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金融 > 正文

廣東外貿進出口表現強勁 跨境電商進出口年均增長92.1%

2022-05-13 15:56:21來源:進出口年均增長  

5月12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廣東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新聞發布會“推進高質量發展 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專場。會上,省商務廳廳長張勁松提到,近年來,廣東在外貿進出口方面表現強勁,外貿新業態全國領先,自貿試驗區建設各項經濟指標也保持在全國自貿試驗區前列。其中,2016年至2021年,全省跨境電商進出口實現年均增長92.1%,規模持續跨步向前。

先后設立21個跨境電商綜試區

“全省外貿進出口從2016年的6.3萬億元相繼邁上7萬億元、8萬億元大臺階,實際使用外資從1300億元突破到1800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3.5萬億元躍升至4萬億元。”張勁松稱,特別是2021年,三大指標創下歷史新高、實現快速增長,進出口達8.27萬億元、一年凈增1.2萬億元、增速達16.7%,實際使用外資1840億元、增長13.8%,社消零4.4萬億元、增長9.9%。

其中,全省跨境電商進出口從2016年的228億元躍升至2021年3310億元,年均增長92.1%;市場采購出口從2017年的815億元躍升至2021年的3159億元,年均增長40.3%。2021年,廣東跨境電商、離岸貿易增長近一倍。

保持外貿新業態在全國領先地位,離不開廣東近年來在政策、業態、集聚和監管等方面的共同發力。近年來,廣東先后獲批設立21個跨境電商綜試區,總數居全國第一,并擁有6個市場采購貿易試點,全面鋪開省內外貿新業態。目前,廣東有36個跨境電商產業園區,從事跨境電商業務的企業超過10萬家,市場采購貿易備案主體超過5.7萬家。其中,龍頭企業表現卓越,年交易額200億元以上的跨境電商企業4家,100億元以上的7家,50億元以上的17家。

以“雙區”建設和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為牽引,廣東近年來扎實推動廣東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發展。2021年,廣東自貿試驗區實現固定資產投資1376億元,稅收收入1048億元,實際使用外資82.41億美元、占全省總額的30%。

去年全部工業增加值居全國第一

目前,廣東省全面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六大工程”,以“鏈長制”培育發展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制造強省建設取得扎實新成效。2021年,廣東全部工業增加值突破4.5萬億元,位居全國第一,約占全國的八分之一。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9.5%,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達29.9%。

會上,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吳東文介紹,“強核工程”“立柱工程”“強鏈工程”“優化布局工程”“品質工程”“培土工程”的實施,持續增強了全省制造業自主創新能力、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質量效益等方面。

在“立柱工程”方面,2021年全省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增加值約占GDP近四成,培育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企業310家,讓制造業發展基礎更加穩固。其中,“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實現增加值43262.03億元,占GDP比重34.8%,增速7.3%,與GDP基本同步,成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壓艙石;“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實現增加值5807.94億元,同比增長16.6%,增幅高于全省GDP增速8.6個百分點,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呈現蓬勃發展態勢。

港澳人員在粵就業許可全面取消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支持深圳建設先行示范區背景下,為推進民生事業優質融合、人才要素便捷流動,廣東人社系統近年來持續探索新路徑。廣東省人社廳二級巡視員袁偉告訴記者,為打造宜居宜業優質生活圈和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目前廣東正在推進“就業通”“社保通”“人才通”“治理通”工程建設。

在“就業通”方面,為推動人力資源跨境流動便捷有序,已實現港澳人員在粵就業許可全面取消,基本建成以粵港澳大灣區(廣東)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為龍頭的“1+12+N”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體系。目前,在粵納入就業登記管理的港澳居民超過8.51萬人,全省已建成的57家N系列基地、吸納了3455名港澳青年就業。

在“社保通”方面,廣東省人社廳出臺完善港澳臺居民養老保險措施意見,首創內地赴澳門務工人員可在橫琴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截至去年年底,港澳居民在粵參加養老、失業、工傷保險累計27.92萬人次。“灣區社保通”加快推進以社保卡為載體的居民服務“一卡通”,實現社保卡金融功能跨境通用,目前港澳居民持卡人數已達21.59萬人。

“人才通”方面,今年3月,粵港澳大灣區(廣東)人才港正式開港,實現服務、交流、展示、創新四大功能“一站式”服務。此外,粵港澳大灣區勞動爭議聯合調解中心建成,在珠海(橫琴)和廣州(琶洲)設立速調快裁服務站,廣州、深圳、珠海等地試點聘任港澳籍仲裁員30名、調解員14名,全力實現“治理通”。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