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財經 > 正文

年內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6.2萬億元 同比增長13.3%

2022-03-08 08:29:05來源:大眾證券報   

根據海關總署3月7日發布的數據,今年前2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6.2萬億元,同比增長13.3%。其中,出口3.47萬億元,增長13.6%;進口2.73萬億元,增長12.9%,實現今年外貿穩起步。

按美元計價,前2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9734.5億美元,增長15.9%。其中,出口5447億美元,增長16.3%;進口4287.5億美元,增長15.5%;貿易順差1159.5億美元,增加19.5%。

“總體來看,1-2月國內進出口均維持韌性。”中郵證券宏觀策略分析師魏大朋3月7日在接受《大眾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出口增速超預期,出口同比增速維持高景氣主要源于海外生產鏈繼續修復、線下生活逐漸修復以及價格回升。從主要國別和地區來看,得益于2021年同期的高基數效應,對美日出口有所回落,對歐盟(24%)出口高位略降,但對東盟(13.3%)出口逆勢上行,或與RCEP的持續推進與深化有關。”

分產品來看,機電產品、紡織原料及制品出口在RCEP的原材料累積原則和關稅減讓利好下維持韌性,同時隨著歐美疫情趨緩,醫療物資出口增速出現顯著回落。從價格維度看,出口商品的漲價效應仍能為出口金額提供一定支撐,但部分商品的漲價趨勢已經漸緩。

此外,1-2月我國進口同比增長低于去年12月的19.5%。“主要是因為高基數效應以及內需放緩。去年年末以來我國穩增長壓力持續顯現,PMI進口指數已連續9個月低于榮枯線,疊加近期地緣政治危機導致的大宗商品價格持續高企都是我國進口增速保持較高的原因。從大宗商品價格走勢來看,大宗商品進口價格高位仍是進口金額的主要貢獻力量。”魏大朋進一步認為。

數據顯示,進口方面,原油、集成電路、農產品、煤及褐煤、銅礦砂及其精礦等對我國進口拉動較大。2022年1-2月18種主要進口商品中,有10種進口數量同比下降,但僅有3種商品進口均價回落,煤及褐煤、原油、成品油等能源類商品進口價格同比大幅上漲。

魏大朋表示,隨著海外整體經濟的復蘇,對我國的外貿支撐增強。后續若俄烏沖突持續超預期,對全球供應鏈的影響有望持續對我國進出口形成擾動。綜合來看,考慮到我國進出口數據的高基數和海外疫情的逐步控制,我國今年的外貿或將承壓,但回落幅度預計相對平緩。

中信證券聯席首席經濟學家明明3月7日指出,2022年開年出口延續良好勢頭,外需體現出一定韌性,同時RCEP對于進出口的貿易創造效應均有所凸顯。全年維度來看,今年經濟政策的目標是穩增長,而不是強刺激。在財政總量穩、靠前發力的政策下,預計上半年將是經濟動能最集中的時候。(劉揚)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