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發展數字經濟上升為國家戰略 在“數字浪潮”中展現江蘇作為

2022-03-08 08:01:47來源:揚子晚報   

滑雪機器人、雞尾酒機器人,還有數字人民幣……今年坐在電視機前看冬奧會新聞的你,被這么多的高科技驚艷到了沒?

黨的十八大以來,發展數字經濟上升為國家戰略,越來越多的人享受到數字紅利。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對加強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提出具體要求。

在通往未來之路上,江蘇如何打造全國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新高地?這也成為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熱點。

實體經濟正在蝶變

產業與數字深度融合,才是真正的“數字方舟”。在江蘇,“智改數轉”步伐加快,到2023年計劃建成100家工業互聯網重點平臺、150家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1萬家星級上云企業。今天的“兩會圓桌派”先帶大家去看一看傳說中的“黑燈工廠”。

數字+紡紗

帶你去看傳說中的“黑燈工廠”

偌大的車間里,寥寥數人,上萬紗錠歡快地高速旋轉,AGV機器人靈活地搬運條桶,機械臂正“聰明”地碼垛成品,清花、梳棉、粗紗、細紗……每道工序有條不紊地自動進行。近日,記者來到南通大生集團所擁有的國內首條全流程全國產設備數字化紡紗車間,親眼見識了數字化的“神奇”。“以前僅打包這道工序,至少得三個人。”數字化紡紗車間副主任李蘭女指著正在傳送帶上一個個打包的筒紗說。普通車間每萬錠用工40-50人,而在這個車間,僅需15人,生產效率卻提升了15%,噸紗綜合成本也降低了1000多元。

哪里“絆線”了、哪里“斷頭”了,以往肉眼難以找準?,F在憑借數字化的手段,可在成千上萬個線頭中精準定位“瑕疵”。據李蘭女介紹,生產線上擁有8.8萬只傳感器,通過中央集控系統深度聯網,實時在線、回溯各類生產過程數據、產品信息、訂單信息、能源數據等各類信息。這一切遠程監控,用手機就能盡在掌握。

“紡紗全流程人工參與的很少,但為數不多的幾名工人,也可隨時了解他們的效率產出。”李蘭女告訴記者,目前這里還在建設的新數字化車間有望達到每萬錠10人,“十四五”期間,還將打造全國紡織行業首個無人值守的工廠,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黑燈工廠”。

數字+裝備制造

給車間裝上“智慧大腦”,通上“智慧神經”

高度智能化、機械化、整個生產流程只看見機械手在揮舞作業,數控孿生的顯示屏上顯示著實時生產狀況……前不久,中電十四所入選2021年度江蘇省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工廠名單,該智能車間的智能化水平,再次受到行業矚目。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首席科學家胡明春介紹,中電十四所建成了微組裝、電裝、總裝全層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以總裝示范車間為例,研發了自主可控的集成管控平臺,開發了制造運營管理、三維可視化、數據采集與決策等核心應用軟件,構建了脈動式柔性裝調生產線,在國內率先建成了大型復雜軍工電子裝備智能化總裝車間。

未來如何做?胡明春介紹,在“智改數轉”方面,后續中電十四所將圍繞“3+N”總體架構持續推進核心業務數字化轉型,橫向實現研發、制造、保障“3大核心業務域”集成,縱向實現市場、計劃、質量等“N維管理要素”貫通,持續加強數據挖掘與利用,打造“全數字、全互聯、全智能”的數智軍工研究所,推動產業數字化;并將相關建設成果向航空、航天、船舶、電子等軍民領域推廣應用,加速數字產業化,助推高端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智慧生活觸手可及

一方面催生實體經濟“蝶變”,另一方面數字新場景也給人們帶來更美好的生活體驗。江蘇計劃到2023年,全省開放各類應用場景不少于500個,建設不少于20家星級信息消費綜合體驗中心,培育20個重點消費級互聯網平臺等,加快建設網絡強省、數字江蘇、智慧江蘇。

數字+人民幣

試點場景達58萬個

江蘇蘇州是全國首批數字人民幣試點城市。“截至2021年12月31日,蘇州的數字人民幣試點應用場景已達58萬個,覆蓋社會生活眾多領域。”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黨委書記、行長郭新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蘇州公交、地鐵、網約車基本實現數字人民幣支付,5所學校支持數字人民幣校內消費、繳費等,燃氣費、電費等也支持數字人民幣繳費、代扣。截至2021年末,蘇州數字人民幣的交易金額達254億元,較2020年末增長2倍。

郭新明表示,數字人民幣支持離線交易,能更好滿足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的支付需求。此外,數字人民幣“支付即結算”、可控匿名等特性,在享受支付便利的同時,保護個人隱私及信息安全。

下一步,蘇州數字人民幣試點還將進一步深化應用場景,探索數字人民幣在普惠金融、綠色發展、鄉村振興、智能合約、智慧養老、智慧社區等方面的應用。

數字+醫院

數據跑起來,醫療更安全、便捷

手機端掛號不用早早到醫院排隊,做核酸預約只需要手機上點一點;“升級版”互聯網醫院不用跨出家門就能看上醫生;藥房里取藥,機械臂上下“翻舞”又快又準;還有會“認路”會坐電梯的機器人小車……這是在江蘇省人民醫院,患者們能感受到的“智慧醫院”。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黨委書記唐金海告訴記者,在他看來,目前信息技術已覆蓋診前、診中、診后全流程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在疫情當下,門診、病區也都需要借助大數據、AI技術實現更精細化管理。以江蘇省人民醫院為例,基于門診大數據,醫院建設了數據驅動下的智慧門診管理平臺,實現了100余項門診管理評價指標,可實時動態可視化發出預警和決策。包括病歷,也不再是單純的醫生錄入,大數據、AI系統可以對所有病歷進行結構化處理,實現對病歷內涵100%全機器質控。

唐金海這樣總結他眼里的“智慧醫院”:智慧醫院應當以“智慧服務”為抓手提升患者的就醫體驗,以“智慧醫療”為目的提升臨床工作效率,以“智慧管理”為手段提高醫院管理精細化水平。(朱亞運 李沖 楊彥 石小磊)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