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數字經濟帶來的發展新動能逐漸壯大 “數據即資產”成社會普遍共識

2020-11-23 08:42:03來源:證券日報?  

作為當前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之一,必須要承認的是,近年來數字經濟在調結構、促轉型以及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方面,無疑扮演著較為重要的角色。

據中國信通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0年)》顯示,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到35.8萬億元,占GDP比重達到36.2%,占比同比提升1.4個百分點。

“數字經濟是通過數字化的知識與信息的利用,來完成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再生,進而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形態。”國信證券高級研究員張立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信息技術與各行各業的深度融合,數字經濟帶來的發展新動能正逐漸壯大,可以說,“數據即資產”已愈發成為社會普遍共識。

張立超表示,對于數字經濟時代來說,“數據、知識、技術、人才”儼然成為企業最重要的戰略資產。若從企業資產結構來說,輕實物資產、重人力資本、重數據資產更是已逐漸演變成一種趨勢,并成為企業優化資產配置、提高經營管理能力、創新管理業態模式的關鍵要素。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頂梁柱,隨著“數字中國”“網絡強國”和“新基建”等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加快推進,國有企業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同樣成為大勢所趨。基于此,今年8月21日,國務院國資委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就推動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做出全面部署,并明確提出,要打造四類企業標桿:一是制造類企業示范樣板,二是能源類企業示范樣板,三是建筑類企業示范樣板,四是服務類企業示范樣板。

據記者了解,在上述《通知》印發前,招商局集團可以說是在央企集團層面,較早一批布局數字化轉型的企業之一。如2018年,“數字化+市場化”就已成為招商局集團的雙核驅動戰略;2019年,招商局集團更是首次召開數字化工作會議,加快推動數字化轉型;而在今年1月份的招商局集團年度工作會議上,招商局集團董事長李建紅表示,“集團及各公司要擁抱數字紅利時代,主攻產業數字化,利用數字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升級,進而提升生產效率和效能。”

事實上,若從更加細分的數字化領域來看,在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進程中,電子商務無疑已成為重要的先導產業,當然,這也是數字經濟最活躍、最集中的表現形式之一。據中央企業電子商務聯盟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有72家中央企業開展了電子商務業務,央企電商交易額占全國電商交易額的比重已超過17%,且仍保持較快增長。

國資委副主任任洪斌此前曾明確表示,未來,國有企業要著力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高水平數字經濟產業鏈,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帶頭做好經營模式、管理模式、商業模式的數字化轉型,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數字經濟產業鏈,發揮國資央企的示范引領作用,努力實現數字經濟時代的高質量發展。

在張立超看來,以人才引領創新進行數字化轉型、優化資源配置效率、更好地支持企業戰略和經營,是數字經濟時代企業提升市場競爭力和價值創造能力的關鍵所在。一方面,人才正在替代傳統的自然資源和有形勞動成為財富創造和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并直接影響著企業價值的創造、獲取、吸收、應用等能力;另一方面,全面和持續的創新與創新能力建設,也為數字經濟給企業賦能帶來了更為強勁的推動力。

張立超建議,未來,在提高人才以及創新能力方面,可以圍繞科技人才的引進、培育、激勵等方面做足功課,不斷充實和完善科技人才特別是數字經濟人才的政策環境,充分釋放科技人才在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中的效能和創新活力,為創新驅動和科技強國提供智力和人才保證,同時進一步夯實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以強大的創新驅動能力、優秀的創新管理制度、充足的知識資本與人力資本為科技強國建設奠定基礎。(杜雨萌)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