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財經 > 正文

未來三年仍是全球數字貿易黃金期 大量微型跨國企業崛起

2021-12-16 14:41:57來源:廣州日報客戶端   

“未來三年仍是數字貿易的發展黃金期。在亞洲范圍,讓人欣喜的是大量微型跨國企業正快速崛起,他們不僅把生意做到多個海外市場,并將成長為未來全球貿易的主力。”德勤中國區副主席林國恩表示。

12月14日,德勤發布2021年度《科技賦能亞太數字貿易》報告,詳細分析了亞太數字貿易生態變化,更首次勾勒出這場變革中的主角——成長中的亞洲中小跨境電商,在RCEP政策紅利和數字技術助力下,他們正嘗試關鍵一躍、長成“微型跨國企業”。

政策紅利+技術紅利:亞太數字貿易進入未來三年強增長周期

2020~2021年,疫情加速了消費者和商家的數字化進程,全球買家都開始習慣在線“買買買”,全球貿易的增長不斷刷新人們的認知。

同時,隨著東盟10國和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合計15國正式簽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將于2022年1月1日生效,將從消除關稅壁壘、建立靈活的原產地規則、促進電子商務、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重視中小企業和技術合作等五大方面促進區域數字貿易。另一方面,從2021年7月1日起,歐盟增值稅改革正式實施,主要改革重點包括取消22歐元的增值稅免征、統一遠距離銷售應稅注冊門檻等。

對此,德勤報告預測,此消彼長之下,未來亞太區域內的數字貿易活動將呈現對比性加強。技術紅利疊加政策紅利,未來三年亞洲的“微型跨國企業”將迎來屬于自己的關鍵一躍。

“微型跨國企業”長啥樣?據調研顯示:85%的跨境電商,都是規模不到100人的小微型企業;少到甚至只有一兩個人,卻能把生意做到平均海外超過3個以上的海外市場。3C、家居、美妝、服飾等,是他們出口全球的熱銷尖貨;歐美市場是如今他們帶貨的主流市場,但東南亞則被業內公認將成為發展最快的明日市場。

“微型跨國企業”在哪些平臺帶貨?報告顯示:他們64%的生意做在亞馬遜、31%做在eBay、做自建站和Lazada的各有18%,還有14%做在速賣通、13%在做其他海外本地電商平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有一個顯著變化是:三成企業已建好了自己專屬的獨立外貿網站,還有七成企業也希望能自建獨立站(獨立網站)。

今年跨境支付服務規模指數年環比增速14.7%

能把貨賣出去,也能把錢收回來———浙江大學和螞蟻研究院聯合也推出了“RCEP區域數字貿易跨境支付服務指數”,側面印證了:亞太跨境電商的資金結算通道能力在顯著提升,其中“微型跨國企業”的活躍度、活力值最高。

在規模方面,2020年跨境支付服務規模指數的年環比增速達到53.5%,2021年的年環比增速則為14.7%,兩年都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院長賁圣林教授解釋,這說明中小賣家在增加,訂單逐漸呈現碎片化、小單化特征,印證了亞洲'微型跨國企業'的崛起勢頭。

報告顯示,在中日韓跨境電商賣家里,增長最快的跨境收款工具萬里匯的占有率超過四成。前者不僅能讓“微型跨國企業”們秒到賬,大大緩解了資金周轉壓力;還能提款至支付寶,方便中國的跨境電商賣家們可直接去內貿批發平臺1688上再進貨。

萬里匯中國負責人范簡坦言,“在“微型跨國企業”們出海的過程中,需要更多政策和技術的支持,幫助到他們更快捷、更方便、更安全的跨境“收付兌”,才能迅速抓住分分鐘都在變化的全球數字貿易商機。(文靜)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