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金融 > 正文

國務院報告釋放重要信號 助力金融市場穩健運行

2022-11-02 08:00:39來源:城市金融報  

部委接連釋放政策信號,助力金融市場穩健運行。

10月30日,人民銀行官網發布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七次會議上作國務院關于金融工作情況的報告(下稱“報告”)。報告介紹了2022年金融工作主要進展及成效,金融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成就。

那么,報告具體包括哪些重點領域?有何信號意義?專家對此怎么看?

全面涵蓋金融領域重點

報告指出,2022年,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金融機構總體穩健,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穩運行。金融業綜合實力大幅提升,金融業總資產超過400萬億元,5家銀行、保險機構成為全球系統重要金融機構,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和保險市場規模均居全球第二,外匯儲備規模連續17年穩居全球第一。

報告還指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取得重要階段成果,2017年至2021年,主動處置銀行業不良資產超過12萬億元,精準處置“明天系”、“安邦系”、海航集團、方正集團等大型集團風險,穩化解一批高風險中小金融機構風險,金融風險整體收斂。

報告重要表述包括以下要點:

1.繼續實施穩健的貨政策。今后一段時期,我國有條件盡量長時間保持正常的貨政策,維護值穩定。

2.發揮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效能,進一步推動金融機構降低實際貸款利率,降低企業綜合融資和個人消費信貸成本。

3.加強預期管理,增強人民匯率彈,保持人民匯率在合理均衡水上的基本穩定。

4.依法將各類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加強對非法金融活動的認定,嚴厲打擊“無照駕駛”行為。

5.穩妥推進并盡快完成臺企業金融業務整改,實施常態化監管,既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支持資本依法依規開展投融資活動,又堅決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6.引導更多資金投向先進制造業、戰略新興產業,更好服務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

7.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增加長期資本供給,滿足不同類型、不同生命周期企業的多元化、差異化融資需求。

8.堅持“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方針,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適時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壯大各類中長期投資力量,強化投資者保護。

9.在安全可控前提下,進一步完善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提升我國金融市場的投資便利。

10.保持房地產融資穩有序,滿足剛和改善住房需求,支持保交樓、穩民生,推動建立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突出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

報告中指出,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宗旨和本源,繼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這要求金融機構滿足實體經濟有效融資需求、完善薄弱環節金融服務、強化經濟轉型升級金融支持、支持基礎設施和重大項目建設、加強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等。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張文魁此前在接受專訪時表示,穩增長是當前經濟工作的重頭戲。按二十大精神,實現經濟合理增長,重心應該放在進一步暢通供給側和需求側的循環互促上,需求側要以擴大內需特別是增加居民消費需求為重點,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而供給側的當務之急是要助力小微企業運營和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報告指出,結構上,將持續支持“三農”、小微企業發展,繼續用好結構政策工具,突出金融支持重點領域,運用好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科技創新、普惠養老、交通物流、設備更新改造等專項再貸款。

過去一段時間,央行已精準設計并用好支農支小再貸款、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碳減排支持工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等結構工具,創設科技創新、普惠養老、交通物流、設備更新改造四項專項再貸款。截至2022年9月末,各類工具余額總計5.55萬億元。調增政策開發銀行8000億元信貸額度,支持設立政策開發金融工具,保障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安排2000億元專項借款,服務保交樓、穩民生。

促進形成良好正確預期

報告中指出,要夯實資源保障體系,形成“好人得好報、壞人得壞報”的正確預期,建立維護金融穩定的長效機制。對跨行業、跨區域和跨境風險,加強監管協同和上下聯動,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金融風險的底線。

自2018年以來,我國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中已經取得了重要階段成果。報告指出,金融風險整體收斂、總體可控,金融體系經受住了復雜環境的沖擊考驗。2022年以來,繼續積極穩妥化解金融風險,持續化解金融機構風險、有序處置高風險企業集團、妥善化解房地產金融風險。同時,正在構建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長效機制,推動加快制定金融穩定法,初步建立金融穩定保障基金。健全金融委辦公室地方協調機制,推動各地建立省級金融風險化解委員會。健全資本市場風險預防預警處置問責制度體系。

植信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連認為,當前在各方風險襲來、壓力持續較大的狀態下,有必要關注上述因素間的關系可能會從非顯走向顯化,由不太密切的關系走向密切相關的關系。一旦條件成熟,則有可能形成非常密切的負相關影響。為此,防范和控制金融變量聯動風險應當是現階段貨政策的首要任務。

此外,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完善金融監管就是維護金融體系穩定,防范金融無序發展,自我循環并引發金融危機。其中,防范金融危機就是保護儲戶、股東和投資者利益,就是保護實體經濟穩健康發展;完善金融監管就是維護金融市場正常競爭秩序,保護市場公,促進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而完善金融監管就是保障宏觀政策調控有效傳導,避免金融市場傳導錯誤信號,干擾金融資源配置效率等。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