禮品,也沒有設置“開門紅”專區,宣傳板上只用彩筆展示了一款保本保息的存款產品。大堂經理表示,今年網點沒有做存款送禮活動,只在線上開設有資產提升的禮物。

反觀股份制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攬儲的壓力顯然比國有銀行大。極目新聞記者走進一家股份制銀行,理財經理熱情地表示,該行正在做“開門紅”活動,三年期大額存單利率為3.55%,比上個月上漲了0.2%,10萬元起購。而在另一家商業銀行,正在進行積分兌換禮物的活動。在該行定期存款按照存款時間和金額可以折算成積分,并兌換成食用油和大米等物品。

一名業內人士分析,2021年下半年,央行連續兩次降準,共向市場釋放長期資金約2.2萬億,大大緩解了各大銀行的資金壓力。特別是對于一些國有大行,資金變得更加寬裕之后,對存款的需求沒有那么強烈,因此搞“開門紅”活動的積極性就沒有那么高了。不過對一些中小銀行來說,他們的資金壓力會相對大一些。

部分活動轉移至線上

普通民眾對于購買銀行“開門紅”產品的熱情也在下降。作為銀行曾經的“攬儲利器”,大額存單如今的利率吸引力也不是太大。“大額存單利率從2020年6月開始下滑,對追求收益的客戶我一般不推薦購買。”一名股份制銀行的理財經理表示。

存款產品的吸金動力不足,理財產品成為銀行主推的對象。而今年是資管新規落地元年,銀行理財不再“剛性兌付”,且近期收益率連續下行,因此不少投資者也心存疑慮。“以前的理財產品保本保收益,銀行做‘開門紅’活動時,還會一定程度地提高利率,感覺很有吸引力。現在收益率是波動,我還是有些擔心虧損。”家住光谷的王女士說。

極目新聞記者發現,有一些銀行已經開始聚焦基金產品的認購。近日,一家國有大行還針對2022年眾多基金出現凈值回撤、暫時沒有迎來“基金開門紅”的情況,給基金投資者寫了一封信,分析當下的情況并給出應對的建議。

一名股份制銀行的理財經理表示,“開門紅”沒有以前熱鬧,還有一個原因是不少活動搬到了線上,“不管是理財產品,還是銀行推薦的基金產品,都可以在手機銀行直接購買。以前網點的實物禮品也有不少換成了電子權益,比如話費立減、指定商戶立減金等,客戶均可以在手機銀行或者微信端關注。”(陳紅)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